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唐西北军区是什么实力?唐玄宗猜忌,唐肃宗防范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2-28)271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大唐西北军区。

我之前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过:比起安史叛军,大唐西北军区的整体实力占优,如果没有内部的相互猜疑,他们是绝不会让安史叛军如此张狂的。

当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后仅过了两个月,大唐中央 *** 就开始向南转移到彭原,并开始组织军队,于一个多月之后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反攻。

结果呢?惨败。

或许有人问觉得疑惑:你不是说大唐西北军区的整体实力占优吗?为什么首次出兵就败给了安史叛军呢?

大唐西北军区是什么实力?唐玄宗猜忌,唐肃宗防范

答案其实很简单:唐肃宗继位之后,似乎是突然理解了父亲唐玄宗当初猜忌打压西北军区的行为,于是他也开始有样学样,着手打压西北军区。

在此次反攻中,统帅是一个文人,他的主要助手还是文人。

房管上疏,请自将兵复两京;上许之……管悉以戎务委李揖、刘秩,二人皆书生,不闲军旅。管请人曰:「贼曳落河虽多,安能敌我刘秩!」

如果用场面话来说,大唐此次失败是注定的,因为文人在战场上是外行,让外行指挥内行,不失败才奇怪。

有些聪明人或许会说:“这事儿其实好办,只要唐肃宗派一个大家都能信服的军方大佬带兵出征,自然可以避免此次失败。”

这个说法自然是有道理的,可问题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真正相信大唐西北军区,唐玄宗如此,唐肃宗也如此。

正因为有这个理由,所以大唐西北军区根本没办法发挥出全部实力,痛痛快快地与安史叛军交战。

在许多人看来,唐玄宗和唐肃宗的想法纯属多余,人家西北军区的各路军头都是忠心耿耿的,这父子俩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种嘲笑是廉价的,更没有什么意义。

处于皇帝的位置上,他从来都不会指望臣子的忠心,因为臣子的忠心永远受制于利害格局,没有足够的力量制约他们,哪个臣子也是不可靠的。

人们在说起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对于安禄山如何不忠通常只是一笔带过,而是反复强调唐玄宗老年痴呆,给安禄山的权力太大。

人们在说起郭子仪的时候,却始终强调大唐几代皇帝不长眼,对于郭子仪这样的大忠臣暗加提防。

大唐西北军区是什么实力?唐玄宗猜忌,唐肃宗防范

可隐秘的权力逻辑永远是:如果大唐皇帝一昧放任郭子仪,郭子仪也随时可能会变成安禄山,就算郭子仪不想当安禄山,他手下的小弟也会哭着喊着支持他当安禄山。

就如后来唐肃宗让太监指挥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帅打仗,让叛军打得全面溃败,但是唐肃宗也没有惩罚太监一样。

面对这种失败,基于唐肃宗的角度,显然认为这是军人不服管的结果,而且就唐肃宗这种玩法,军人不服管那是必然的。

当然了,因为大唐帝国在西北地区拥有绝对性的优势。所以这种巨大的惨败之后,唐肃宗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向长安方向前进。

于是这次惨败后四个月,唐肃宗就南移到凤翔指挥帝国平叛工作了;此时大唐中央 *** 所在地,距长安城只有100多公里。

而且西北的军队大批向这里汇聚,江淮的物资也大批向这里汇集,长安城的军民也纷纷向这里逃亡。

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江、淮庸调亦至洋川、汉中。上自散关通表成都,信使骆驿。长安人闻车驾至,从贼中自拔而来者日夜不绝。

其实,从这种最基本的史实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大唐帝国在西北的实力有多强大了。

许多人在分析这段历史时,常常会模糊大唐帝国的实力,好像安史叛军非常强大,唐肃宗就是靠皇权的光环令大唐帝国实现中兴的。

事实上,唐肃宗之所以能够令大唐帝国中兴,主要原因就是大唐帝国依然拥有压倒性的实力,所以他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为唐肃宗看似愚蠢的行为买单。

唐肃宗这样胡折腾,自然会受到军人集团各种形式的抵抗:叛军还没有被消灭,皇帝就这样对待军人集团;等叛军被消灭后,皇帝还会给军人集团活路吗?

因为类似的原因,大唐帝国在平定叛乱时,总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大唐西北军区是什么实力?唐玄宗猜忌,唐肃宗防范

从表面上看,只要唐肃宗信任忠臣良将就能很快平定叛乱。问题是,唐肃宗绝不会相信什么忠臣良将,因为在他眼中,一旦丧失制约,忠臣良将都会立刻变成安禄山。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有六个将领最为著名,他们分别是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张巡、鲁炅和来瑱。

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都是西北军最著名的将领,郭子仪早早就被皇帝解除了兵权,而且一直防贼一样的防着他,而郭子仪有大智慧,经受住了各种诱惑,最终功德圆满。

李光弼在走向乱臣贼子的道路上突然死了,虽然没有功德圆满,但也没有进入乱臣贼子的行列。

至于仆固怀恩,他最后在乱臣贼子的道路越走越远,所以盖棺定论自然就是乱臣贼子。

张巡、来瑱和鲁炅都是江淮防线上的大功臣,张巡早逝,自然是功德圆满。

鲁炅和来瑱如果早死一会儿,历史地位肯定不会逊色于张巡,他们最终的历史地位不如张巡,主要也是因为他们都滑向了乱臣贼子的边缘,所以盖棺定论相对差一些。

上述六个将领尚且如此,其他人就不必多说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2/238993.html

“大唐西北军区是什么实力?唐玄宗猜忌,唐肃宗防范” 的相关文章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何进兵权在握,为何不直接杀了十常侍,却要引董卓进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曹操、刘备和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那么何进就是这场政治洗牌的荷官。为了能在汉灵帝死后的东汉政局中大权独揽,掌握着天下所有兵权的大将军何进,决心铲除敌对势力宦官集团。有人...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还不知道:安禄山造反后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和安禄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4个人打的一场战争。谁能想到的事儿,安禄山造反也就是一年左右,可是真正的安史之乱却在安禄山死了之后,反而更加精彩。第1点,当时的具体情况。唐...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维之父。...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对崇祯生前并未修建陵寝,他自缢而亡后,是谁将他葬于明十三陵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末帝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时他并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寝,但是他死后还能归葬于明十三陵中,这件事说起来还真得感谢逼得他自缢殉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和清朝的顺治皇帝。崇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崇祯是...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270年),字公绪,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原名朱绩。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之子,吴少帝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施绩有将领之才,转战四处,是孙吴中后期的大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官至上大将军、左大司马(当时东吴最高武职)。人物生...

评论列表

月华
月华
4周前 (10-24)

大唐西北军区实力非凡,在唐朝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因唐玄宗猜忌和唐肃宗的防范而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令人遗憾不已;军区的实力和贡献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胜利和对国家的忠诚上更在于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因此应该客观看待其价值并重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同时吸取教训避免过度猜疑与防备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目标。#评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