古代打仗如果打一天 双方是怎么吃饭上厕所的
还不了解: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双方交战,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时,双方吃饭上厕所怎么办?
古代打仗使用的是冷兵器,所以需要近距离进行战斗,如果遇上一次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时,双方吃饭上厕所怎么办?
这咋一看还真是一个问题,毕竟人有三急,上厕所这样的大事是耽误不得的。但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都是生死之际,哪里还有心思去思考上厕所这件事情呢?
实际上,这是对古代双方交战实际情况不了解而导致的。如果您是一位将军,这些事情早就已经想到了,因为一名合格的统帅,不仅头脑灵活,思考问题全面,还得对自己的士兵负责。其中最基本的就包括排兵布阵,战场地形、饮食饮水、气象条件,士兵士气,乃至两军之间的距离等等都要考虑到。
行军打仗的时候,士兵都会准备好水囊和干粮,以应对作战时必要的补充体力,这吃饭的问题其实倒不难解决。至于上厕所这件事情,在了解了大规模作战细则之后,可能心中就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在几千人,乃至上万,甚至是几十万人上战场时,双方士兵的组成都是很复杂的。比如有前军,中军,预备部队等等。有步兵,骑兵,弓弩手,斥候等等。
这里有一个兵种值得注意,那就是斥候,也就相当于是现在的侦察兵和通讯员。能够担任这种工作的士兵大多都是行动十分敏捷,身手很好,脑瓜子也灵活的人。他们会时刻观察地方行军情况,以及观察自己大部队在行军时的大致情况。
因为几万人的部队会延绵几十公里,将领不可能看到每一个人的状态,后面的人逃跑了怎么办?斥候站得高,观察得全面,也起到了一个监督和威慑的作用。
在打仗之前,将领都会派斥候进行不间断的侦察。所以两军突然相遇,然后像打群架那样一拥而上的情况基本是不会发生的。而且在大战即将拉开序幕之前,斥候出动的频率会很高,数量会增加到五个斥候为一组,这也就是古时候的“塘”,每塘五人。这样的伺候会派出至少十多组,可见对于战场的把控是多么重要。
侦察兵一直都很重要,不仅可以让主帅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还能保障自己的主力部队不被埋伏。
接下来是主要答案揭晓了,在大部队进行冲杀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一起上,而是要分批次的。古代双方军队在对垒时,各线士兵听从上级号令,轮番上阵。一般都是前锋在厮杀,二线士兵则是在等待命令,后面的部队做好上战场的准备。
既然是轮番进行攻击,那么每一条战线的士兵都是有“休息时间”的,可以在轮换的时候解决上厕所的问题。
简单举个例子,清代的康熙皇帝在打噶尔丹的时候,双方是这样打的。首先是大炮对轰,这是远距离消耗,接着是骑兵相互冲杀,最后才是步兵冲阵。直到其中一方弹尽粮绝,或者明显处于下风,战斗才会宣告结束。
古人在打仗这种事情上,特别是大规模作战时,是比较讲究武德的。大家都按照章程来进行,一步一步的拼实力,这样赢得也体面。
而且对阵的时候并不是一直在厮杀,就算是老黄牛也没那么好的体力。冷兵器时代的兵器都很重,体力消耗会很严重。所以一场战斗下来,时间并不会太长,多半时间是在排兵布阵,寻找敌方的弱点,然后一举击溃,真正厮杀的时间不会太长。
所以呢,认为古人打仗就是一堆人冲上去,互相乱砍,那是不正确的。这样的战斗只会发生在几十或者几百人的打斗中,但这样的小规模战斗,持续的时间会更短,可能几十分钟就结束了,完事之后你想吃饭上厕所,那都是随意的。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是小规模的战斗,战士们是有时间解决吃饭和上厕所的问题的,毕竟持续的时间不长。
如果是大型战斗现场,指挥官会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士兵会轮番上阵,会给到中场休息的时间。这就像拳击比赛一样,双方都会疲惫,然后都会有必要的休整间隙。
如果是在战斗途中要上厕所,那也只能说你心可真大,命悬一线了还有心思想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