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没有重用韩信?原因是什么呢?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二月,秦末起义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楚国项氏叔侄也率领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攻秦,沿途招兵买马,许多对社会不满的热血青年参加了这支义军,其中就包括了一位眼神忧郁身材高大的佩剑少年,自称淮阴人韩信。
这会儿的韩信年方弱冠,还不满二十岁,但他那高大俊朗的外形,以及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一下子吸引了这支义军的主帅,项梁。
项梁虽然未必能看出韩信是个军事天才,但毕竟韩信够帅,当一个小卒太可惜了,还是留在身边当亲兵吧,他相信有颜值的人也一定有才华。
无名之辈韩信一参军就做了项梁的亲兵,似乎这个可怜人就要转运了。然而,事实没有那么简单,上天对韩信的考验还远没有结束呢,他的痛苦与磨难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这一切,都是同韩信一批来参军的几个淮阴老乡搞的鬼。他们见韩信这个烂货居然做了大英雄项梁的亲兵,心里头哪能平衡,于是四处宣扬说——凭什么一个胯夫的起点比我们还高,难道就因为他长的比我们帅?帅有个屁用!告诉你们吧,韩信其实是个烂货、懦夫、无赖,他曾整天闲逛四处蹭朋友的饭,他曾因为怕死钻过别人的裤裆,他还在一个漂母那里吃过软饭,你说这样的人,配与我等为伍么?更别说项将军了。我看还是赶快将他开除出革命队伍才对!
项梁听到这些传言,长叹一口气:此人看起来仪表堂堂,没想到竟是个空心大白菜。罢罢罢,看他长的帅,就放在身边当花瓶好了,反正我项梁武艺高强,身边的亲兵有帅这个优点也就够了。
于是,心比天高的韩信,志在万里的韩信,就在项梁身边当了一个小小的亲兵,而且一当就是半年之久。(其实,韩信生性孤傲,无法像英布、陈婴、吕臣、王陵、张良、郦商、蒲将军(柴武)那样起义时带有自己的队伍哪怕一支小队伍,直带一剑,更无余资,纯属技术入股,能做到亲兵也不错了。)
这期间,韩信的主要工作就是像个肉柱一般战在项梁的身后,看着项梁叱诧风云,听着项梁发号施令。最终,“肉柱”发现项大将军的每个正确决定,都与自己预想的惊人类似;而项大将军的每个错误决定,自己事先都看出了问题。这让“肉柱”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原来威震天下的项梁,也不过尔尔,就我韩信也比他强多了。
可惜,两个人,两种命。项梁光靠自己的赫赫家世就能风光无限,而韩信无论再出色,也没有人看的到。因为他身份低微,因为他籍籍无名,因为他无足轻重,他的存在感太差了,金子是会发光,但当金子被埋在土里时,在强大的光芒也没有人能看到。
韩信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项梁,我明明比他更有才,但他能指挥千军万马,我却只能做一根肉柱子,还是一根被人笑话的肉柱子。
转眼,碌碌无为的半年过去了,公元前208年八月,韩信随项梁转战到了定陶,在这里楚军遭遇了一场大败,项梁被秦将章邯斩杀,韩信拼命逃跑,总算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在实现梦想之前,保住小命很重要。接着,韩信随一伙败军逃到陈留项羽军中,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之一个贵人,钟离昧。
钟离昧乃是项羽最为看重的大将之一,此君不光骁勇善战,且为人极具忠义,是个关云长式的人物。如此大丈夫,在当今社会基本找不到了,属于男人中的极品。
钟离昧是极品,韩信何尝不是,于是某夜,二人在军中偶遇,顿时相见恨晚,先是闲话家常,然后畅谈人生理想,接着把酒言欢,结果双双醉倒在华丽丽的月色之中,结为莫逆。
这男人之间的友谊,有时候跟爱情是一码事儿,这磁场对了,脾气对了,缘分到了,一见钟情是非常容易地。越高贵的灵魂,越容易。
韩信一生孤苦,少尝亲情滋味,更不知爱情为何物,除了功业之外,他最看重的就是友情了。
还好,他总算是碰上了钟离昧,其沉闷如白开水般接近绝望的生活,也终于有了转机。
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人这一辈子碰上一个莫逆不容易,钟离昧其实并没看出韩信是个做统帅的料,他只是觉得韩信熟谙兵法,做个普通将领还是可以的,于是他决定为了友情,拉下脸去跑跑关系。
于是,数日后,钟离昧把韩信推荐给了项羽,言韩信此人有将才,可以为将。
项羽不以为然:什么?此无名胯夫可为将?你的脑袋没被撞到吧!
钟离昧还要再说,项羽已经拍板:好了,看在公的面子上,我就封他做个执戟郎中吧,从小兵到郎中,这已经是破格提拔了,再大的官儿我可不给,给了众将也会不服,是不是?
钟离昧还能再说什么?执戟郎中就执戟郎中吧,这个官儿虽不大,却能参与幕府更高决策,时间一长,项王看到了韩信的真正才能,总是还会再擢升他的,我也不能太着急了。
不久,任命下来了。一时间举军哗然:这韩信到底是什么人,一上来就进了总参谋部,这也太搞笑了吧!
