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3-26)130

大家好,说起仁宣之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朝一直都是一个充满灾难的王朝,从建国开始,没多久就经历了著名的洪武四大案,此后像靖难之役这类的事情不断出现,对于明朝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可明朝毕竟能延续几百年,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应该清楚,即便是汉唐这样的王朝,存在的时间也就是二三百年,明朝能坚持下去,说明他们的统治还是有一些值得称赞的地方,在经历洪武、永乐两位爱折腾的皇帝之后,明朝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仁宗朱高炽与自己的儿子朱瞻基一起,创造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朱高炽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悲催太子,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登基之后不到一年就去世。朱高炽虽然是一个胖子,可他能力相当优秀,其实永乐皇帝的后期,负责处理内政的人就是朱高炽。一直到他去世,国家从几次大征战中安定下来,重新回到正轨,《明史》对于他的评价相当高,上面写道:“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在夸他的同时,也有些遗憾,仁宗这个皇帝做得时间太短,历史没有给他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因此朱高炽一直都生活在自己父亲与儿子的阴影下,在明朝的诸多帝王里面,也很容易被人忽视。

如果说老爹朱高炽是一位性格宽厚,相对弱势的人,那么他的儿子朱瞻基就是他与朱棣的结合体。当初老朱一直认为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不像自己,朱棣杀伐果断,治国能力极强的同时,还是一位相当狠辣的政坛老手,可他这位宽厚的儿子,性格与他正好就是一个反例。这儿子肯定是亲生的,虽然没有继承他的特点,但这种性格被孙子朱瞻基给继承了下来。朱瞻基是难得的文武全才,如果没有他的存在,那朱高炽这个太子的位置还真保不住了。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用现在的话来说,朱瞻基从出生开始就备受期待的明星,《明史》中就写道在他出生的时候: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甚至有人认为,朱棣打算要起兵,也是由于孙子的出生。后来朱瞻基得到精心培养,作为一个守成君主,他的努力才缔造了仁宣之治。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洪武,永乐两位皇帝的特点,既有着英武之姿,又有着知人善任,杰出的治国能力。那么这对父子俩所创造的仁宣之治,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一、空前稳定

在仁宗继位前,明朝的形势相当特殊,朱元璋原本打算在自己死去后,国家要全面进行内政建设,可朱棣和他是一个性子,在位阶段南征北战,多次举兵北伐,更是让张辅等人频繁南下去处理安南的问题。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叛乱被平定,紧接着赵王朱高燧交出兵权,困扰明朝几十年的藩王问题被彻底解决。宣德二年,朱瞻基选择从安南撤兵,长期困扰明朝的西南问题被解决,随后宣德九年,之前朱棣一直想要除掉的阿鲁台在被明朝打败之后,自己死于内战中。北部的蒙古失去了威胁,虽说后世很多人把仁宣之治与当初的文景之治相比,不同的是,仁宣时期明朝国内相当稳定,外部没有出现威胁到明 *** 的势力,与周边日本,东南亚众多国家的关系也较为平和。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二、低税养民

仁宣朝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国内在政局稳定,没有军事压力的情况下,能让民众得到更多的休息。《明史》记载:“(洪熙年)停罢采买, *** 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此后朱瞻基延续了老爹的政策,根据史书的统计,在永乐年间,全国每年的田赋提升10%。尤其是苏州等地,所承担的赋税越来越重。

仁宣时期,全国平均的田赋持续下降,一直到宣德七年,在保证国内赋税总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各地的纳税户开始减少,剩余的份额都能得到保障。税收与货币的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永乐后期一度开始崩溃的纸币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市场经济相对稳定,虽然没有彻底改变问题,但国内的经济环境还是比较稳固的。

虽然仁宣朝主要打算罢兵养民,并不代表国家就真不用军队了,历来养兵都是一个王朝的主要开支。宣德二年,在国内全面降税的情况下,同时颁布国策:“海内无事,军士量留守备,余悉屯种,所收足以给衣食,则国家可省养兵之费。”军队屯田增加,就省去了一大笔的支出,这也让 *** 的财政负担变得更少了。

三、文艺复兴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经历蒙元的统治之后,全国文化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在朱元璋建国之后,他重开科举发现北方等地,居然没有多少人能上榜。仁宗父子都非常喜欢读书,宣宗更是一位非常有艺术天赋的皇帝,在他们治国的时期,以“三杨”为主的内阁辅佐皇帝,开始让国家的文化事业迎来全面复兴。史书评价这段时期,表示“仁、宣二主,世既承平,文物益盛。”只有在稳定的环境里面,文化事业才能重新复苏。

总体来看,仁宣之治是完全可以与文景之治相比的,这是明朝的一个黄金时期,国内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过仁宣之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明朝将国都放到北京,北部边防的压力变得更大。

长期的和平,让北部军备废弛,因此才出现了后面的土木堡之变。与很多盛世不太一样的是,仁宣之治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仁宗与宣宗在位的时间都不长,在短暂的十一年之后,明朝就出现了中衰,而像很多王朝守成阶段的盛世,比如文景,开元,持续的时间都相当长,这也能给国家打下一个不错的底子,可仁宣之治持续的时间较短,幸好之前洪武、永乐打下的底子也很不错,因此明朝的统治还是能彻底稳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3/243399.html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的相关文章

郭衍:北周至隋朝时期大臣,善于揣摸圣意,深得隋炀帝宠信

郭衍:北周至隋朝时期大臣,善于揣摸圣意,深得隋炀帝宠信

郭衍(554~611),字彦文,太原介休人。北周、隋朝时期大臣,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九世孙,西魏侍中郭崇之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少时骁勇,善于骑射。仕北周, 依附陈王宇文纯,迁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武强县公。多次讨伐北齐,平定尉迟迥叛乱。...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作为忠义勇猛的象征,受后人膜拜,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杀害,蜀汉因此全失荆州,仅剩益州一州之地,实力大为受损。诸葛亮荆州、益州兵分两路北伐的长期战略规划也落空了,后来的北伐只能从道路崎岖的汉中等地进军,因粮草补给大受限制,未能...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王皇后不仅是患难夫妻,还是他平定韦后与太平公主乱政时的革命战友,颇有当年长孙皇后的风范。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继位之后,却毫不顾念夫妻感情、革命友情,很快废黜了王皇后,这是...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朱元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英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解缙在时人眼里是“幼颖敏”,自小就有“神童”美称。明1388年,解缙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称为“一门三进士”。在当时,他也是明朝有名的三大才子之一(另外两位是杨慎和徐渭)。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五征蒙古,南...

大懿皇后:吴大帝孙权的宠妃,被全公主痛恨诋毁

大懿皇后王氏(?―245年),徐州琅邪人。王卢九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宠妃。又称琅琊王夫人、大王夫人。与敬怀皇后(小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秀入宫,黄武年间被宠幸,生孙权第三子孙和,封为夫人。孙皓继位后追尊大懿皇后。人物生平深得宠幸王氏通过选秀入宫...

乾隆一共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令妃的儿子

乾隆一共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令妃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有十七个儿子,为何最终传位给令妃的儿子?是因对她的爱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乾隆绝对不会是因为爱极了令妃才把皇位传给第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历史上的乾隆不仅没有后人想的那么深爱令妃,甚至可能在他心里都没拿令妃当回事。在乾隆心目中令妃不过是富察皇后的...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对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这是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王上任之后打击上一任皇帝的臣子都快成了基本操作了。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个人正直有正义感而且不拘小节,就把李卫带到自己的身边,李卫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