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唐朝时期的酒文化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9-03)200

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于文人墨客而言,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于友人离别而言,酒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愁绪;于皇家贵族而言,酒是按锦瑟佳人劝酒的奢侈;于守卫国土的将士而言,酒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情。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除了古代文人墨客留下朗朗上口的佳句,还有那些酒文化以及精神内涵。中国是酒的故乡,从古至今,不论是大小宴会,还是逢年过节,家有喜事;也不论是文人墨客聚会,还是边塞将士庆功,都少不了酒的影子。

唐朝时期的酒文化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夏朝开始,便已有酒的身影。

《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

也就是说,最早出现的是果酒为主,后来才有了谷类之酒的出现。谷类之酒的兴起,应该是农产业兴盛时期,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因为殷商时期,农业生产兴盛,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都有记载。

后来历朝历代,不论是庆功宴会,还是祭祀活动,也都少不了酒的存在。

发展到唐朝时,爱酒人士颇多,在他们的推动下,唐朝饮酒成风,以嗜酒知名。白居易曾说过“佳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单单是与饮酒有关的诗句,便高达七千多首。所以,酒文化也已经成为唐朝的一大文化特色。

唐朝酒的分类

一、米酒

唐朝的酒主要分为米酒和果酒两种。米酒便是用谷物发酵而成,按照制酒工艺的不同,米酒又可分为浊酒和清酒。

在此要说明一点,这里的清酒并不是指的如今日本清酒,虽然如今的日本清酒借鉴了中国黄酒的酿造之法,但和中国黄酒还是有区别的。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酿酒技术,确实是从中国学习过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中国的浊酒与清酒之分,自汉朝时便已经出现,浊酒制造工艺简单,酿造时间短。清酒 *** 工艺复杂,酿造时间长,故清酒比浊酒更醇厚。

浊酒混浊,常有米糟漂浮在上方,故常被唐朝诗人写作“蚁”。杜甫在诗中所说“仙醴来浮蚁”便是指浊酒。浊酒常用白米酿造,故又被称作白酒,李白在诗中所说“白酒盈吾杯”便是指浊酒。

清酒较浊酒珍贵,非寻常人家可饮,凡是记载唐朝清酒的,无一不赞美,李白也有诗夸赞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由此可见,清酒虽味美,却价格昂贵。

唐朝时期的酒文化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发展的

二、果酒

唐朝的果酒以葡萄酒最为出众,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爱饮酒,曾经还亲自督造。包括唐朝的著名的宰相魏征,尤其擅长酿制葡萄酒,他曾亲自写诗称赞他自己酿制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南部新书》中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知其味也。”

葡萄酒的 *** 工艺虽传自西域,可在唐朝百姓的加工下,它越来越适应百姓的口味,也成为风靡一时的酒品。比较有名气的有杏花酒、新丰酒、郁金香、梨花酒。

唐朝的酒虽然简单,却能流传千百年,这不仅得益于史料的记载,还得益于唐朝文化的兴盛,“兰陵美酒郁金香”“牧童遥指杏花村”“胡人岁献葡萄酒”,正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赋予唐朝的酒特殊的色彩。

唐朝酒的来源途径

酒的 *** 工艺简单,且需求量大,朝廷不可能独自垄断,故唐朝酒的来源途径,又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官方途径,一种是民营,最后一种是家庭自酿。

官方途径由良酝署负责,它受光禄寺管辖,一般用于宫内饮用或用于祭祀,接见使者等国事。

从隋朝时期便已设立,隋朝时期,以太官、肴藏、良酝、掌醢、为光禄寺四署,设令及丞,后来唐朝沿用,主要负责供应宫廷所需之酒。

《旧唐书》中记载:“良酝署: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府三人,史六人。监事二人,(从九品下)掌酝三十人,酒匠十三人,奉觯一百二十人,掌固四人。令掌供奉邦国祭祀五齐三酒之事。丞为之贰。郊祀之日,帅其属以实樽罍。若享太庙,供其郁鬯之酒,以实六彝。若应进者,则供春暴、秋清、酴釀桑落等酒。”

民营酒肆大多开在东西二市,酒肆包容性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寒子弟,都能有一席之地,酒肆中众人以酒会友,气氛和谐。

《酉阳杂记》中记载:“予在秘丘, 尝见同官说,俗说楼罗,因天宝中进士有东西棚,各有声势,稍伧者多会于酒楼食毕罗,故有此语。予读梁元帝《风人辞》云:“城头网雀,楼罗人着。则知楼罗之言,起已多时。一云:‘ 城头网张雀,楼罗人会着’。”

唐朝时期的酒文化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发展的

由此可见,酒肆已成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唐朝酒风盛行,酒肆在这样的风气下蓬勃发展,虽没有记载东西两市酒肆的具体数量,但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详细记载:“东市失火, 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

