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对》真的正确吗?其中有哪些不足呢?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在三国中,刘备早年投靠过曹操,但刘备志向远大,绝非池中之物,后来就与曹操反目,遭到曹操的讨伐。在公元201年,刘备无路可走,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那时候他兵马凋零,纯属寄人篱下,不仅无所事事,还要遭受刘表的提防,过的可谓相当委屈。就这样在荆州浑浑噩噩过了六年,在他46岁的时候,终于遇到了26岁的诸葛亮。
一个接近知天命的年纪,一个快到而立之年要创一番事业,两人在一起长谈,并分析天下大事。以诸葛亮所谈的方略为主,就形成了《隆中对》。之后,刘备按照此方略的指导,先在荆州发展势力,站稳了脚跟,而后挺进巴蜀,占领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开启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隆中对》是一份水平非常高的策略。其实这个认识并没有错,《隆中对》确实是一个好的策略,大致的意思是说:天下将三分,曹操已经拥兵百万,孙权占据江东也有三代之久,如果刘备能占有荆州和益州(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四川、云南一带),处理好这两个地方百姓的民生问题,广招天下英雄贤才,革新政治,之后再联合孙权一起讨伐曹操,这样就可成就霸业。
《隆中对》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跨有荆益”,就是要同时拥有荆州和益州,因为这两个地方太重要了,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交通便利,还能轻易获得资源,拥有荆州就能直逼中原。而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土地肥沃,能为国家提供充足的粮草。
一旦实现“跨有荆益”,就可以有两条出兵路线,去讨伐曹魏,一条是在北方, 通过益州走秦川,从山西一带逼近中原;另一条是在南方,通过荆州威胁洛阳。这样曹操就会落入双面夹击的境地,就有很大机会击败曹操。可以说,《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清晰的军事路线,而刘备后来也确实按照这样的策略去走的,一度拥有部分荆州和整个益州,基本实现“跨有荆益”,这才拥有了三足鼎立的资本。
这些讲的都是《隆中对》的正确性,其实,《隆中对》还暗藏着很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对于刘备和后来的蜀汉都是致命的。那就是军事路线虽显然清晰,但没有讲如何实现的正确方式,尤其是政治方式,这使得刘备在夺取“荆益”时,采用了错误的手段。
诸葛亮曾对刘备说,以刘表的能力是守不住荆州的,而益州的刘璋也是昏庸无能,并没有什么本事,当地人都盼望有个更英明的领导出现,所以这两个地方都是老天爷要送给你的礼物。诸葛亮这是 *** 裸的暗示,就是让刘备趁现在大好时机去抢地盘,而刘备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都完全照做了。
刘备取得荆州部分地盘是在赤壁之战以后,刘表和他的儿子都已经去世,刘备接替他们做主管,这个过程还算合情合理,并没有多大争议。但刘备取得益州的做法就引起了很大争议,当时刘璋掌管益州,受到张鲁的威胁,就请刘备来帮忙,而刘备认为,这是取得益州的好机会,不但不攻打张鲁,还和刘璋的下属勾结,围攻成都,自己取而代之了。
刘备此前虽然占有一部分荆州,但却是以建立联盟为前提,从孙权手中换来的,并不能完全算是自己的地盘。所以,只有向西占有益州,才能建立自己的立足之地。虽然没有错,但是刘备取得益州完全没有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因为刘备一项以汉朝宗室自居,以匡复汉室为口号,而刘璋本身也是皇室家族的成员,刘备攻打自己家族的人,不仅仅是内斗这么简单,甚至可能被别人认为是与汉室为敌,把自己处在一个很不利的位置。而且夺取益州还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这成为了孙、刘反目的起点。因为孙权曾提议和刘备一同讨伐张鲁,然后趁势出兵攻打刘璋,之后共同占有荆州和益州,再一同对付曹操。但刘备以刘璋是自己同宗为由,不让出兵攻打刘璋。
但就在刘备义正言辞的拒绝孙权的提议后,掉过头来自己却取得了益州,这就让孙权对刘备产生了怀疑:这人到底是要匡复汉室,还是要抢地盘?从此对刘备失去信任,更何况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已经占有荆州一部分地盘,现在又取得益州。这让孙权非常担心,因为蜀国与东吴相邻,这比长江以北的曹操威胁都大。这直接改变了孙刘的同盟关系,为日后双方在荆州火拼埋下了伏笔。
而且因为占有益州并不受人认可,刘备又急于称帝,当时刘备称帝时,对外宣称汉献帝已经遇害,天下无主,自己是迫不得已才当皇帝的。但其实汉献帝只是被曹丕软禁起来了,并没有死。所以此举就造人质疑:天子还没死,就着急当皇帝,比为汉室报仇还着急。刘备的蜀汉政权不断遭人质疑,所以他后来一直在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而努力,直到刘备去世,又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频繁北伐很大原因就是为了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刘备死后不到四年,诸葛亮就着手之一次北伐,从国力的恢复来看,显然是有点着急。为何会如此急于北伐,是因为此时曹魏政权已经交到第三代人手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人对它的认同度会越来越高,对汉室的怀念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恢复汉室就不再有民心基础了,所以诸葛亮不能再等,哪怕国力未复,也要出兵。
所以说,刘备依靠《隆中对》规划的路线,建立了蜀国,但由于《隆中对》中,对实现“跨有荆益”表述不完整,使刘备过于重视占领荆州益州的军事结果,而忽略了政治影响,后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惨痛代价。不仅失去与东吴的政治联盟,后来连自己蜀汉政权的合法性都遭到质疑,也没有实现消灭曹魏政权,匡复汉室的政治愿望,最后还难逃灭亡的命运。
诸葛亮的《隆中对》虽是千古名篇,但其在战略上是有缺陷的!
首先,《隆中对》在整体思路上就有问题。要知道率军征战,攻破城池更佳的方式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隆中对》的整体思路是“先战而后求胜”,在这样的思路带领下,蜀汉后期就进入了常年的征战过程。以当时益州的全部人口进行计算,几乎是以七人供养一名士兵征战,导致本就疲敝的蜀国越发艰苦,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在曹魏集团派遣邓艾偷渡阴平,出现在成都城前时,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死了骆驼,期盼和平的百姓让刘禅不得不做出了投降的选择,这才导致了蜀国的覆灭。
其次,《隆中对》在选择起势的位置其实并不太有利。要知道当时虽说荆州与益州容易夺取,但蜀川之地因为其地理环境,向来只能守成,而不能建国。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在蜀川之地建立的政权都十分短命,更不用说从这里出兵一统天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还选择以蜀川为根据地,出兵北伐,基本上就告别了一统天下的希望。正因如此,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无法成功,地理环境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诸葛亮虽然在多次带兵出征中逐渐让理论与实际结合,最终演练出一套让天下人为之畏惧的带兵征战手段,但在《隆中对》时期,诸葛亮还没有带过兵,自然不了解战场。当时他提出的分兵政策,实际上是有问题的。要知道兵法讲究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但在《隆中对》里面,诸葛亮却让一大将从荆州出发攻打洛阳,刘备领大军直取汉中来谋求一统天下。
诸葛亮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是借鉴了刘邦当年得天下,是出秦川,刘秀中兴汉室,是攻的洛阳。只不过这两人一统天下的道路与此时的刘备不同,决不可同日而语。虽说《隆中对》里不乏有一些战略上的错误,但瑕不掩瑜,不能因为结果而对当时的情况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对于《隆中对》,大家还是持肯定态度居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