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真实的应州大捷是什么样的?最后是什么结果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11-09)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应州大捷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武宗朱厚照可以说是明朝最为奇怪的一个皇帝,自古以来关于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极为严重,一方面他行事荒唐,看起来似乎不务正业,另一方面却又刚毅果断,倒也颇有一番功绩,而应州大捷便是其中之一。然而,正史关于这场战役不仅记载寥寥,且极度让人难以相信。

明武宗朱厚照酷爱军事,寻边恰遇蒙古南下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唯一儿子(朱厚炜夭折),然而朱厚照的行事作风却一点也没有遗传父亲,其虽然天资聪颖,但行事作风却不拘一格,尤其钟爱军事,甚至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以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为偶像的朱厚照,不顾大臣们的规劝乃至威胁,出居庸关,亲自驾临北部重镇宣府。而作为惩罚,更为了耳根子清净,他没有允许任何一个文官随驾。

然而,到达边关的朱厚照才发现,这里与自己想象中的金戈铁马景象完全不同,一连多天,连半个敌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于是,他索性来到了真正的边防前线阳和,并以此为前沿指挥部,向各地将领发号施令。而为了看起来更像回事,他甚至自封“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朱寿”而且一本正经的制定了俸禄和级别。

历史上真实的应州大捷是什么样的?最后是什么结果

同年十月,蒙古鞑靼部落小王子率兵五万南下进犯,目标直指大同。大同总兵王勋一听就急了,连忙派人告知朱厚照,要其回京避难。然而,好不容易等到敌人来犯的朱厚照此时已是两眼冒光,哪里肯就此返回京城,立即下令王勋集结军队,北上主动迎敌,王勋无奈之下只得照办。

自从明成祖朱棣去世之后,明朝对于北方蒙古,便已经从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再也没有主动出击,尤其是自明英宗御驾亲征遭遇“土木堡之变”后,朝中的文武大臣对于皇帝亲临边地,简直就是谈虎色变。因此,当朱厚照亲临前线时,就连佞臣江彬都对此坚决反对。

然而,朱厚照对此却并不理会,而是下令“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等地,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违令者重罚”。

明朝和鞑靼混战一团,鞑靼最终无奈撤军

在朱厚照紧锣密鼓调集军队的同时,蒙古小王子似乎也预感到了什么,突然下令大军改道,指挥军队向南攻向了王勋的部队。

朱厚照得知之后,立即做出调整,命令“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离开驻地,火速支援王勋。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即日出发,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作战。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出兵,驻守阳和,不得出战。违令者重罚”。

十月甲辰日,战斗在山西应州打响,王勋兵力虽然不足,但在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的及时支援下,王勋命令全军决一死战,坚守至援军的到来。同时,为了迷惑敌军,进一步拖延时间,王勋在战斗打响之时,便下令军队猛攻,这种亡命的打法果然令鞑靼小王子极为迷惑,他错误的认为自己遇到了明军精锐主力,且兵力不在自己之下,因此反而选择了不与王勋拼命,而是以守代攻。

历史上真实的应州大捷是什么样的?最后是什么结果

王勋与小王子激战一天,待到黄昏之际,小王子这才发现自己中计,一怒之下下令全军出动,围攻王勋所部。不过,由于此时天色已黑,为了确保己方安全,他还是命令军队先围困王勋,待到天明再发动进攻。

然而,次日却天降大雾,能见度仅为五米左右,直接导致蒙古大军的围攻计划泡汤,而王勋则以大雾为掩护,率兵偷偷溜出了包围圈,返回了应州城内。待到大雾散去,王勋发现负责跟踪小王子的副总兵朱峦,竟然也由于大雾的影响,进入了应州城内。

待到大雾散去,还不等蒙古大军的进攻发动,王勋在得知各路援军已经相继抵达的消息后,便再度率领明军主动发起了攻击,小王子无奈之下只得再度率兵野战,结果却被明军前后夹击。小王子很快便发现了明军兵力的变化,于是命令军队兵分两路,防止明军合围。不过,明军援军虽然已经抵达,但兵力仍然处在下风,久战之下便再度陷入了危局。

然而,令蒙古小王子没想到的是,朱厚照竟然暗中在阳和再度集中了一路大军,由张永、魏彬、张忠率领,朱厚照在大军集结之后,当即率军赶往应州战场。交战第三日,就在王勋已经绝望之际,朱厚照的援军突然杀到,立即对蒙军发动进攻,蒙军猝不及防,被迫全面撤退,明军各路大军则就此会合。

第四日,双方展开决战,近十万人在应州城外展开殊死拼杀,朱厚照不仅在战场上来回狂奔为士兵打气,甚至多次冲到一线和敌人直接拼命。在皇帝的鼓舞之下,明军士气大振,始终把握着战场主动权。双方激战至下午,小王子实在撑不住了,只得下令撤兵。应州之战至此结束。

为何史料关于此战记载极少,而仅有的记载又令人难以相信?

