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22)31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衣带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衣带诏”之事,是一场酝酿中的未遂的政变。《三国演义》的第二十回至二十四回叙述此事说:曹操诛灭吕布后,班师回朝,把刘备带回许都。一日,曹操与献帝在许田打围,刘备与关、张等亦跟随。献帝射一鹿,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的宝雕弓、金紕箭,将鹿射倒。群臣将校见了金键箭,以为是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曹操不归还天子的宝雕弓,就自悬带。献帝回宫,想要除掉曹操。伏皇后之父伏完以为董承可托,献帝便自作一密诏,暗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赐予董承,董承回去检看,发现密诏,即与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西凉太守马腾、昭信将军吴子兰、左将军刘备等签写义状,共议起事。这时刘备唯恐被曹操谋害,亲自种园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汉献帝剧照

曹操青梅煮酒,与刘备共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了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失匙箸(小勺和筷子)落地。适值袁术欲弃准南,赴河北投袁绍,刘备便寻了个脱身之计,请求率军就半路截击袁术。得到曹操允许,便带兵而去,乘这机会脱离了曹操。马腾见刘备已去,边报又急,也回西凉去了。董承与王子服等又生一计,要利用太医吉平为曹操医治头风时,进毒药杀之。但由于家奴告密,“衣带诏”事发,吉平、董承等被处死。

《三国演义》围绕“衣带诏”一事所展开的故事情节,写得非常生动细腻,着墨甚多,在艺术手法上颇具特色。但核诸史实,却有不少出人。

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曹操剧照

首先,在历史上有没有“衣带诏”这件事,还是很难说的。

袁宏的《后汉纪》说:建安五年(公元200)春,正月壬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谋杀曹操,发觉被诛。

这里仅仅谈到董承等人要谋杀曹操,并没有提到“衣带诏”的事。

《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刘备)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刘备并没有发动)。”

“董承辞受”是董承自己说接受了皇帝的“衣带密诏”,别人并没有见到这种东西。言之确凿的是《后汉书董承传》:“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后汉书献帝纪》中也说:董承“受密诏诛曹操“。

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董承剧照

但《后汉书》成书较晚,不仅大大晚于《三国志》,比《后汉纪》也晚了五十多年,资料的原始性是逊于二书的。到了北宋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没有采用《后汉书》的说法,而是采用了《三国志》的说法,写道:“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把《三国志》的“辞”字改为“称”字,意思就更明确了,是说董承自称接受了“衣带密诏”,别人并没有见到原件。

可见献帝不一定搞过“衣带密诏”,在曹操的严密控制之下,这个性情聪慧的小皇帝未必敢冒这个险,很可能是董承假借这个名义,联结刘备、王服等人谋诛曹操的。

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董承剧照

第二,作为“衣带诏”导火线的许田打围的场面,并不见史书记载。只是《蜀纪》中说:当初刘备在许都时,和曹操共同出去打过猎。这大约是《三国演义》许田打围情节的出处,但这里写的只是曹操与刘备共猎,并没有献帝同行,所以曹操遮前受贺,留宝雕弓等情节便不存在了。这件事与“衣带诏”之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第三,按照史书的记载:董承所联合的同谋者只有王服、吴硕、种辑、刘备等四人,而《三国演义》则为六人。其中马腾与这件事无关,纯属虚构;吴硕和吴子兰,在不同的史书中,有的写作吴硕、有的写作吴子兰,应该是一个人,名硕,字子兰。

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董承剧照

第四,伏皇后及其父伏完,与“衣带诏”这事并没有直接关系。据史书记载:“衣带诏”事发之后,正在怀孕的董承之女董贵人也被杀害,其状甚惨。伏后目睹此事,便给在朝中任职的父亲伏完写信,请他密图曹操。但伏完当时慑于曹操的威势,并没敢闹什么事。

伏完死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而到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也就是董承死后十四年,曹操才追究了这件事,逼献帝废掉了伏后,幽闭而死。可见伏后和伏完仅仅是旁观的第三者,说伏后和伏完参与了“衣带诏”事件,而且由伏后亲手把密诏缝在玉带中,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如有此事,这父女二人早就被杀了,怎能在十多年以后才犯事?

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曹操剧照

第五,太医令吉本和“衣带诏”也是毫无关系的。当时吉本并没有向曹操投过毒,而是在董承被杀十八年以后,即建安二十三年,伙同京兆人金祎(衣yi)少府耿纪等人发动了武装政变,但很快便失败了。

“衣带诏”事件和吉本等人的武装政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拥汉反曹的举措。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来描写,源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又作了进一步的艺术加工。从艺术的角度上,可以增强故事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感染力。但从史学的角度来看,二者相差十八年,情节各异,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2/227290.html

“衣带诏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的相关文章

乾隆怎么说都是一代明君 乾隆为何偏偏独宠和珅

乾隆怎么说都是一代明君 乾隆为何偏偏独宠和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代明君乾隆皇帝,究竟为什么偏偏独宠和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老爷子,整体上看,算是一代明君了。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康雍乾盛世以来的顶峰。可以说在国势国运上,积极治理壮大,勤恳御国,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在他眼皮子底下,生生出来个大贪官和珅,...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字公举,生卒年不详,益州犍为郡南安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占据益州时,以费诗为绵竹县县令。刘备进攻刘璋夺取益州,费诗举城而降,后受拜督军从事,转任牂牁郡太守,再为州前部司马。刘备自封汉中王,以费诗为使,向督领荆州的关羽传达官职的任...

历史上赵云咋蜀汉真的是个杂号将军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赵云咋蜀汉真的是个杂号将军吗?真相是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方政权为争得霸主地位,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在这其中武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原,在各种较量制衡中,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也就是历史上...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雍正为何只有13年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雍正为何只有13年

还不知道:康熙当61年皇帝,乾隆60年,为何雍正只当13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许多人眼里,中国人是公认的“工作狂”。但是有一个人要说自己工作勤奋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这个人就是“雍正皇帝”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当年火遍大江南北且现在热度依旧不减的《甄嬛传》。其中,...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256年) ,字伟平,三国吴山阴人,吴大帝孙权发妻谢夫人之弟,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接任统领江东,谢承曾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迁五官郎中,不久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今已佚)、《会稽先贤传》7卷。...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还不知道:明末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到底有没有机会挽救明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有抱怨天气的,如明亡于小冰期;有抱怨党争的,如东林党排除异己;还有抱怨祖宗的,如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可事实上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像明朝这种...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钮祜禄·讷亲是保护过雍正的头等侍卫。一般来说,只要是雍正器重的大臣,乾隆都会拼命打击,比如张廷玉和鄂尔泰。但是,讷亲是雍正器重的大臣,却同样获得乾隆的器重。不过,虽然如此,最终讷亲又还是被乾隆下令让他自裁。这是怎么回事呢?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