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权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为何他的名声却不好?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9)290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继承父兄的基业,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他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还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免除租税、崇尚节俭,以至富国强兵。为何孙权的名声却不好?

孙权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为何他的名声却不好?

人们说到三国,之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魏蜀吴三国的当家人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其中孙权最小,曹操和刘备都是和他父亲孙坚一辈的人,从中也能看出来,曹操和刘备是打江山的,孙权是坐江山的。三人之中,如果要论后世的名声,喜欢曹操和刘备的都大有人在,唯独对于孙权,似乎对于他的非议不少,加在他身上的不太好听的外号也不少,比如孙十万,渣权等等。

按说孙权虽然没有像他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那样驰骋沙场,但是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孙权是功不可没,就连孙策临终前都这么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大概意思就是说打江山你不如我,坐江山我不如你。而且孙权在东吴任用贤能,为人也还算不错,和大臣的关系也算是其乐融融比较融洽,何以就得了这两个不好听的外号使得他名声在曹操刘备和他三人之中最不好?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主要就是孙权干了这么几件事情。

之一,东吴的战事虽然没有曹魏蜀汉那么频繁,但是也不算少,三国更大的三次大战中就有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两场和东吴有关,但是这两次大战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和孙权的关系并不是太大,直接指挥战役的一个是周瑜,一个陆逊。东吴不缺人才,四大都督更是能力出众,但是轮到孙权自己亲自指挥,几乎每一场都是大败。

最明显的就是三次合肥之战:之一次合肥之战周瑜忙着打南郡没来,结果孙权大败于张辽乐进和李典之手;第二次合肥之战周瑜死了,鲁肃忙荆州的事也没来,结果孙权又败于张辽三人之手,孙权自己差点被张辽活捉;第四次合肥之战,吕蒙已死了,陆逊没来,孙权又败于满宠之手。第二和第四次合肥之战,孙权都是率领10万大军结果都败了,孙十万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这两次大战还成全了一个张辽张八百和满宠满数十的威名,孙权纯粹是送经验来的。所谓“渣权”打仗很渣这是其中之一。

第二,逼死陆逊。陆逊一代名将,夷陵之战中击败刘备,在危急之中挽救了东吴。可是就是因为陆逊出身于江东大族陆氏和他是孙策的女婿这个身份,以及陆逊卷入了孙权晚年的太子之争,孙权就对陆逊非常不满,不仅拒绝陆逊回京,还几次派出使者质问陆逊,陆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久就在孙权三番几次的责问中“愤恚而卒”。

第三,冷落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孙策的儿子孙绍。虽然孙策临死前把大权交给孙权而不是当时只有几岁的儿子孙绍在当时的情形下是正确的,但是孙权日后的举动却显得薄情寡义:孙权登基后追封父亲孙坚为帝,却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恒王;自己的儿子全部封王,孙绍只是个侯爵,而且还把孙绍的吴侯爵位给剥夺了改封为上虞侯。

第四,为了利益把自己妹妹孙尚香嫁给大孙尚香有30岁的刘备,完全不顾自己妹妹的幸福;在没有得到预料中的利益时,又趁刘备取西川的时候把妹妹骗回了江东,虽然刘备和孙尚香感情未必好,但是孙权这种利益至上不顾亲情,两次伤害自己妹妹的行为还是让人不齿。

第五,不得不说,孙权袭取荆州是因为荆州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孙权迟早要下手,但是孙权偷袭荆州总是背盟在先,而且还是暗中和曹操媾和,并且还杀了关羽。

所以,孙权打仗不行,屡战屡败;逼死陆逊;背盟弃约杀死关羽;薄情寡义对不起自己哥哥孙策和自己妹妹孙尚香,这应该是他名声不如刘备和曹操被人称之为”渣权“的原因。

公元215年,曹操率主力征汉中,张鲁根本没有一战之力。鉴于时局,结合自身的一统志向,孙权起十万大军,渡过长江,准备趁曹操阵营空虚,给与对方致命一击。曹操既然敢进攻张鲁,对孙权未来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也早有预料,临走前给守将合肥张辽、李典、乐进三人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敌军来了之后就打开。孙权包围合肥后,三人打开信,里面写着“孙全如果来了,张辽、李典出城迎战,乐进守城。”张辽决定,趁孙权大军还没稳定时发起进攻,挫伤对方锐气,当时合肥只有7000守军。