然而,如此一场大战,《明史·明武宗本纪》中只有“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寥寥数语的记载。而在《武宗实录》中,这场双方投入近十万军队,激战五日的战役,竟然只取得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的战果,这个数字不仅让人难以相信,而且看上去明军竟然更像是战败的一方。

历史上真实的应州大捷是什么样的?最后是什么结果

那么,这场应州大捷,真的只是取得了杀敌“十六人”的战果吗?以下证据间接表明,这个数字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1、双方投入的兵力。《武宗实录》明确记载,应州之战双方投入兵力多达四万,即使除去预备部队和后勤人员,直接参战人数也应该不少于六万。这么多军队挤在一起,近距离激战四五日,怎么可能只阵亡数十人,就算意外死亡、踩踏致死的人数也不止这些吧。可见,《武宗实录》中记载的伤亡人数极不可靠。

2、皇帝亲自上阵。朱厚照贵为皇帝,却能够“阵斩一人”。而根据蒙古方面的记载,当时统兵的蒙古小王子也极可能阵亡于此战,亦或因这一战而不久后去世。双方更高统率全部亲临前线,可见此战之激烈,岂会阵亡几十人?

3、蒙古数十年不再南下。《鞑靼列传》有载,“(鞑靼)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事实证明,在应州大捷后的数十年内,相较之前的频繁南侵,鞑靼再也没有敢于轻易犯边,这根本不是阵亡“十六人”便能取得的效果,反而从侧面证明,蒙古在此战中遭受到了重大损失。

历史上真实的应州大捷是什么样的?最后是什么结果

根据现代学者的推论,此战鞑靼的伤亡至少也应该在近万人。至于正史中为何出现如此令人难以信服的记载,我想,应该出自于文臣们对于皇帝的不满。在皇帝拒绝听取劝谏,并取得如此大胜的情况下,文臣们只能以此作为无声的 *** ,并蓄意抹黑这场战役。而此战之后发生的事情,似乎也为我们佐证了这种猜测。

朱厚照返回京师之后,曾搞了一次极为隆重的凯旋兼阅兵仪式,仪式结束之后,朱厚照便迫不及待的找到首辅杨廷和,对这位帝师说自己在战场上亲自杀死了一个蒙古军官,杨廷和立即跪下祝贺皇帝取得的功绩。

然而,仅仅数天之后,京城Ibanez开始流传出另外一种说法,“应州之战失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当东厂将此事汇报给朱厚照后,还在兴头上的皇帝立即变得沉默了,半晌才下诏,宣布自己辍朝十日,要休息休息,可见这位皇帝当时的无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1/219866.html

“历史上真实的应州大捷是什么样的?最后是什么结果” 的相关文章

韦处厚: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韦处厚: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韦处厚(773年-828年),本名韦淳,字德载。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监察御史韦万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处厚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自少博涉经史,勤于著述。元和初年,举进士第,又擢才识兼茂科,授集贤校书郎,出为开州刺史。后举贤良方正科异等,为宰相裴垍引直史馆,补...

钟繇:曹魏重臣、书法家,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曹魏重臣、书法家,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后宫妃嫔不能干政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甄嬛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后宫嫔妃不得干政,这是大清朝自古以来的规矩,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朝政规矩,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后宫嫔妃多是百官的女儿或是孙女选秀出来的,当女人进入后宫后,她们往往都是代表着整个家族的荣辱,如果她...

刘备与诸葛亮被后世用作君臣知遇的典范 两人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

刘备与诸葛亮被后世用作君臣知遇的典范 两人的真实关系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样的?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很多人都拿这两人的关系来做君臣知遇的经典案例,刘备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有孔明如鱼得水啊!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里头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揭秘:唐朝皇帝的端午节怎么过?

揭秘:唐朝皇帝的端午节怎么过?

揭秘:唐朝皇帝的端午节怎么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开创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唐玄宗又是一位很有文艺范的皇帝,他擅长书法,精通音律,艺术成就很高。同时,唐玄宗还是一位风流多情的皇帝,他与杨贵妃的爱情,堪称千古传奇。因此,大...

赵武灵王执政期间,在政治与民族方面有哪些成就?

赵武灵王执政期间,在政治与民族方面有哪些成就?

赵武灵王,嬴姓赵氏,名雍,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赵肃侯的儿子,在位共28年。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甚至可以和秦国相抗衡。后来吞灭中...

古代皇家女人生活都是荣华富贵 她们寿命为何都不长寿

古代皇家女人生活都是荣华富贵 她们寿命为何都不长寿

对古代皇宫女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宫里的皇室女人那么享福为何大多寿命不长呢?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对古代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得不多,尤其是皇宫内的生活更是知之甚少,只是通过游览参观诸如故宫等旧的皇宫,和观看影视作品和书箱史料等大概了解到一些,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古时...

钟绍京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

钟绍京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绍京(公元659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