可是韩信却一点儿得意的神色都没有。在他看来,以自己的才华,郎中这个舞台还是太小了,这样慢慢熬下去,何时方能大展我凌云之志?
一句话,韩信傲哪!不尴不尬的基层将官,他不愿做,也不会做。由于他的才学,为了他的志向,他需要极大的权力,但他又不会为了权力去钻营,也不能忍受漫长的援例提升。然而谁会把权力交给一个毫无资历的无名之辈呢?说起来,这也不能太怪项王。
看到这里,诸位不禁要问了:这执戟郎中到底是个什么官?大耶?小耶?轻耶?重耶?
这里我们必须分开来解释:“执戟”,是一种爵位;“郎中”,是一种职官;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但通常合二为一,使人身兼。
所谓“执戟”,不是真的去拿把戟站着,而是故楚之爵,另有“执帛”(曹参自五大夫封执帛,号建成君);“执珪”(夏侯婴赐执珪)等类似的爵位,这些爵位具体有多高,已然不可考了。
所谓“郎中”,可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郎中,而是一种参谋文官,秩三百石,主要职责是在君王左右参与军政谋划,官虽不大,却是要职,秦汉时很多高官(如李斯、樊哙、灌婴、李广、霍光),都是从郎中升上来的,关键就在于郎中能经常接近君主,只要表现的好,自然比其他部门的人升官机会大。
所以呢,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是很小,就看韩信怎么表现了。
可惜,韩信为郎中,表现了不老少,经常出一两招奇策,偏偏项羽老哥不用。为什么?
之一:自负呗!项羽自认天下无敌,冲锋陷阵么,靠武夫,大政方针么,靠自己。他根本不需要参谋官,他一个人谋就好了,还要旁人参什么谋,就连范增这个参谋长,参的谋也十个用不了一个,何况韩信?
第二:爱面子呗!项羽此人,是出了名的吃软不吃硬,给他提意见,得讲方式 *** ,偏偏范增韩信二人个顶个儿都是不会察言观色的孤傲之人。你想想,天下三个脾气最臭的人中之杰碰在一起,还能碰出啥思想的火花?吵架的火花还差不多。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最根本的一点——项羽和韩信的军事风格迥异,这俩人虽然都是顶尖的军事天才,但一个用兵如火,一个用兵如水;一个是兵形势家的领军人物,上承白起、尉缭子与信陵君,一个是兵权谋家的杰出代表,上承孙武、范蠡和吴起(见班固《汉书 艺文志》),根本就属于两个完全相反的兵法派别,不可能兼容,也不可能合作。特别时项羽所信奉的兵形势家,讲究决策指挥权的高度集中,兵形势家之经典《尉缭子》说:“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又说: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主于后,无敌于前。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基本上就是把参谋部当成摆设了(范增这个参谋长主要谋的也是政治和外交,非军事),所以别说韩信是军事天才,就算韩信是军事神仙,项羽也用不了他。
我猜,韩信在项羽手下时能出的大策,无非就是这么几个:
之一:收服章邯后,立刻将二十万秦降卒拆散编入到各诸侯军中,可以避免秦军聚众作乱。
这个项羽不听,因为兵形势家讲究整体作战力,他也想着能让秦军当带路党。结果没想到还真出了乱子,不得已只好在新安坑杀了一部分降卒,最后还是得将剩下的秦卒拆散混编。
第二:收服秦军后,不要停留,直扑关中,可赶在刘邦之前占领咸阳。
这个项羽也不听,兵形势家非常强调建立战前的对敌优势,所以项羽一定要先派兵四略中原地,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整合与消化包括秦在内的诸侯盟军,待占据了绝对优势后,再以四十万优势兵力陈兵函谷关下,结果刘邦自知不敌,主动前来服软。
第三,宰割天下时,不要把刘邦发配汉中,更好把他封在沛县一带,可以就近控制。
这个项羽肯定不听,沛县一带他还想要呢,凭什么白送给别人。
在领导特别是那些确有真材实料的的领导屡次拒绝自己意见的时候,遇到一般人,他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可韩信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是领导不行。
——看来,这项羽绝非能成大事、或者能让我成大事之人!楚军这小破参谋没啥好留恋的,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得,我还是赶紧想办法跳槽吧。我就不信了,我韩信满肚子的才华,难道真就找不到一个识货的?
现在的韩信,已非淮阴那个脆弱少年了,他坚信自己是个大将之才,什么挫折也击不垮他。一个男人就要这样,贯彻始终,矢志不渝,任凭风风雨雨,不屈不挠,傲视天下,目空一切,不为王侯,决不罢休。只有狗,才会一辈子被人践踏奴役,他不要做任何人的狗,也不会向任何人摇尾乞怜,他要找的是一个合作者,一个与他一齐扫平天下的合作者。
——项羽,你不用我,是你此生更大的损失,你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