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王垕,为何成了他平生最有争议的事情?
曹操杀王垕,为何成了他平生最有争议的事情?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雄才曹操,为人所知的是他的野心与政绩,人们对于他褒贬不一。他应对困境自如、步步为营成就了他;但他的不择手段也毁了他。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曹操的性格十分复杂,他一方面敢于应对困境、解决困境,一方面又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一千多年来,人们对于曹操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他生涯中,有这样一件事情,看透了他的为人处世。
曹操作为一军统帅,而王垕作为曹操大军的管粮官。二人发生的事情,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才能,但也暴露了他不顾人情道德的性格。
在曹操大军行驶途中,人多粮少,途中经过之地也连遭荒旱,几日之后粮草便消耗殆尽。此时管粮官王垕向曹操禀报称兵多粮少,问如何解决,曹操回他说,用小斛分粮,可以解一时之急。
王垕便这样做了,果然军队里怨声载道。曹操密诏王垕,说:“想向你借一物,以安稳军心,你可别吝啬。”王垕:“丞相想借什么?” 曹操:“项上人头!”王垕惶恐:“臣无罪”。曹操:“我知道你无罪,但若不杀你,军心必将会变。”王垕再想说话时,已经被拖出去斩首了。
曹操杀了王垕,曹操向大军解释:是王垕贪军粮才用小斛分粮。这样的操作,一方面可以稳定军心,另一方便可以帮自己脱罪,虽牺牲了王垕,但顾全了大局。倘若曹操由于心软不杀王垕,军队将生变,变则乱,十分不利于局面。
曹操作为大军统帅,势必要以军队的利益为重,杀王垕而稳定军心,在笔者看来是一个伟大的策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与曹操有同样的“不因小失大”的策略,为了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势必要放弃一些事,这种断舍离是我们达到目标的一种策略。
曹操为解决军队粮食问题,除了有杀管粮官王垕,也有望梅止渴的故事,无不体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与为人处世之道。他在危机时刻总能应用周边事物化解困境。当今社会,在社会高度分工的情况下,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需要具备这种步步为营的策略,才能带领团队达成最终目标。
当然,笔者也不认为无端利用一些人就是更好的策略,要从实际出发,遵从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
曹操之所以能自如地应对困境,是基于他面对困境不畏惧。只有不畏惧困境,才有可能面对它、解决它。倘若一开始就畏惧困境,那解决困境就是天方夜谭。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生不可能顺风顺水,可能要面对诸多困境。有些人一味躲避,不可能总躲得过去,终将被困境压倒。反之,我们若有曹操应对困境的勇气,才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最终达到我们的目的。
笔者认为,达到目的是好的,但不择手段却违背了人道主义,就像曹操杀王垕,虽然最终达到其目的,但他的做法也始终让后人诟病。
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择手段,体现在他公然宣称自己重才轻德。这种不择手段也终是失败了。在遇到刘备、孙权后,败仗也常伴于他。
总之,一个人有能力,虽然能达到其短期目的,但如果不择手段、德不配位,最终将会失败告终。
事实上,曹操的为人处世是值得借鉴的,但也有其糟粕。处于当今社会,我们应学习这种敢于面对困境并善用事物解决困境的策略,但绝不可和曹操一样不顾道德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做,将会失去人心,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