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还能坚持那么多年?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03)150

赵国,战国七雄之一,曾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后被秦国所灭。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岁月中,战国这段数百年的战争历史,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少有的大乱局。这样的情况在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每场战争规模,在当时来看,都可以被称为世界大战级别的。动辄数以十万人的大军,在互相对峙,这在那段历史岁月中,是及其少见。因此,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之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而在这中间,最为残酷的战役莫过于历史上秦赵间的长平之战。

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还能坚持那么多年?

长平之战在战国数百年的历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因为,自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六国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并且,当世人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也不禁为战国被坑杀的四十万降兵,而感到感慨。因为,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近乎是赵军的全部力量,长平之战后,赵国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并且国破就在眼前。但是,正当列国都认为赵国行将就木的时候,奇迹却发生了,长平之战后,赵国非但没有灭亡,反而坚持了30多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了,那就是赵国在经历了毁灭打击之后,为何还能坚持那么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长平之战漫长的岁月中,不仅只有赵国受到了打击,秦国在这场战役中也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这样的情况,不同于现代社会,在那个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人口短期内大量损失,以及粮食的大量消耗,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休养生息的。这也是,为何当时秦王想要趁势攻灭赵国时,朝堂上有人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长平之战同赵国的对耗过程中,秦军的损失也并不小,而不趁势攻灭赵国也是出于对现实的考量。

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还能坚持那么多年?

同时,我们能够发现,秦国在长平之战后,在发动灭赵战争的时候,对于秦国来说,已经错过了更佳时机。秦国的丞相范雎,因为受到贿赂的原因,极力否定了白起关于趁势灭赵的建议。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当时的秦国失去了更佳的灭赵时机,当秦王觉察出不对,在派军队攻赵的时候,赵国已经做好了准备,这就使得秦军只能无功而返。并且,因此还受到了山东列国的共同遏制。

并且,这中间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莫过于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情况。由此可见,当时的六国之中,还是有很多有识之士的,而信陵君就是这中间的一位。他深明唇亡齿寒的道路,于是大胆窃取虎符,调动当时魏国的军队,前去救援赵国。并且,在此后的时间内,多国军队联合对秦国展开了反攻。秦国在诸侯的蜜月期灭赵,显然是一纸空谈,虽然在这之后,六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化解,但是灭赵的时间也随之推后了很久。

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还能坚持那么多年?

其次,我们发现战国良将众多,尤其是赵国,可以说是名将的摇篮。而到了战国末期的时候,赵国名将李牧,无疑成为了赵国的中流砥柱。历史上曾有记载“后秦击赵者在,李牧连却之”以及“李牧死,赵国亡”等等说法。在秦国灭赵的过程中,李牧无疑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后面的史实也印证了这个说法,在李牧死后,所伴随着的正是赵国百年国运的终结。现在甚至有很多说法,如果李牧不死的话,那么秦灭赵的时间,很有可能滞后。

历史就如同冰山一样,我们在看冰山运动的时候,只会注意到那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可实际上最为重要的八分之七都在水面下。这就如同赵国,没有迅速在长平之战后陨落一样,实际上是由水下那八分之七所决定。不过即便如此,战国在长平之战的38年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灭,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印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0/213460.html

“在长平之战中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还能坚持那么多年?” 的相关文章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有何过错,导致最终不得善终?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主父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他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到了长安之后,他直接上疏汉武帝刘彻,...

三国时期马超与颜良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三国时期马超与颜良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超和颜良都是汉末三国猛将,当然,张郃和徐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自然也不差,但是,在演义中,马超二十合击败了张郃,颜良二十合击败了徐晃。马超和颜良,同样都是二十合打败对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究竟谁更厉害呢?先看马超二十合打败张...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说起明朝的于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陆逊: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

陆逊: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吕后在刘邦死后能顺利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吕后在刘邦死后能顺利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吕雉,汉高帝刘邦之皇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邦死后,吕后立刻在朝廷中一手遮天,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节制她。她对刘邦的那些儿子肆意打压,对朝中不满的大臣任意调配。整个朝廷,都由她一个人说了算。对这件事,我们似乎是不太理解的。吕后再厉...

孙权和刘备都敢称帝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踏出那一步

孙权和刘备都敢称帝 曹操为何始终没有踏出那一步

还不知道:孙权和刘备都敢称帝,为什么曹操始终不敢称帝?是因为他不想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不是不想称帝,只不过是因为在他想称帝的时候被人临门一脚拦住了,在他好不容易把事情摆平后,他自己也就只剩一口气了,与其白白担个贼名,还不如立个牌坊,反正称帝的事有他儿子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