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万历年间的三大怪象,这就是衰亡的原因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04)190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万历皇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明王朝一段持久繁荣的黄金时代,当属万历皇帝“亲政”后的三十八年。

这三十八年里,虽说万历帝大多数时间,都在躲猫猫“怠政”,群臣们也拉帮结派狠掐,朝堂上荒唐事一箩筐,但毕竟继承了张居正改革留下的雄厚家业,国民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从繁华的商品经济到“万历三大征”的霸气武功,乃至百花齐放的科技文化,桩桩撑起后世国人的骄傲。这样一个“万历中兴”的时代,正如“血烦”明朝的武侠大师金庸,那声服气好评:“(万历年间)中国是世界上更先进最富强的大国”。

揭秘万历年间的三大怪象,这就是衰亡的原因

但叫人唏嘘之处,也正在于此:为什么这样一个拥有“万历中兴”辉煌的大明朝,坐拥如此“先进富强”的家业,却为何会随着万历四十八年“萨尔浒战役”的悲催战败,国势就骤然一路走跌,各种天灾人祸一股脑砸来,把这之前还“中兴”的大明朝,彻底“砸”进了亡国的深渊里。从强盛到衰亡,“反转”为何来得如此快?

或许,下面这几桩“万历中兴”时代,煌煌史册中着墨不多的奇怪现象,却能给这个问题,一些发人深省的答案。

奇怪现象1:外贸发达,国库空虚

“万历中兴”年间,万历皇帝总是在“哭穷”。可要让那些造访明朝的“外商”们听到这哭穷声,却定然大惑不解:你们外贸这么发达,怎么还会差钱?

“万历中兴”时的外贸财富有多惊人?以西班牙史料的记载,单一个菲律宾马尼拉,万历年间没见就有200万比索银币输入明朝,加拿大经济学家弗兰克估算说,整个万历年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都被中国人赚走了。当时的欧洲商人,还为此发出了一句羡慕吐槽:“中国皇帝(万历)完全可以用白银砌一座宫殿”。

这话要让万历听见,不知得什么感想:朕修个宫殿都差钱,你还要朕用白银砌宫殿?

揭秘万历年间的三大怪象,这就是衰亡的原因

但这景象,才是一桩咄咄怪事:别看明朝外贸赚尽全世界的钱,但“万历中兴”年间的大明朝廷,却真收不来多少钱。几个海港的关税收入,每年也不过三四万两白银,一边是白银汹涌而来,一边是大明国库空虚,穷得掉渣。为何会有这怪事?政策体制等方面原因很多,一个直接原因,却是实实在在:走私泛滥。

比起“嘉靖大倭乱”时代刀头舔血的走私买卖来,“万历中兴”时的走私,却是“和平”套路: *** 。以《明经世文编》《泾林续记》等史料记载,在当时外贸繁荣的广州,老实纳税的商人,无不受尽官府盘剥。反而是那些走私船舶,只要给官府交足“保护费”,就能打着“合法”旗号捞钱,一艘走私船至少赚数万两白银,“其报官纳税者不过十之一二”,其他钱财全被各级官吏层层扒皮瓜分。

发展到“万历中兴”晚期,诸如广州这些黄金口岸,早已形成了一整套“配合默契”的腐败系统,一级级给走私团伙打保护伞。哪怕七品芝麻县令,也能“盖安座而得,无薄书刑杖之劳”。简直是躺着数钱花。大明朝的历任两广总督,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单是万历年间的两广总督何士晋,四年间就从这“配合默契”的操作里,狂捞白银三四十万两。再有钱的王朝,也经不住蛀虫们这么吃啊!

可这些蛀虫,何尝不是“万历怠政”养出来的恶果?

奇怪现象:2:“奇葩奏折”泛滥

“万历怠政”最严重的几年,缺了的官都不补,以至于六部尚书缺了三个,六部侍郎缺了十个,言官御史缺了九十四个,各省布政使按察使级别官员缺了六十六个,简直各级衙门都缺官。在职的官员们,一人扛好几个岗位是常事。那他们是不是都很忙?嗯,忙着写奏折。

写奏折这事,自从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就是高度重视。明朝官员写奏折,原本有严格的格式体例要求,说几件事就用几句话,坚决不能讲废话。明初名臣茹太素,就曾因奏折废话太多,被朱元璋打得死去活来。可倘若朱元璋看到“万历中兴”年间明朝官员们的奏折,恐怕会扛起几米长大刀在路上:“万历中兴”时的另一桩咄咄怪事,就是这每天扎堆的“奇葩奏折”。

