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是什么样的 古人考试都考什么内容
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代科举考试,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看看古代科举考试内容,能考上的还真不是一般的人才。
科举制度正式定型于隋朝,共延续了1300多年。它给封建社会培养了大量精英人才,其中很多成为国家栋梁。咱们主要以唐宋两朝为例,看看考试具体内容。
唐朝:明经(分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考墨义、贴经)、秀才、俊士(才智秀拔的人)、进士、明法(考查法律制度)、明书(书写人才)、明算(考《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各一帖;外加《缀术》《缉古》《记遗》《三等数》等)、一史、三史、开元礼(唐玄宗时代官修的一部礼仪巨著)、道举(始于唐玄宗时,考《老子》、《文子》《列子》《庄子》,考试办法和明经相同)、童子、医科(脉科、针科、疡科;含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各类经方等,宋朝内容更复杂)。
内容主要是从唐以前的经史子集里选,其中四书五经为历代必考内容,到明清几乎成为唯一内容。隋代秀才科有试策和杂文写作,进士科为时务策和儒家经义,明经科考儒经义理。唐朝把孔颖达等编撰的170卷的《五经正义》定为各级官学的一统教材,内容是科举考试的依据和标准答案,士子须精通熟背(能背下来真是厉害)。
进士科,重诗赋,并考贴经、墨义、试策,而贴经,法科、书科、算科都要考。贴经是把原文蒙住几个字,让考生填出来。墨义是以原文或注疏中的句子出题,一般是每部经问经义十道(疏写五道,注写五道),用教材的注和疏来回答。这两种就是背诵默写。
以上为唐朝常选科,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经常举行,明经、进士最受重视,年年开设,其它科招考极少。其中进士科最难,录取比例仅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这科最能体现考生水平,内容有诗赋(所以唐诗发达)、应用文写作(韩愈、柳宗元两大顶尖高手),欧阳詹、李观、王涯、李绛、崔群及名相房玄龄、张九龄、宋璟、张说等都是著名政治家,也是诗文高手。
常科之外还有制科,时间和科目由皇帝临时确定。制科又称制举、特科、特举。科目复杂。有人研究制举主要有五类一四十九科,有的分为九类一三十八科。
武则天时,创立武举,并被列为常科。由兵部主持,考试内容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负重、身材。翘关是手举起一个长一丈七尺粗三寸半的木棒十次后,手握住木棒一端的一尺之内,把棒翘起来为准。负重是指“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算中第。著名将领郭子仪就是通过武举考上的。
考中的士子只有做官的资格,要正式做官,须经吏部“关试”(铨选)。标准有四:身,“体貌丰伟”,体型高大伟岸(矮瘦排除);言,“言辞辩证”,口头表达能力;书,“楷法遒美”,字须正楷,遒劲美观;判,“文理优长”,对两条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写出判词。
在古代,身材胖大伟岸的男人颇受人青睐。《汉书》载:张苍犯罪,当斩,他脱了衣服伏在刑板上,监斩官王陵看他体壮肥白,光滑如瓠(瓠子瓜),很是怜爱,就到汉高祖那儿为他说情,免了一死。可见这样的身材在古代极为难得,自然就成为朝廷的一个选人标准。这还不够,吏部还要考察德、才、劳,都通过后,才授予官职。
这些条件加起来就较苛刻。少则一年,多则几年十几年才通得过,未通过的须等三年再参与铨选。如韩愈就历经三次,差不多十年间,多次找高官推荐后,才得个国子监四门博士的职位。
唐朝选拔人才的一个方式主要还是公推制,科举中第名单和公推名单一起放,当时一些考生在考前还怀揣作品投赠权贵。也有很多就有想以结交名士权贵,以文才得到推荐而一飞冲天的人,如李白;还有想以隐出名,走终南捷径的,如吴筠;还有依傍高官投赠为幕府的,如杜甫(应试落第)。
宋朝科目在唐的基础上,在常科、制科之外,取消了公推制,加了童子举,内容有帖经、杂文、时务策论、诗赋等。选取人数,唐朝平均每年约70人,宋朝则有300多人,为录取人数最多的朝代。宋朝取消吏部铨选,中第即分等授官。有宋两代宰相绝大多数出身科举,个个都很牛X。宋朝沿袭了武举,把它分为制选、常选、学选。学选是培养武艺人才的学校,文武并重,科考合格者以策论确定是否留用。内容为“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六韬》《三略》《慰缭子》《司马法》《李靖问对》)。武艺只考骑马、步射两项,有时加弩踏项目。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读书是学子进升社会阶层的主要途径,古今似概莫能外。宋真宗就曾做《劝学诗》鼓励天下学子努力读书: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科举虽然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但在它的带动下,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对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心理,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养,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现在我们再次提倡复兴传统文化,从科举中作些借鉴,与当今教育内容结合,或许更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