逍遥津上,千古传奇

张辽募集了800人的敢死队,杀牛慰劳将士。第二天,张辽亲自冲锋,冲击孙权军营,并靠近了孙权的指挥所。孙权的存在成为吴军掣肘,顿时大乱。孙权登上高地,依靠守卫保护而不敢移动。张辽喊孙权从高地上下来迎战,孙权不敢,东吴士气受挫。而张辽在吴军阵中不断冲杀,甚至能够随心所欲的在东吴大军中营救掉队的士兵。

战后,吴军垂头丧气,孙权本人信心也被击毁。包围合肥十几天后,孙权感觉短时间难以得手,又怕敌军增援,准备撤退。孙权撤退的时候,居然亲自断后。张辽率大军追击,差点活捉孙权,幸得凌统舍命相救,孙权才得以逃脱。脱身后的孙权痛哭不已,对张辽产生了畏惧。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合肥之战,其中最经典的800人大战10万人的战役,发生在逍遥津上,所以被称为逍遥津之战。曹 *** 后,孙权想要趁机攻打曹丕,当时的张辽已经老迈,且身染重兵。曹丕仍然派张辽迎战孙权,孙权听说张辽在迎战,告诉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可见,逍遥津之败对孙权的内心形成的冲击有多大。”

张辽死后,曹丕追念时说道:“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是的,无论张辽当时指挥的是骑兵还是步卒,以800大胜十万,都堪称千古奇迹。战役中的失败者孙权,是一代英雄孙权在我国历史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父兄遗业规模其实并不大,而孙策遇刺时,孙权才18岁。

坐领江东的岁月,他在赤壁破曹操,夷陵破刘备,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他发展江南经济,开了万世鱼米之乡;他派军抵达夷州,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家对孙权的评价,也非常高:建安十八年,曹操出兵濡须口,孙权亲自率兵对抗,曹操望孙权大军兴叹,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毫无疑问,孙权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那么,逍遥津上张辽为什么能用800人击败十万人呢?要知道,冷兵器时代,800击败十万,是不可想象的。即便,合肥之战孙权输的有运气因素,可是作为一世枭雄,当张辽晚年,病魔缠身,时日无多,盛年的孙权为什么还会怕他呢?不得不说,孙权的内心变化,是非常坎坷的。曾几何时,孙权真的想与张辽拼命

张辽能够在逍遥津上靠800人的充分就接近孙权的帅营,显然是与孙权逞勇,帅营前置造成的;后来撤退,孙权作为统帅,还要自己断后,这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必要。其实,他心中不服气啊。孙权对自己的勇猛,其实很自负。《三国志·吴主传》和《三国志·张昭传》中可知,孙权喜欢打猎,而且面对猛兽没有惧色,更曾经在危急的时刻亲自用戟射虎。苏轼后来称赞“亲射虎,看孙郎”。从孙权父兄的遗传中也可以大体推测,孙权应该也是一个尚武尚勇之人。

孙权幼年时,其父孙坚是袁术的一员猛将,屡屡立下战功,一马当先追击敌军,被人射死;18岁那年,兄长孙策意气风发,打遍江东无敌手,正准备趁官渡之战,亲自偷袭许都,却因为自恃勇猛,出门不带护卫,被许贡门客所杀。基于这一传统,以及自身确实有一些武艺,动机上孙权或许是想立威,或许是想进一步证明自己,所以就在逍遥津之战上顶在了最前面,丢脸后,又想换回面子,要求在撤退时亲自断后。孙坚,孙策以前就是这样做的性格。当张辽真的靠近了,看到气势汹汹的对方,从来没有上阵迎敌的孙权,这个时候却有些怕了。

孙权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为何他的名声却不好?

