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如果爆发瘟疫,在医疗水平有限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防治的?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11-10)250

你们知道在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古人们是如何控制疫情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根据《周礼》、《吕氏春秋》和《黄帝内经》等资料记载,古人从先秦时期开始便已经对瘟疫和疫病有了较深的认识,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控制疫情的呢?事实上,古人由于医疗水平有限,对于治疗各种疫病能力虽然有限,但历经长期的经验积累,其实还是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

古人控制疫情的手段,防止扩散是关键

不论是瘟疫还是疫病,其更大的显著特点便是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大。因此,在医疗手段相对落后的古代,防止疫情扩散成为了古人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

1、隔离。这种方式古已有之,通常做法是将病人集中安置到空置房屋,然后由官府提供医药服务。例如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的记载,秦国时期便已经有了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的规定,而《汉书·平帝纪》也有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后汉书·皇甫规传》则记载,汉军西征讨伐羌人时,“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于是便将感染官兵统一安置到了“庵庐”中。而到了南北朝之后,隔离已经成为了官府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例如南朝齐的“六疾馆”、北魏的“别坊”、唐朝的“患坊”、宋代的“病坊”和“安乐坊”、明清时期的“养济院”,都是在出现公共疫情后建立起来的。

如果爆发瘟疫,在医疗水平有限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防治的?

2、掩埋尸体。由于古代医疗受限,疫情往往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因此及时处理尸体,便也成为了官府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通常做法是由朝廷或出钱、或出人负责埋葬尸体。例如《全唐文·文宗》中“拯恤疾疫诏”条有载,大和六年(832年)剑南至浙西发生大疫情,唐文宗李昂便曾下令,“有一门尽殁者,官给凶具,随事瘗藏。”又如《宋史·食货志上六·振恤》有载,宋仁宗赵祯在京中出现疫情后立即下诏,掩无主尸,赐给棺材,“一棺给钱六百,幼者半之”。再如《明宪宗实录》中有载,成化七年瘟疫爆发,宪宗皇帝下令,“崇文、宣武、安定、东直、西直、阜城六门城外,各置漏泽园一所,收瘗遗尸”。与国外大量实行火葬不同的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古代通常采用收敛掩埋的方式予以处理。

3、组织官方治疗。古人虽然由于医疗手段有限,对于疫情的治疗能力不强,但官府对此也并非无动于衷,不过明朝以前大多由官府组织民间郎中进行医治,直到明朝时期才开始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医疗体系。尤其是嘉靖年间以后,一旦疫情爆发,皇帝都会命令太医院的太医深入民间问诊、施药(明朝太医院医官一般有300多人),而地方上设立的惠民药局之类的官府医疗机构,也会对百姓进行救治,例如《世宗实录》有载,嘉靖二十年(1541年)京城暴发“疾疠”,明世宗朱厚熜亲自检验、制成《济疫小饮子方》,“颁下所司,遵用济民”,还命令礼部向民间散发药方。嘉靖二十四年更是直接“于朝天宫门外施药”。

4、病人衣物处理。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古人对于病人所穿过的衣物,也会进行“消毒”处理,例如明代李时珍生前便提到了用蒸汽消毒的 *** ,清代贾山亭在《仙方合集·辟瘟诸方》中则提到,“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当然,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人们对于疫病的根源认识有偏差,导致了一些无用功的出现。例如古人相信天人感应,因此瘟疫发生时,朝廷往往会向上天进行祷告,皇帝甚至还要下罪己诏。当然,这种做法虽然对于治疗疫病没有什么用,但对于安抚民心的作用却极大。

如果爆发瘟疫,在医疗水平有限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防治的?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古人防疫手段的进步

现存最早、成书于先秦战国时期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便有“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的记载,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不会等到疾病爆发再去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便已经开始预防,可见古人对于疾病的预防,还是相当重视的。

1、中医的发展。古代虽然医疗、医学水平无法与现代相提并论,但中医也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古代医药学家同样在不断研究开创治疗各种疫病的药方,更有不少中医著作对这些药方进行了记载,以便于后人对症下药。例如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便收录了不少防治疫病的药方,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呼吸道感染及大叶性肺炎;“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治乙型脑炎和流脑;“葛根黄芩黄连汤”,治急性肠炎及细菌性痢疾;“菌陈蒿汤”,治黄疸及传染性肝炎;“白头翁汤”,治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等。

2、防疫习惯养成。早在先秦时期,人们便已经意识到了家禽、牲畜和传染病的关系,因此开始实行人畜分离,为牲畜设立单独的“圈”。此外,古人对于饮用水源的保护也极为重视,例如为井加栏、上盖,以防止虫、鼠、人掉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有载“幂(盖)防耗损,亦防不洁”说的便是这个意思,而在疫病爆发时,也会将药物直接撒入井中用来防疫。同时,到东汉时,人们便已经养成了不食病死牲畜的习惯,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二十四》中便有“肉中有如朱点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的记载。

如果爆发瘟疫,在医疗水平有限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防治的?

