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承乾模仿李世民政变,为何却没能成功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21)190

太子李承乾率军逼宫,像极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但李承乾终究不是李世民,这场叛乱最终以太子伏诛收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李承乾模仿李世民政变,为何却没能成功呢?

然而事实是,如果将一个正常人代入到李承乾当时的处境中,谋反或许是唯一的出路,早在李承乾幼年时,李承乾因为打猎摔断了骨头,那时候的医术对于骨头摔断这种伤基本上没有应付能力,只能用木板夹好进行一些如今看来很简单的处理,然而用木板固定的 *** 注定会有一个问题,如果没处理好,骨头愈合后便长歪了。

因此李承乾从小便患有足疾,按照礼法而言,李承乾患有足疾是不能登上皇位的,虽然李世民对此没有什么表示,但李承乾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却因此抛弃了他,转而选择四肢健全的亲弟弟李泰,长孙无忌的举动无疑给李承乾的内心埋下了一根刺,为日后李承乾的叛乱埋下了因果。

李承乾模仿李世民政变,为何却没能成功呢?

与此同时,李世民为了效仿‘搜访贤德,以辅储宫’,给李承乾的东宫里送入了许多学识渊博的老师,其中不乏有房玄龄、魏征这样的治世之能臣,也有孔颖达、张玄素这样的迂腐儒生,而这些儒生最喜欢的就是之乎者也的来教育李承乾,从《旧唐书》中不难发现孔颖达、张玄素对李承乾的教育动不动便是无休止的辱骂和肆无忌惮的诋毁。

在这样的教育下,再加上弟弟李泰对皇位的渴望,两方夺嫡的大戏就要展开,而李承乾只空有一个皇太子的头衔,朝廷内外毫无援助,李泰却有亲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巨压下,虽然李世民从来没有对李承乾表示厌恶,但也没有去开导李承乾内心的苦闷,反而是因为李承乾多次顶撞孔颖达、张玄素而处罚李承乾。

走投无路之下,李承乾选择了造反夺权,最终被抓,对于李世民而言自然是无比悲痛,父子关系就此破裂,而李泰却很开心,因为长孙皇后病逝后,李世民感念长孙皇后,自此没有立过皇后,除了小自己六岁的弟弟李治以外唯一的嫡子,此时对于李泰而言,敌人只剩下了庶出的吴王李恪,于是将矛头转向李恪,意图彻底掌握住太子之位。

然而让李泰没想到的是,恰恰是这一个举动让他错失了太子之位,和其他谋反的皇子不同,李承乾并没有被李世民处死,反而是流放了,这足以看出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亲情的渴望,为了防止再一次出现李承乾这样的事情,李世民决定好好斟酌剩下的皇子。

李世民也很清楚,自己的皇子中,有能力争夺皇位的除了李承乾外,就只有长孙无忌支持的李泰,隋炀帝的外孙李恪和没什么存在感的嫡子李治,而此时,心思灵活的李泰天天跑来给自己的父皇请安,安抚李世民因为李承乾造反所感受到的悲痛。

甚至和李世民说:“我身为人子,最懂父亲您的苦。若有一天我当了皇上,等我去世的时候,就杀掉我的儿子,然后传位给我弟弟李治。”这句话算是说到李世民心坎里了,他纵横一生,最怕的就是自己儿子和自己一样复制玄武门之变,如今见李泰有这种觉悟,自然喜不自胜,找来褚遂良商谈立李泰为太子。

可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褚遂良一听就听出了其中的问题,笑着说道:“前事不远,足以为戒”,并且不断提醒李世民,更好要照顾好李恪和李治,别让他们丢了性命才是,李世民起初没听懂,直到不久后,李泰不断的针对李恪却让李世民意识到了不对。

李恪之所以被李泰针对,就是因为李恪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李世民当初之所以娶李恪的母亲就是为了稳定隋朝旧臣,自然不会让李恪继位,可李泰竟然去针对李恪,要知道李恪为人放荡,喜好舞文弄墨,和一个江湖豪杰差不多,李恪本人也对皇位一点兴趣也没有,可这样一个人也被李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那李泰此前和李世民所说的话也就约等于放屁了。

