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旨都是太监宣读的吗 实际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古代圣旨和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所有圣旨都是太监宣读的吗?
古代太监大多不识字,为什么能宣读圣旨?
但事实上,太监自古以来的地位都是作为皇室成员的奴仆而存在的,地位十分地下,并且“太监”也并不是所有奴仆都可以叫得起的,作为一个官职名称,“太监”可以说是一种尊称,是宦官系统中等级更高的一级,相当于朝廷中的四品大员。
刚刚进宫的小公公们只能叫做火者,被 *** 后送进宫内做最苦累的劳力活,例如刷马桶、跑腿送信、洒扫搬运等等,有些运气不好的小火者甚至直到老死也没能见到正经主子一面。
因而,就算宦官制度达到顶峰的明清两代,所有能叫的上太监的宦官,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五十个。在明代之前,相对于宦官擅权,更严重的反而是外戚专权。
明代永乐年间,由于朱棣的多疑加上对自己谋朝篡位的心虚,便特意设置了一个名为“东厂”的特务机构,用来监听和打探朝中官员舆论风向。明宣宗时期,更是改变了自古以来太监不得识字的制度,直接派遣了专门的老师教宫内的宦官们学习,自此宦官的地位在明代便水涨船高了起来。
这样看来,能够当上太监的宦官,基本也算得上是宦中龙凤了,因而他们宣读圣旨也并不是不太可能的。但其实,宣读圣旨这件事并不是太监的专职,事实上,圣旨的宣发过程颇为繁琐。
首先,皇帝的圣旨并不是皇帝本人发出命令就可以执行下去的,皇帝有任何发布命令的意图后,要经由朝廷中一个专门负责起草皇帝旨意的部门,即翰林院内的承旨处。
在旨意草拟完毕后,承旨处还要专门将这份草案提交给皇帝审阅,皇帝看完觉得可以了之后,要盖上皇帝专门的传国玉玺,之后才能派遣特定的钦差大臣前往旨意内容相关的部门前往落实,因而这个过程代表的是国家尊严和皇帝的形象。
从旨意草拟开始,人选就需得是朝内文笔较为漂亮的大学士,其次,代替天子前往宣读圣旨的大臣,要么是事务相关的重臣,要么是皇帝特派的专员。
因而,宣读圣旨的过程一般都有翰林院承旨处内部自上而下一条龙完成,且宦官忙的大多数都是后宫服侍的庶务,很少能够接触到朝廷中较为正式的圣旨宣读。
事实上,一个比较有事业心的皇帝,也不会任由自己后宫的“太监”去代表自己宣发圣旨,他们对皇帝的自称是“奴才”而并非“臣”,派遣一个奴仆去传达自己的命令,不仅是对自己臣下的不重视,也是对皇室尊严的败坏。
在历史上,大多数太监能够接触“圣旨”的宣发,顶多就是替皇帝向后宫嫔妃传达一些口谕,也就是“捎口信”而已,不仅和朝中大臣挂不上钩,内容也接触不到什么国家大事。
毕竟在明代之前,宦官擅权的情况还并不严重。太监真正能够接触政事,要从明中期开始,这时候替皇上宣布圣旨的宦官必定是能够做到太监这个地位的,且多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总结:自明英宗后,太监逐渐掌管了批红权,甚至掌管印信,后期甚至将朱元璋时期设立的太监内部各个衙门的权力逐渐整合到司礼监一个部门中,直到掌管了提督和东厂后,司礼监就再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后宫宦官机构了。
而是足以制衡内阁的一个官僚机构,相当于宫廷内部的另一个“内阁”,再加上司礼监和皇帝的关系相对于内阁来将更加亲密,因而明后期的司礼监相对于内阁来讲,对皇帝决策起到的作用程度要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