孙策临死前,告诉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意思就是打仗我比你强,治理国家我不如你。可是孙权服气吗?仅从孙权打猎时,几次与猛虎擦肩而过,就可以知道,他不服气。

而早在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孙权就曾经发起国之一次合肥之战,久攻不下之际,孙权想要亲自带领骑兵进攻,幸好被张纮劝说拦下来了。可见,对孙策遗言,他不服气。孙权对自己的武力极端自负,认为自己的手下将领不如自己,要带兵冲锋。这样的情况下,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冒进到什么程度,都可以理解了。可惜这一次遇到了武庙中位列之一位的三国武将张辽,孙权不仅没有发挥自己的勇武,反而因见识到了张辽的厉害,而彻底挫伤了自己的信心。

从自负到自卑,就是这么快。撤兵的时候还想挽回面子,结果又被痛殴,于是彻底绝望。孙权突然胆怯,错了吗?在孙权自己看来,面对张辽的冲击,自己并没有“承父兄之烈”,没有带兵迎战,是胆怯了。其实,正如张昭所说:“夫为人君这,岂谓驰逐于原野,校用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也。”与孙坚、孙策时代不同,白手起家的难关已经度过,孙权此时早已经不需要亲自上阵。

孙权退缩了,其实并没有错。处在重要位置上,他上阵杀多少敌人,并不能给东吴带来多少改变,而他如果被伤,危害却是巨大的。曹操年轻的时候,因为兵不多将不广,也只能亲自带兵杀敌,结果被董卓手下的徐荣所伤,从马上掉落差点死了。当曹操阵营稍微稳定,就再也不会带兵厮杀,始终将自己保护的非常周全。所以,孙权胆怯是没有错误的,错在最初没有胆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1/221569.html

“孙权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为何他的名声却不好?” 的相关文章

牛弘是什么人?他对隋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牛弘是什么人?他对隋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牛弘,北周、隋朝官员。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我们知道,当领导的秘书,最重要的,是要记住领导说的话,记住领导交办的事情。如果领导吩咐了一件事,你过一会儿就忘了,领导肯定很不高兴。古代当皇帝的秘书,更应该对皇帝交办的事情记清楚。要是没有记清楚,忘记了,那是要杀头的。可是...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众所周知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其实这也不单单是因为赵匡胤想当皇帝,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环境只能他当皇帝,谁让柴荣死的太早了,他的儿子才7岁,根本应付不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一、天下未定,7岁的小皇帝根本结束不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唐朝灭亡以后,历史进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

姚崇也参与了政变,为何武则天退位时他灰痛哭?

姚崇也参与了政变,为何武则天退位时他灰痛哭?

提起“神龙政变”,就不得不说武则天这个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从春秋时代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武则天绝对是一位极其独特并...

诸葛亮不是忠于汉室吗 诸葛亮为何不去辅佐汉献帝

诸葛亮不是忠于汉室吗 诸葛亮为何不去辅佐汉献帝

对诸葛亮这么忠心为啥不辅佐汉献帝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第一个原因:诸葛亮隆中隐居,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光复汉室,而是为了能够得遇明主。如果他想辅佐汉献帝,不用在隆中待着,直接去找汉献帝就可以了,而且根据当时汉献帝被曹操把持的现状,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一去,肯定就不是辅...

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在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在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看过清廷剧《康熙王朝》的都知道,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礼。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狗血剧情,是编剧老师随意杜撰的。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的确...

姜维投降之后被人剖腹取胆 姜维到底做错了什么

姜维投降之后被人剖腹取胆 姜维到底做错了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听从命令投降魏国后,为何被人剖腹取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姜维是蜀汉最后的大将军,深受诸葛亮的喜欢,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可他为何结局那么凄惨?这还是要从头说起。一。姜维所处的历史背景三国鼎立的局面足足六十余年之久,终以司马炎建立西晋而结束。...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大辽甄皇后是辽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人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947年一月,辽国灭后晋,亲征的辽国皇帝耶律德光率部进入后晋国都大梁(即开封)。战胜者拥有这座城市中所有的一切,将之当成战利品,并任意分配占有。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阮(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耶律...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名声差?强迫读书人互相指责,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好,这大概和他残酷对待兄弟手足和逼压官员士绅纳税有关。不过雍正也是个很有趣的皇帝,在对待某些敌视他的官员士绅方面,雍正不像他的父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