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刚投靠刘备,为什么就被提拔了?
黄忠刚投靠刘备,为什么就被提拔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蜀国的
“四方将军”
中,黄忠升职速度最快,且来历最为神秘。由于蜀汉
“国不置史”
,黄忠的个人信息,也都被埋藏在了历史长河中。基于此,黄忠的火速升迁,才更令人疑惑。
亦如关羽所说:
“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诸葛亮也直言不讳地指出: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
与黄忠并列为四方将军的关羽、张飞、马超,个个都有很大来头。关张是刘备心腹,以勇武闻名当世,就连曹魏、东吴群臣都赞他们为
“万人敌”“熊虎之将”
,而马超更是与曹操正面对抗过的一方诸侯。
反观黄忠,前半生默默无闻,虽说在成都之战与汉中之战中立下不少战功,但正如诸葛亮所言,其军功、资历与威望,的确远不如关羽、马超等人。
既然如此,刘备为何会对黄忠破格提拔呢?
忠勇俱全
黄忠作战勇猛,是史书明确记载的事情。汉中一战,他列为先登,身先士卒,率军冲杀,并一举斩杀了曹营名将夏侯渊,就连陈寿也赞其
“勇毅冠三军”
。犹记黄忠在荆州时,也曾辅佐刘表侄子刘磐,屡建战功。
因此,刘备对黄忠的能力必然十分清楚,这是他重用后者的一个前提。当然,除了勇武之外,黄忠的忠心也可以确保。
据《三国志·黄忠传》记载:“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
黄忠入蜀时,曾把自己的亲属作为人质送给刘备。在当时,“委质”是一种最为牢固的效忠方式。乱世以来,道亦不存,唯有这种以全家性命相托的方式,才能确保臣子的忠诚。
北方归附曹操的武将,几乎都曾遣子入仕。夷陵之战前,孙权向曹丕称臣,后者见他答应把太子孙登送到邺城为质,这才相信了他的效忠。
直到孙权顾左右而言他,拖了一年多都未能遣子入邺,曹丕这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孙权已经击败了刘备,巩固了江东政权。
仅此一例便能看出,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委质”的可信度都非常之高。故黄忠的这个做法,让他赢得了刘备的信任。
荆州名门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刘备麾下的荆州士族集团,大多都是文人出身。这是因为:
出身于荆州的武将黄忠、刘封,更容易被人忽略。
顺便提一句,魏延不是荆州武将出身,他是刘备部曲。
按《太平御览》所载:“黄忠字汉叔,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
而《三国志》中却说,黄忠字“汉升”。前者是更可信的。在秦汉时期,名或字中带
“伯孟仲叔季”
的人,往往不是独户之家。如曹操曹孟德、孙策孙伯符、孙权孙仲谋等人,皆在字中能看出辈分。
黄忠字“汉叔”,说明其背后应该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家族,论辈分,黄忠派在第四或者最末。巧合的是,荆州的确有个很著名的黄氏,而且此地还出现了许多黄姓名人,如黄祖、黄盖、黄承彦等人。
更具有说服力的一条证据是:
黄忠在荆州时,便已被刘表委任为中郎将。
后来曹操平定荆州,也让黄忠暂代为裨将军。
刘表治理荆州期间,主要依靠地方士族;曹操虽然唯才是举,却同样是在地方士族的帮助下,才拿下荆州。所以他们对荆州重要职位的任命,几乎都是来自于本地士族。
黄忠虽然没有被委任为荆州的高层官员,但中郎将、裨将军也绝非一般人能胜任的。由此可见,他大概率出身于荆州名门。
士族之争
刘备升任为汉中王后,封了四方将军,这是蜀汉军中地位更高的四大统帅。其中的关羽、张飞,是刘备自己的心腹,毋庸置疑。
而降将出身的马超,却与法正、孟达等人较为亲近,因为从地域上看,他们都是扶风人,拥有共同的话题与政治利益。正因如此,黄忠这个后将军,便非常有讲究了。
马超(勉强算是东州士族中的“扶风派”)能担任一个左将军,那出生于荆州名门的黄忠,自然也能当一个后将军。如此一来,东州士族与荆州士族才会相对平衡。
言至于此,或许有人会问:
既然黄忠是荆州名门出身,那诸葛亮为何又要指出他名望不足呢?
实际上,这是诸葛亮以退为进之策。作为荆州士族在蜀汉政权中的话事人,诸葛亮当然有资格对黄忠评价。而且他说了这话,别人也不好再拿黄忠名望不足作为攻击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