一场火便烧了四千余家酒肆,由此便可看出,当时唐朝东西两市酒肆数量颇多。

家庭自酿一般是由谷物粮食发酵 *** 而成,因为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酒紧紧地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所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根据粮食的收成状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的政策,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唐朝酒文化

唐朝百姓重礼教,在饮酒方面虽不拘一格,却也有章法。时逢佳节,家人相聚一堂,酒文化便在此时展现出来。一般而言,东座为首,巡酒时从首座依次往下,若有客人在场,斟酒的下人不能入场,而巡酒时,无论首座还是次座,都不可推脱,赏赐给斟酒下人的酒也必须喝。

唐朝敬酒时也有大学问,其中一风俗,便是用手指在酒中沾一下,以示敬意。

《因话录》中记载:“人道尚右,以右为尊。礼先宾客,故西让客,主人在东,盖自卑也。今之人,或以东让客,非礼也”。

唐朝酒文化盛行,流觞曲水、行酒令等都是盛极一时的享乐方式。唐朝贵族饮酒时,身旁常有歌姬相伴,时人不觉歌姬难登大雅之堂,反以此为趣。

贺朝有诗记载说:“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毹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绘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

这些歌姬除擅长风雅外,还擅长行酒令,文人墨客与歌姬相伴,吟诗作对红袖添香,世家贵族与酒姬相伴恣意享乐。唐朝民风开放,酒宴上常见男女同席,朝中聚会时也可邀子女同行,唐朝酒文化无疑开辟了社交的新途径。

唐朝时期的酒文化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发展的

除了礼教、娱乐这些之外,唐朝饮酒还会挑选场合,比如酒楼小店,花前月下,湖中小舟等地点。呼吸着新鲜空气,吟诗作对,欣赏美月美景,对酒当歌,岂不美哉?

比如李白的“长歌吟松风”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等等。

唐朝酒文化之所以如此盛行,也得益于国家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唐朝前期,国家稳定,政治清明,又没有实行禁酒之令,还明令“天下置肆以酤者,斗钱百五十,免其徭役”,这些都为唐朝的酒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唐朝饮酒之趣,不仅在于推杯换盏之间,还在于风流雅趣之中。酒文化沉淀千年不衰,而酒又赋予文化新的灵感,纵观唐朝有多少惊才绝艳的诗词,都是饮酒即兴而作。李白举杯邀明月、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等等,都成为千古佳作。

于唐朝的文人墨客而言,酒不仅是一杯足解万古愁的工具,也不仅是纵情享乐的玩物,还是一个比自己还了解自己的朋友。

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经说过:“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孪痛之疾。”

所以各位爱喝酒的朋友,切记酒后饮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9/208269.html

“唐朝时期的酒文化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发展的” 的相关文章

王十朋留下了哪些作品?他在政治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王十朋留下了哪些作品?他在政治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

汉和帝让班昭教后妃文化 班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汉和帝让班昭教后妃文化 班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汉和帝为什么让班昭教后妃文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班昭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她在晚年时续写了他哥哥班固所著的《汉书》,汉和帝还召她入宫,教后宫后妃文化,并让后妃称她为大家(gū)。大家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有学问的妇女。那么汉和帝为什么要班昭...

刘备出手的机会并不多 刘备的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刘备出手的机会并不多 刘备的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对刘备武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有过三英战吕布的经历,那他的武功咋样?演义中的刘备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或者说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他有过三英战吕布的经历。那么,他的武功究竟咋样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来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说起《三国演义》的刘备,在你...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成功,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造反呢?他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那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何还要延续藩王制度了。当时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手段太过于狠毒,甚至还逼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所以朱棣是借着这个名义,认为朝中有奸佞小人,...

萧子范: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六子,他有哪些文学成就?

萧子范: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六子,他有哪些文学成就?

萧子范(486年-550年),字景则,南北朝时期梁朝辞赋家,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六子。子范与其八弟萧子显、九弟萧子云三兄弟,并称“三萧”。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萧子范于永明十年(492年)获封祁阳县侯,拜太子洗马。南梁天监初年降为祁阳...

兰陵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才气出众,擅长书法

兰陵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才气出众,擅长书法

李淑(628年~659年),字丽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九女。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研究《易经》擅长书法。贞观十年(636年),封兰陵郡公主,嫁给太穆皇后族孙、兖州都督窦怀悊。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进封长公主。显庆四年(659...

古代妃子和皇后地位差距很大吗 从侍寝规则就能看出来了

古代妃子和皇后地位差距很大吗 从侍寝规则就能看出来了

还不了解古代妃子和皇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妃子与皇后的侍寝规则,从细节就能看出,地位有很大差别?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一直以都非常的重视礼仪,而在古代的时候等级制度更是分明,就连一个家庭里面就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就像我们在电视上面经常看到的,古代皇室等...

嫫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奖的丑女,她因何得到褒奖呢?

嫫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受到褒奖的丑女,她因何得到褒奖呢?

嫫母,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相传是镜子发明者,是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丑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但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的第四妻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