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田氏代齐为什么不改国号 田氏不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2)11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田氏代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指的是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国君主的事件。早在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分封在齐地,从而建立了齐国。自西周到春秋时期,齐国都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特别是在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让齐国成为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诸侯国。不过,齐国虽然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已经是田氏齐国,而不是姜子牙后人的齐国了。

田氏代齐为什么不改国号 田氏不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到了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地位。公元前379年,姜姓齐国最后一位君主齐康公去世,这意味着田氏彻底取代了齐国的姜姓吕氏,也即姜太公姜子牙的后人,失去了齐国君主的宝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田氏代齐后,并没有更改国号。那么,问题来了,“田氏代齐”后,为何不改国号,而继续沿用“齐”的国号?对于掌握齐国大权的田氏,不换国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田氏代齐为什么不改国号 田氏不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田氏代齐后,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当然,这只是后人为了进行区分,所以给出的称呼,正如同西汉、东汉、蜀汉都以汉作为国号一样,田齐时期,齐国的国号还是齐。不过,纵观古代历史来说,大部分改朝换代的情况,都意味着国号的改变,更何况,田氏和姜姓吕氏之间,又不是同宗同源的关系,这更应该更改国号了。换而言之,刘备在公元221年称帝的时候,因为自己是汉室后裔,继续使用汉作为国号,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田氏出自陈国,和齐国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所以,田氏沿用齐作为国号,确实是比较令人费解的情况。

田氏代齐为什么不改国号 田氏不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在三国时期,曹魏篡汉后,自然没有继续使用“汉”作为国号,而是使用了“魏”作为国号。在曹魏之后,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自然也是用“晋”取代了原先的“魏”。对于曹魏和西晋来说,其建立者和上一任君主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所以需要更改国号,以此来进行区别。对此,在笔者看来,田氏代齐之所以没有改国号,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田氏代齐时的情况,和之后的封建王朝更替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名义上还是以周王室作为天子的,也即齐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是周王朝下辖的一个诸侯国。在此基础上,田氏篡夺齐国之后,之一件事就需要获得周王室的认可,也即希望周王室可以册封自己为诸侯。由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春秋和战国之间,周天子的实力已经明显下滑了。但是,周王室在当时依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所以,对于田氏来说,不敢擅自改变齐国的国号。如果没有周王室的存在,田氏在更改国号上,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

田氏代齐为什么不改国号 田氏不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进一步来说,对于田氏来说,实际上也没有改变齐国国号的权利,除非周王室同意他更改齐国的国号。因此,为了获得周王室的认可和册封,也即担心周王室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自己,篡夺齐国君主之位的田氏,继续使用“齐”作为自己的国号。虽然齐国是一个大国,但是,齐国显然没有抗衡众多诸侯国讨伐自己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齐”不仅是一个国号,也是地理名词。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在此基础上,周武王姬发分封姜子牙姜太公在齐地建立诸侯国,所以得名齐国。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齐和鲁成为今山东省一带的地理名词,也即齐鲁大地就是指今天的山东省一带。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今河北省一带,经常被称之为燕赵之地,这是因为历史上的燕国和赵国。再比如今山西省一带,经常被称之为三晋之地,这和晋国,尤其是魏赵韩三国存在一定的关系。

田氏代齐为什么不改国号 田氏不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对于田氏来说,如果更改齐国的国号,很可能引起齐国百姓的抵触,毕竟齐作为国号已经使用了数百年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所以,从田氏的角度来看,不改变国号有助于对齐国的百姓、将士、群臣进行安抚。毕竟,齐国君主的更替是一件大事。在这么大的变动之下,齐国上下都需要进行适应。在此背景下,如果更改了国号,会让齐国上下适应的难度明显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田氏代齐的风险。

最后,除此之外,在田氏代齐的过程中,田氏主要靠着施恩于百姓,争取齐国上下的支持,这才取代了原先的齐国君主。对于田氏来说,表示自己取代齐国,是为了齐国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与此相对应的是,姜姓齐国的后面几位君主,则因为过于重视个人利益,从而在齐国上下离心离德。

但是,如果田氏将齐国的国号改为“田”或者“陈”,则是戳破了这一谎言,表明田氏是为了个人利益,这才篡夺齐国君主宝座的。而这,势必会让田氏失去齐国百姓的支持。众所周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田氏代齐的过程中,田氏不仅需要防备周天子、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等势力讨伐自己,更应当确保齐国内部的平稳过渡。

田氏代齐为什么不改国号 田氏不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齐国一旦爆发内乱的话,周边的诸侯国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基于此,不更改国号,是比较务实的选择,也即可以避免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等诸侯国讨伐自己的结果。从最后的情况来看,田氏代齐确实做到了没有诸侯国讨伐的结果,这无疑和没有更改国号存在一定的关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1/220314.html

“田氏代齐为什么不改国号 田氏不改国号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豪格夺嫡失败之后 豪格为何甘心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

豪格夺嫡失败之后 豪格为何甘心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

比多尔衮大3岁的豪格,夺嫡失败后,为何甘心让多尔衮担任摄政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皇太极白天出去打猎,感觉特别有精神,晚上还跑到办公室加了个班。结果当场就猝死了。由于皇太极当时才52岁,压根没想到自己会早逝,所以没有留下遗嘱立谁为继承人。这下麻...

北宋的灭亡与宋高宗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北宋的灭亡与宋高宗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一般都以“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1月至3月)发生之时,当成北宋灭亡的日期,但实际上从国土的沦陷范围来说,“靖康之变”后,北宋并没有亡。从历史记载看,金军带着宋徽宗、宋钦宗从开封...

刘永: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刘禅为何逐渐疏远他?

刘永: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刘禅为何逐渐疏远他?

刘永,字公寿,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之弟。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封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甘陵王。咸熙元年(264年),蜀汉灭亡,刘永被迁往洛阳,被任命为奉车都尉,...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是谁的儿子?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顺治,名福临,是皇太极和孝庄太后的儿子。在没有DNA检测技术的时代,要确定一个孩子的生母是谁,是很容易的;要确定他的生父是谁,就有些难度了。之所以有人说顺治是别人的孩子,...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秦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着无数先辈为之奋斗,不管是宗亲还是外戚,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次我...

张纲:东汉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张纲:东汉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主...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是雍正老来子,深得父兄宠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弘瞻跪在弘历曾经跪的地方上,弘历便削夺了弘瞻一切职爵,最终把弘瞻吓死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弘历为什么要这样小题大做呢?弘曕的生母刘氏是个汉人,她是管领刘满的女儿。雍正七年,她以答应的身份入侍宫中,由于她“秉性柔嘉…...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三国是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与吴范、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刘惇,字子仁,是平原人。因战乱而避难各地,客游庐陵,在孙辅手下作事。因知晓天文、懂得占卜而闻名南方。每当有水灾、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