反观李世民最后剩下的嫡子李治,但李治平日里干什么都很胆怯,是实打实的心地善良之徒,因此李世民始终拿不定主意,恰逢此时,长孙无忌上表称:“李泰仁孝,方为守成之君。”这一下也让李世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自己南征北讨这么多年,需要的不是一个开疆扩土的明君,而是一个汉景帝那样仁慈的守成之君。

与此同时,大牢之中的李承乾也放下心防,怒斥李世民对自己不管不顾,放任李泰对自己太子之位的觊觎,李泰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在多次打击后一落千丈,带着李治来到两仪殿当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忠臣的面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说自己在位这么多年,满朝上下都是诸子诸弟争位之事,自觉愧对上天,说的就要拔剑自刎。

长孙无忌见状急忙拦住李世民,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就这样,李治在什么都没有做的情况下,在李承乾、李泰接连失误下,同年4月7日,李世民在承天门下诏任李治为皇储,可能是为了弥补李承乾,李世民每一次上朝都会把李治带在身边学习政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6547.html

“李承乾模仿李世民政变,为何却没能成功呢?” 的相关文章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字不详,祖籍长乐郡信都县,北魏王朝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辽西郡公冯朗之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北燕王室长乐冯氏。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

丁会是什么人?他选择背叛朱温投降前晋是因为什么?

丁会是什么人?他选择背叛朱温投降前晋是因为什么?

丁会,字道隐,安徽寿春人,唐末名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天祐三年(906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攻打潞州,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开城投降。丁会跟随朱温近三十年,是宣武军老将,为何会轻易背叛朱温而向老对手李克用献城投降呢一,追随朱温丁会出身平民,因为父亲疏于管教,因此少时行为放荡,不肯学习手艺与种...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吗 刘备打仗的时候为何没有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真不会打仗吗?为何刘备打仗从不带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7年的南阳一间茅草屋里,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经人指点从在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而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也从这里诞生。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被评价为”近乎妖“,说明了诸葛亮的厉害之...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此战的结果是让刚刚崛起的刘备集团,瞬间衰落。魏、蜀、吴三方势力在夷陵之战后整体实力相差不多。在发展上蜀是不如魏、吴的,可是西蜀有着天然...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陈宫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在曹操与吕布手下效力,先后助二人各自夺取兖州。但由于吕布不听陈宫的建议,导致二人最终为曹操所擒。曹操曾力劝陈宫投降,要留他一命,但陈宫不为所动,执意赴死。为何陈宫宁死不降呢一,投靠曹操陈宫为人刚...

项羽输给刘邦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刚愎自用还是另有别的原因

项羽输给刘邦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刚愎自用还是另有别的原因

对霸王项羽败给刘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中有言:“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秦末乱世,一代霸王项羽怀揣着自己的英雄梦想,带领着江东的才俊们南征北战,从此占一方势力,书写一生传奇威名。横空出世的项羽,战...

程务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唐朝有何贡献?

程务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唐朝有何贡献?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文明元年(684年),唐朝宰相裴炎因为被人诬陷谋反,遭到逮捕下狱。程务挺为了救好友裴炎,于是上书武则天,声称裴炎是遭人诬陷,绝不可能谋反。但程务挺的上书不仅未能拯救裴炎,反而自己也受到牵连,最后二人都遭武则天处死。...

谢缵:魏晋时期大臣,得到司马懿重用,负责屯田事务

谢缵:魏晋时期大臣,得到司马懿重用,负责屯田事务

谢缵(214—282年),字伯登, 陈郡阳夏县人,魏晋大臣,东晋名相谢安的曾祖,陈郡谢氏开基始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选为太学生。毕业之后,跟随大司农桓范做事。高平陵政变时,阻止桓范外出。得到太傅司马懿重用,授典农中郎将,负责屯田事务。西晋太康三年去世。人物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