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统治时期酷吏横行,百官们的表现有何不同?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之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在当时一个女人成为皇帝,是严重触犯封建伦理的事情。同时,武则天以李家媳妇的身份谋权篡位,也不太光彩,满朝文武反对她的声音此起彼伏。所以,她开告密之风,任用酷吏打击异己,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武则天实际统治的二十二年中,酷吏横行,滥用刑罚的时间长达十四年。在这么久的高压态势下,百官如何自处呢?今天我们来看一看酷吏横行下形形 *** 的百官:
泰然自若,面折酷吏的魏元忠
魏元忠为人正直,机智过人,在讨伐李敬业起兵反武的战争中立下大功,是武则天最信赖的大臣之一。由于他的耿直,也成为酷吏衙门“例竟门”的常客。
当时,大臣们都称酷吏办公的“丽景门”为“例竟门”,意思是:入此门者,按照惯例必定完蛋。而魏元忠两入此门,与周兴、来俊臣、侯思止三大酷吏都有过招,竟然还活着,堪称奇迹。
之一次是周兴审理,魏元忠等一众大臣已被判处斩,临刑前女皇特使的一句“刀下留人!”救了大家一命,面对赦免,众大臣欢呼雀跃,喜极而泣,只有魏元忠端坐不动,徐徐拜谢。
第二次魏元忠与狄仁杰等人一起入狱,审讯他的是文盲酷吏侯思止。侯思止是酷吏中的奇葩,本是个卖烧饼的,因告密有功得了个游击将军的官衔,但他很不满足,找女皇要官,开口就要当御史。女皇问他:“爱卿连字都不识,如何当御史呢?”侯思止说:“神兽獬豸也不识字,但可辨忠奸!”真是一个聪明的文盲,说道了武则天的心上。
当了御史后,他成为不逊于来俊臣的狠角色。审讯魏元忠时,上去就将魏大人拽倒,并说:“急认白司马,不然,即吃孟青!”眼看就要用刑,魏大人急中生智,大喝道:“侯思止,亏你还是朝廷御史,你知道什么是白司马?什么是孟青?便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侯思止心里一惊,急忙将魏大人扶到上座,恭恭敬敬地说:“请宰相大人教我!”原来侯思止认字只认了半个,洛阳城郊有个叫白司马坂的地方,他认为是姓白的司马造反,朝廷有个将军叫孟青棒,他认为是一种刑具!
这件事情当时传为笑谈,连武则天听了都哈哈大笑。魏元忠不屈不挠,三任宰相,得到了后世的好评。
模棱两可的苏味道
在高压环境下,一部分选择向魏元忠那样与酷吏针锋相对,而更大一部分选择了明哲保身,比如宰相苏味道。
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当时,大家都称这个老滑头为“苏模棱”。苏味道十分有才,在诗词、文学方面造诣颇深,但他这套人生哲学却太过圆滑。
后来,苏味道对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阿谀奉承,神龙政变后落了个远贬他乡,惨死途中的悲惨结局。
外圆内方的娄师德
苏味道一味圆滑,落了个差名声,而宰相娄师德同样圆滑却成了大唐三十七位进了凌烟阁的大功臣之一。
大臣们一起上朝时宰相李昭德走在娄师德的后面,娄师德大腹便便,行动不便,后面的李昭德不停地催促,说:“你这乡巴佬,快点!”娄师德转过身来,呵呵一笑:“李大人说得对,我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呢!”
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刺史,临行前娄师德对他说:“我是宰相,你又成了地方大员,我们家太过荣宠,会遭人妒忌,你说怎么办?”弟弟说:“即便别人将口水吐到我的脸上,我也不动口,擦了便是,绝不让你担心。”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心的,别人吐到你脸上说明人家生气了,你擦掉说明你不满。你应该笑着接受,让唾沫不擦自干!”这便是唾面自干这个成语的来历。
如此圆滑与苏味道有何不同呢?娄大人是将圆滑作为复杂政治环境下保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圆滑的外表下,娄大人北伐契丹,安抚地方,主持屯田,震慑突厥,干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这叫外圆内方,在这种环境下是一种高明的处世哲学。
比酷吏还狠的安金藏
俗话说:“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在安金藏眼里,对待酷吏这种狠人的招数就是比他还狠,对自己则更狠。
安金藏是东宫的一名乐工,在皇嗣李旦手下当差,李旦是武则天的幼子,为人谦和,对手下很好。当时,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一心盯着太子的位置,联合酷吏来俊臣,千方百计诬陷李旦。
这一次,他们诬告李旦谋反,武则天派来俊臣审理。来俊臣气势汹汹的来到东宫拿人,例竟门的各种酷刑臭名远扬,令人不寒而栗。东宫众多下人一旦有人招认皇嗣李旦便凶多吉少。
在千钧一发之际,安金藏挺身而出,大喝道:“皇嗣没有谋反!”他对来俊臣说:“你若不信,我便剖心明志!”说完迅速拔出佩刀,捅向了自己,顿时五脏皆出,血流满地。如此忠义刚烈之人,来俊臣当场蒙圈。
武则天听说后迅速命太医医治,第二天,安金藏奇迹般地苏醒,武则天竟然亲自探望这个身份卑微的乐工,叹息说:“我自己的儿子竟不了解,害的你成了这样。”于是,命来俊臣停止审理此案。
武则天被安金藏打动了,他没有任何政治背景,这么做纯粹出于赤胆忠肝的护主之心。安金藏虽然身份卑微,但他的行为是高尚的。
面对酷吏横行的氛围,畏惧是正常的,但各人的表现却截然不同,他们有的名垂千古,有的身败名裂,评判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