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历史上自我推销最成功的人
战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类人才或者写文章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或者游走天下说服国君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那些游走之士中,更多的是借游说之机谋取高官厚禄,在显名的同时也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但是这些人在获得利益之前,要么是经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如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张仪被打得满地找牙;要么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如孙膑,求将不成反而被施以膑刑;吴起,自己到了楚国却立即下令禁止往来的游说之士。原因在于,他们被重用,就意味着旧有的高官将下台,意味着旧贵族的利益将被这些新贵所获取。但是燕国出了一个郭隗,他向国君推荐人才时,却不忘为自己捞取更大利益。由于他说得巧妙,道理能够被国君认可,国王还真的给了他所要的东西。可以说,郭隗是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之一高手,是中国历史上自我推销最成功的人,这一点,从古到今无人能比。
燕国能够列入战国七雄之列,说明它不是一个小国,齐国的威王刚刚即位那几年,还曾经被燕国打败过,可见燕国也具有相当的势力。可是到了燕王哙即位以后,这个燕国就出了一点儿状况,什么事情呢?这个燕王哙要效法尧帝禅让!他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自己反倒做起了臣子。这绝不仅仅是位置互换那么一种简单的关系,而是牵扯到利益重新分配,官场重新洗牌的一个大问题。结果子之当权三年,燕国大乱。太子平和将军市被联合起来攻打子之,没有成功,将军市被又反过来攻打太子平。就在这种乱哄哄的局面之下,齐湣王以平定燕国叛乱为借口派兵进入燕国,结果是没有遇到丝毫抵挡,齐国很快进入了燕国。齐国人杀死了子之,同时杀死了燕王哙。由于齐湣王在燕国的政策失当,其称霸天下的野心又被其他各国所不容,因此,太子平在燕国人的共同帮助下赶走了齐国军队,登上了燕国王位,这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以后,哀悼死者,慰问孤寡,与百姓同甘共苦,燕国恢复了稳定,民心又重新凝聚起来。燕昭王时刻想着为燕国和自己的父亲燕王哙报仇,但由于国家破坏严重,百废待兴,报仇之念只能先放在后边,恢复国家实力才是迫在眉睫之事。为此,他以非常谦恭的态度和丰厚的礼物来招揽人才。他对大臣郭隗说:“齐国因为我的国家内乱而出兵攻破我们,我深深地知道,我们的国家还很弱小,不足以报先王之仇。但是,如果能够得到贤士一起来治理国家,洗雪先王的耻辱,这也是我的愿望啊!先生如果是看到这样的人才,我一定亲自前去侍奉他。”
这个郭隗是个非常善于讨巧的人,他没有说一定留意或者让国王张贴“求贤令”之类的文告,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郭隗说:“古代有一位国君,他想求得一匹千里马,于是拿出来一千金让自己的一个侍臣去购买。当这位侍臣到了要去的地方时,听说的那匹千里马已经死了!这个侍臣并没有空着手回来,而是用五百金把那匹千里马的骨头买了回来。回来后,国君一看大怒,可那个侍臣却说:‘死马我们都把它买来了,更何况是活马呢?君主您暂且等待一番,千里马很快就会来到了。’果然,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国君得到了三匹千里马。”郭隗讲这样的故事,只是为自我推销做一个铺垫,他接着对燕昭王说:“现在,大王您一定要招纳贤士,就像那位国君购买千里马骨一样,从我郭隗开始吧!您想,像我郭隗这样的人尚且受到礼遇,何况比我郭隗更贤能的人呢?他们一定不会嫌路途遥远,会像千里马一样,不止一个地来到燕国。”
燕昭王听懂了他的话,于是给他扩大装修府邸,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果然,天下一些有能力还没有得到重用的人都争着前来燕国。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人,魏国的乐毅,赵国的剧辛。尤其是乐毅,他后来率领燕国的军队,在三晋军队的协助下(秦国派了很少一部分人,只观战,没参战),于济水打败了齐军,并独立攻破了临淄城,一举夺取了齐国七十余城,不但报了燕国之仇,还几乎令齐国亡国。
郭隗不愧是古今自我推销的之一高手,从以后在燕国所起的作用来看,他的确不是拔尖人才,但由于他成功地推销了自己,却成为了燕国此后更大的获益者。
从他的自我推销获取成功可以给与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把自己当做一种标尺,让他人用这种标尺去衡量一下自己,由于这个标尺的高度很有限,所以,不少人都会觉得自己远远高于这个标准,因此才会纷纷来到燕国。这就是说,他这把标尺的标准只不过是一匹死千里马的骨头架子,只是招揽千里马的一个幌子,真正的千里马是你们——有想法到燕国来的人。不过,这把标尺虽然不高,他所要的待遇却很高,因为他给燕昭王定了一个价,死千里马的骨架五百金,我总要比那副骨头架子强一点儿吧!从燕昭王后来给他的待遇来看,他这副死千里马的骨架,卖了一匹更好千里马的价钱。乐毅这匹真正的千里马标价的确比他高,可所得到的实惠根本就不如他(乐毅封地在齐国境内)。不用说,剧辛压根儿就赶不上他。
二是,他其实只和燕昭王说明了一个道理——用事实说话,这要比华丽的辞藻管用得多。这个事实就是从他郭隗开始。战国中后期正是策士大显身手的时代,也是人才大流动的时代。人才向何处流动?这要看吸引人才流动的原动力究竟有多大。士是一个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一个阶层,他们进一步就会进入贵族社会,退一步就会沦为平民,他们的走向,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趋利行为。战国的公子们动辄食客上千,可是他们一旦失势,立刻就会门可罗雀,就是对这种趋利行为很好的诠释。郭隗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自己的价码提高,让他人觉得燕国的“利”很丰厚,所以才会向这边赶。否则,一个偏僻、寒冷、弱小且穷困的燕国,人家凭什么到你这儿来?
当然,燕昭王并不是上当受骗才这样做,他需要国内稳定,郭隗这样的人应该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要想招揽外来人才,也需要让他们看见利益的诱惑。郭隗正是看明白了燕昭王的这个心思,所以才敢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可以说,一个能够成功推销自己的人,必定是一个最善于捕捉和把握时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