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人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揭秘:古人晚上为什么要打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的时候,民间通过打更来报时,这样晚上你就知道时间了,一个晚上有五更,一更有两个小时,历史上虽然朝代更替,但打更的文化习俗却一代代流传下来,还职业化出现了更夫,你说古代人是不是很有智慧?
一,古代晚上打更的原因
1,预报时间,古代没有钟表,人们白天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角度,以及东升西落的高低变化来分辨时间,但晚上天黑了怎么办?就想出打更的方式,通过敲锣敲梆传递声音的变化,人们听后就知道几点了。
2,防火防盗,古代的治安没有现代稳定,更不用说着火后的救援。所以打更的同时,也有了另一种身份,巡逻巡检人员,这样盗贼听到打更的声音,或者是看到打更人,不会轻易偷盗。如果有起火的隐患也会及时发现,避免出现火灾。
3,处理突 *** 况,比如生病了,或者孕妇生产,再或者是出现打架的情况,打更人可以随时联系衙门或者大夫,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
二,五更时间内,晚上具体怎么打更?
打更是有讲究有规则的,不能随便乱打。2个人一组,从晚上的20点开始算为一更,一人敲锣一人敲梆,一更的时候敲锣1下,敲梆2下;到了22点进入二更,敲锣2下,敲梆4下,同时会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话语,来提醒人们该休息了,也警示盗贼不要做坏事。
到了24点是三更,敲锣3下,敲梆3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声音会小些;到了凌晨2点是四更,敲锣4下,敲梆4下,到了凌晨4点是最后的五更,敲锣5下,敲梆5下。总体上敲击是有节奏感的,这样的声音比较清脆。
秋天冬天的时候,昼短夜长,因此过了五更后在5点多左右,会乱敲梆提醒天快亮了,这样人们通过听锣和梆的声音次数,就能辨别出时间点,打更的方式还是比较准确的。
三,打更人是怎么判断时间的?
点香,这个比较简单,就是根据一炷香的燃烧时间段,来预报出什么时间打更,当然是经过香燃烧的实践结果,来总结出规律,更贴近实际。
滴漏,这种方式比较精密科学,需要两个水壶,一个叫做播水壶,一个叫做受水壶,播水壶有孔可以滴水,水到了受水壶,里面有立箭有刻度,根据24小时平均刻出100度,这样根据滴水以及刻数,利用水均衡滴漏的原理,打更人就可以判断时间。
三,古时候打更的历史变化
历史上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十二时辰,而打更虽然当时没有记录,但通过在晚上敲击的方式来驱鬼,也说明了人有这样的意识。
秦汉时期,文学作品《孔雀东南飞》中的一句“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则是更为详细的记载了五更的出现。
隋唐时期,《天文志》书籍中把夜分为甲乙丙丁戊,实际上就是指的五更。再后来司马光在《李愬雪夜入蔡州》中说“四鼓,恕至城下”说明打更的方式比较普遍了。从元朝到明清,无论是《登泰山》还是《与妻书》中,对于打更都有详细的记载,进入现代,随着钟表时钟的出现,打更方式慢慢淡出民间的视野。
四,除了打更以外,古代还有哪些报时 *** ?
干支计时 *** ,不如民间常说的子时,卯时就是用的干支计时,子时是从23点到凌晨1点,相隔2个小时,丑时,寅时,依此类推。书籍《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一句也是用了这种计时 *** 。
撞钟击鼓 *** ,早上撞钟傍晚击鼓,比如旧京城的时候,“蒋鼓晨钟”就是用的这种 *** ,覆盖面积比较广,传播声音可以到10多里地,60多平方公里地方。
十二时段 *** ,也是2个小时为单位,只不过名字和上面的干支计时不一样,凌晨1点到3点称为鸡鸣,之后是平旦,5点到7点是日出,《孔雀东南飞》中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就是描写了这种计时 *** 。
五,最后我的看法总结
古代打更的文化历史,让我们看到古代人的智慧,虽然传统的打更方式在现代不常见了,但对于以前民间社会的影响,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获取分辨时间也很方便,晚上守护家园保护我们平安的人依然存在,只不过他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完整看法和观点了,希望对你有帮助。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