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是什么身份?他向西汉进献了什么计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历史网小编来说说赵信的故事。
两次河西之战后,汉军基本将匈奴右贤王部打垮,但由于此时的匈奴依然处在全盛时期,所以正北方的匈奴单于本部和东北方的匈奴右贤王部仍拥有相当实力,依旧在威胁汉朝北部边郡的安全。经过近两年发展经济及厉兵秣马的准备,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出塞远征,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
为了应对汉军的打击,匈奴单于决定率主力远徙漠北,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引诱汉军越过大漠戈壁,然后以逸待劳击败汉军。为何匈奴会选择这种策略应对汉军?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个人。
这个人叫赵信,本是匈奴人,因为战败投降了汉朝,汉朝觉得他熟悉匈奴的情况就封他为侯,在汉武帝时期他多次立下战功。后在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元朔五年)因为战败,被迫投降匈奴。伊稚斜单于得到他后,以其久在汉军,熟悉汉军情况,遂用‘封王’来拉拢他共同对付汉军。
原本的小角色赵信,投降汉朝后得到了侯爵,又复降匈奴后竟然成了‘王’,这就引得他对匈奴伊稚斜单于‘感激涕零’,于是他就准备利用自己对汉军的了解帮助单于击败汉军。所以在获知汉军出塞的消息后,他就赶紧找到单于献上一策。
汉军要到漠北与匈奴决战,必须跨过一条南北宽480公里、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的大漠戈壁地带。在大漠戈壁里到处都是石块和沙丘,此外还有少量的草丛、灌木和荆棘等,水源就是稀少的浅湖和一些发源自杭爱山的河流。赵信的策略正是要利用这一地带恶劣的自然环境拖垮汉军,然后以逸待劳击败汉军。为了配合这一策略,伊稚斜单于在赵信的建议下决定坚壁清野,不仅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牲畜,砍掉、烧掉了大量植被,还向许多水源投掷粪便或掩埋病死的牛羊,总之一个目的,增加汉军的粮秣补给难度,尽量削弱汉军。
然而,赵信的这个策略实在算不上高明。远徙漠北虽然可以达到疲敝汉军的目的,但此举会造成匈奴伊稚斜单于部和左贤王部间距加大,不利于集中兵力对抗汉军,相反卫青和霍去病却能利用这一点对匈奴各个击破。事实上,如果匈奴能利用汉军分兵出击的缺点,集中单于所部和左贤王所部的全部兵力攻其一路,然后再以小股精锐骑兵不断骚扰、迷惑、调动汉军,这样纵使卫青和霍去病拥有超一流的军事才能,也难以维持后勤保障,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汉军也只能退兵。
好在有了赵信这个最蹩脚军师的献策,不管是匈奴伊稚斜单于部,还是左贤王部,都只是留在漠北企图以逸待劳,然后分别被突然而至的卫青军团、霍去病军团打的落花流水。此战后,匈奴国力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