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战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往下砸石头而不推梯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攻城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古以来,战争与和平是世间永恒不变的定律,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战火便会在地球上展开,当利益和谐之时,人们便会想要过稳定的和平生活。当然,防范于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即使在和平年代,人们对于军事领域的发展也不会松懈。
正是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不少的军事武器和装备,比如如今的 *** 、导弹等,比如古代的云梯、火炮等。而今天要讨论的便是云梯,这是一种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有的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
我们都知道,倘若想要用梯子的话,就需要将梯子架在墙面上,然后能通过攀登架子的方式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处。而在这个过程中,倘若不扶着梯子,亦或者是梯子失去了支撑点的话,人就很容易直接从梯子上摔下来。
也就是说,倘若在战场上的时候,人们选择利用梯子的这种缺点去处置敌军进攻的局面的话,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古人在敌军攻城的时候,竟然没有选择直接推倒云梯,而是向下砸石头,这是为何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并不是因为古人的脑子转不过弯来,而是因为古代的云梯对于这一点早就有所防范。古代的云梯虽然看上去并不是特别结实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它的底下是有非常稳定并且坚实的底盘的,而它的顶部是有结实的钩子的。据杜佑《通典·兵十三》记载:
“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立双牙,牙有栓,梯节长丈二尺。有四恍,恍相去有三尺,势微曲,递互相检,飞于云间,以窥城中。……有上城梯,首冠双辘轳,枕城而上,谓之飞云梯。”
也就是云梯梯身主梯采用了固定式,缩短了架梯时间。攻城时将梯身停靠城墙下,并增加活动式“上城梯”,便可攻城,谓之“飞云梯”,底部“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从而减少了架梯的危险,免遭受敌军破坏。当攻城的士兵架好了梯子之后,下面的士兵就会从下方将底盘固定好,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因此是很难推翻的。
既然推翻梯子的这个工作无法完成,那么古人自然要想一些别的 *** 了,于是便有了砸石头的行为。我们都知道,云梯搭建的过程中,底盘的固定是需要有人专门负责的,并且需要时刻看着,从而解决问题的。
因此倘若遇到敌军进攻的时候,可以朝着下面的人疯狂砸石头,这样一来的话,或许对方的云梯攀登工作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即使面对的不是固定云梯之人,倘若从城墙上成功用石头砸到了一个攀登的敌军的话,也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想要解决云梯进攻的问题,其实更好的 *** 还是火攻,毕竟在大多数情况下,云梯都是木质的,因此很容易着火。倘若遇到对方用云梯进攻的现象的话,只需要多准备一些火油,然后洒向对方的云梯,然后放上一把火,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由此不难看出,其实古人还是非常聪明的,至少在发明创造的时候,懂得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克服。
参考资料:《墨子·公输》、《武经总要·攻城法》、杜佑《通典·兵法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