3、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样是防止疫病的重要手段,而古人对此也深以为然,因此古人对于环境卫生的改善极为重视,例如城市下水道建设、城市垃圾的处理、居民排泄物的清理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均在进步。而且,很多卫生习惯都被保留在了传统节日当中,例如腊月祭灶时家家户户都会进行“除尘”,来一个彻底大扫除;又如疫病多发集结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饮洒雄黄酒、艾叶酒、挂菖蒲、焚苍术,雄黄、艾叶、菖蒲、苍术这些矿物、植物,用来杀菌等等。

在疫病的预防这块,我国古人可以说走在了世界前列,例如即使到了中世纪,欧洲人的卫生习惯仍然极为糟糕,尤其是在处理城市垃圾这方面,欧洲的起步可谓相当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1/219932.html

“如果爆发瘟疫,在医疗水平有限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防治的?” 的相关文章

王缙:唐朝宰相、书法家,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

王缙:唐朝宰相、书法家,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

王缙(700年-781年),字夏卿,唐朝宰相、书法家,尚书右丞王维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缙出身于河东王氏,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进士及第,授侍御史。协助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历任太原尹、河南副元帅、河东节度使,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附和权臣元载,贬为括州刺...

盘点死在曹操手里的人 哪些是作死和被冤枉的

盘点死在曹操手里的人 哪些是作死和被冤枉的

还不知道:曹操杀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被曹操杀害的人,哪些该杀,哪些不该杀,哪些是自己作死的?看三国演义,我们知道作者有一个论调,即褒刘贬曹。话说无风不起浪,即使世人有意贬低曹操,如果曹操行着正走着直,大家也无话可说,恰恰是曹操的所作所为,给了大家贬低他的依据。...

历史上乾隆帝对汉文化是何态度?有多喜爱?

历史上乾隆帝对汉文化是何态度?有多喜爱?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乾隆对秦始皇尊崇,对汉文化喜爱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影响力可谓是深远持久,对后世君王的影响,可谓是融入到了骨髓命脉里。秦始皇是两千年封建帝制的源头及楷模。秦始皇建立完善的中央集权下的封建制度,一直被后世帝王沿...

古代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 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古代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 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真的拥有无限的权力,想杀谁就杀谁,想提拔谁就提拔谁?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无疑是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在很多人心目中,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似乎可以为所欲为。具体的情况,那就是可以掌握所有人的前途命运。对于他所不喜欢的...

历史上张郃的真实死因是什么?都有哪几种说法

历史上张郃的真实死因是什么?都有哪几种说法

张郃出生于冀州河间郡,汉末时期投入了韩馥手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张郃是曹魏名将,在官渡之战时,张郃已经是河北名将,可以说,张郃成名非常早。张郃一生,从东汉末年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木门道设下伏兵,张郃中箭身亡,可以说,几乎贯穿了整个三国时代。关于张郃之死,史书记...

岑文本:唐朝宰相、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岑文本:唐朝宰相、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隋朝虞部侍郎岑之象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在荆州称帝,以为中书侍郎。武德四年,河间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授荆州别驾。贞观元年,授秘书郎,...

揭秘:古代官员秘书的选拔制度是怎样的

揭秘:古代官员秘书的选拔制度是怎样的

揭秘:古代官员秘书的选拔制度是怎样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秘书在我国古代,作为掌管政府重要文件、负责传达政府决定的职位,其在整个官员体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故而在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因为考虑到了秘书官员的重要地位,对其选拔的方式也是在不断地完善的。但总的来说,一种职位在其演化...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对古代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和亲大多都用假公主,为何唯独清代用真的?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和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邦交方式,古代女子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用一个女子换来两国之间的和平,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公主被和亲远嫁的事情。和亲最为频繁的要数清代了,为了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