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时期大小金川只是弹丸之地 清朝为何花费如此惨重的代价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09)230

还不了解:清代和大小金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何花费7000万两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乾隆统治时期,清代处于盛世。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自认为文治武功非常了得,号称“十全老人”,而大小金川战役,就是他的十大“武功”之一。

乾隆皇帝亲自指挥的战场战役,一举平息大小金川土司叛乱,废除了落后的土司制度,使改土归流得以落实,为金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平息大小金川土司叛乱,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清朝时期大小金川只是弹丸之地 清朝为何花费如此惨重的代价

不过,乾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大清 *** 军先后用了五年的时间,动用了50多万大军,花掉了7000万两银子的军费。

当我们了解双方的兵力对比之后,更是为此困惑。

根据清史稿记载,大金川土司下辖百姓4000多户,兵丁3000余人。

小金川土司则管辖百姓约6000余户,有兵丁4000余人。

也就是说两个地区人口不过4万人,兵丁(而不是正规军)7000人。

那么,为什么这个弹丸之地,让大清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清朝时期大小金川只是弹丸之地 清朝为何花费如此惨重的代价

土司统治根深蒂固,当地人民对大清没有认同感

四川藏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早在元代时期就建立起来了,确切地说,土司制度就是少数民族自治制度,而且只是名义上服从中央政权,内部是一个独立王国。

清军入关之后,四川地区的18土司摇身一变,归顺了大清,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臣民;但他们跟以前对待元、明 *** 一样,只是例行公事,换了招牌而已。

也就是说从元代到清代,土司制度实行了5个世纪,当地人民心里一直觉得土司是他们的合法代表,对大清 *** 没有认同感。

一旦爆发了战争,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站在他们的领导人土司这边,同仇敌忾,保家卫国。

清代 *** 军在他们眼里,就是入侵者,是要坚决抵抗的对象。

一旦清军前来平叛,他们会全民皆兵,让清兵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土司武装熟悉地形,能够神出鬼没打游击

大小金川地区地处川西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南部高山峡虹桥山海拔5200米,东部四姑娘山高达6250米,一般高山脊达4500米。

我们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大渡河河流湍急,被称为天险,曾经让太平军将领石达开在此折戟沉沙;而大渡河跟金川地区的河流大金川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大金川就是大渡河的老子、是它的上游。

总之,大小金川地区地势险要、环境恶劣、气候多变、易守难攻,是进行游击战的好地方。

清朝时期大小金川只是弹丸之地 清朝为何花费如此惨重的代价

土司武装在这里可以进行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把不可一世的清军打得晕头转向。

清军兵力难以展开、后勤补给不能开展

清代 *** 军习惯了一马平川的作战环境,擅长扬鞭策马打歼灭战。可是大小金川地区,河谷地区海拔在3000米,跟高山海拔相差两千米,土司大军一旦扬长避短上了山,清兵再多也没有办法展开,鞭长莫及。再加上他们不熟悉地形,上山也是找抽。

而且山上地形是易守难攻,土司武装可以以一当十,造成清兵伤亡。

金川地区交通不便,地势险要,不但不利于打仗,清军的后勤补给也不能顺利进行。

也就是说,清军投入大军越多,消耗粮草越多,越不能久留,不能打持久战。

清朝时期大小金川只是弹丸之地 清朝为何花费如此惨重的代价

而且该地区干燥少雨,清军不但不能吃饱饭,就是饮水问题都难以解决。

这样一来,只要土司大军跟他们兜圈子,清军不战自乱。要是他们再对清军补给线进行袭扰,清军更是一筹莫展,只能无功而返。

乾隆皇帝没有打过游击战,不了解建立山地部队,对付土司武装。对于前线将士的失利原因,不去做调查研究,不做具体分析,站着说话不腰疼,天真地以为只要增兵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除此之外还会撤换、斩杀战败的将领。

所以大清大军即使由名将岳钟琪率领,皇帝小舅子傅恒压阵,带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数倍于当地武装的兵力,在之一次金川战役(1723年)中,也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此情况下,大清大军要想彻底打败土司大军,只能投入巨大军力、财力对土司进行长期封锁、围困,等待其弹尽粮绝。

土司武装虽然熟悉地形,也可以坚壁清野,但他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怎么也拼不过大清。

也就是说,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乾隆采取了围困战术,打持久战,这就注定要投入很多兵力。

数万大军数万张嘴,吃喝拉撒每天都要花钱,势必要消耗很多军费。这次战争从乾隆36年开始,到乾隆40年结束,耗时五年,主帅桂林兵败被黜,主帅温福战死,官兵死伤数以万计,可以说损兵折将。

清朝时期大小金川只是弹丸之地 清朝为何花费如此惨重的代价

天时地利人和,乾隆一样也没有占,就靠着兵力无限,银子无数,耗费银子7000万两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也不排除其中存在贪污、腐败问题。也就是说,其中一部军费被贪官中饱私囊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8/203860.html

“清朝时期大小金川只是弹丸之地 清朝为何花费如此惨重的代价” 的相关文章

王观:北宋时期词人,与秦观并称二观

王观:北宋时期词人,与秦观并称二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号逐客,泰州如皋(现江苏如皋)人,为胡瑗门人,北宋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

武则天最后将江山还给李唐政权,是为了什么?

武则天最后将江山还给李唐政权,是为了什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实话,作为一个权力欲望熏天的女人,武则天能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么她是如果说服自己做到这一点的呢,原因就四个字:认清现实。我们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首先:武则天眼里的权欲,她称...

崇祯皇帝当初令吴三桂入京勤王 吴三桂为何迟迟没有支援

崇祯皇帝当初令吴三桂入京勤王 吴三桂为何迟迟没有支援

吴三桂为什么不支援崇祯皇帝?只因明朝统治者不分忠奸、作茧自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明崇祯皇帝曾经命吴三桂入京勤王,但是吴三桂的反应却让他大失所望。原本只需要两三天时间,他们就可以到达北京,帮助皇帝抵抗李自成的大顺军队。但是...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一,...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被打的溃不成军,...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最后没能躲过朱元璋的屠杀,是为何?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李善长是明朝第一文臣,在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的过程中立下巨大功劳,深受朱元璋信任与重用。既然李善长为明朝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呢一,投靠朱元璋李善长自小就博览群书,很有智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

朱棣麾下第一勇将是谁?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

朱棣麾下第一勇将是谁?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棣麾下第一勇将张玉入敌阵舍身救主的故事。张玉是明初朱棣麾下的一位骁勇悍将,出生在祥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早些年的他曾经在元朝时期当过枢密知院。后来元朝灭亡后,又跟着皇室一路逃到了漠北去,直到洪武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