有多“奇葩”,首先出名的毛病,就是又臭又长。明太祖年间,茹太素那篇“招打”的奏折,也不过一万七千来字,放在“万历中兴”年间,不过是小儿科。哪怕鸡毛蒜皮的事儿,啰嗦个上万字都是常事。稍微有点大事,奏折写起来更如开闸洪水。比如平定播州之战后,主帅李化龙上的《叙功疏》,一口气写了六万字。

比冗长字数更坑的,却是内容不着调。“万历中兴”年间的明朝大臣们,写奏折一个赛一个有才,气势磅礴的排比辞藻信手拈来,各种大段引经据典的典故,更是洋洋洒洒。还有人喜欢用生僻字词,不弄晕读者(万历)决不罢休。可这类奏折主题是啥?比如万历十九年侯先春的《安边二十四议疏》,全文几乎每一段,都是或对偶或排比,“写作技巧”相当成熟,可该怎么“安边”,读来读去,依然云山雾罩,没几条靠谱办法。

如此风格,正是“万历中兴”时“奇葩奏折”的缩影,其雷人风格,正如同时代的一句吐槽:“言武备则赤手空拳,言文事则陈词俗调”——就是不靠谱。

这么又费力又不靠谱的东西,当时的官员们为何如此流行?人家算盘精明着呢:万历皇帝怠政,官员们也各个尸位素餐,但样子总要摆好。一篇“奇葩奏折”写好,就是“辛勤工作”的遮羞布,里面几句云山雾罩的段落流传起来,还能给自己刷知名度,等于是合理合法的偷懒。于是大明朝上梁不正下梁歪,行政效率可以想。

这坑国的效果,正如近代学者许同莘的一针见血:“历代文章公牍之弊,及国家受士大夫之害,无过于明人者。”确实,打着冠冕堂皇名义的懒政,后果,往往与贪腐一样可怕。

奇怪现象3:城市繁荣,灾没人救

“万历中兴”一大亮点,就是繁荣的城市经济。外国传教士笔下的苏州广州福州杭州等明朝城市,把欧洲各国都看得眼热。万历年间大学士于慎行也曾感慨:北京城里卖油盐酱醋的小贩们,都常见有百万身家,比他这个“阁老”都有钱。那是不是万历年间的大明各地,都是这么繁荣?万历四十四年,山东诸城县举人陈其猷的《饥民图》,却揭开了触目惊心真相。

陈其猷,进京会试的举子,他从诸城到北京城的这一路,恰亲历了山东大地饥荒遍布的惨景,然后把他看到的一切,都绘在《饥民图》里。在《饥民图》一字一泪的序言里,陈其猷更发出了悲愤的呐喊:出诸城出发离家二十里,满眼就是饿殍遍野的景象,甚至“人相食”这类末世惨景,当地都已司空见惯。可不远处的北京城里呢?依然到处是“声歌诱耳”“繁华夺目”,触目惊心的灾荒,在各级官员眼里,竟是“漠然不相关矣”。

看一下地图上的距离,就可以脑补这样的场景:山东大地上饥荒席卷,百姓民不聊生。可北京城里却觥筹交错,官员士子间的饮宴,每一场都极尽奢华。灾民如何?灾情如何?没人知道,也没人问。这,就是“万历中兴”时代,细思极恐的景象。

而陈其猷所描述的景象,当时并非孤例,《明经世文编》里就记载了大量万历年间“灾情荐至”“民食土矣”“(难民)东西顾而不知所往”的景象。但是朝堂之上,无论怠政的万历还是互掐的群臣,却始终不见有多么重要的反应,更不见大明朝有多么紧急的赈济。繁华的“万历中兴”时代,明王朝的灾情预警能力,乃至国家的抗风险能力,就在这满朝的“磨洋工”间,无情降到冰点。

再比照接下来,晚明灾害四起,民乱四起的景象,万历年间的这些“灾异”,是多么触目惊心,亦多么发人深省的伏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4/244996.html

“揭秘万历年间的三大怪象,这就是衰亡的原因” 的相关文章

在唐朝开国功臣榜单上都有哪些人?为何没有李建成?

在唐朝开国功臣榜单上都有哪些人?为何没有李建成?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唐朝开国太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大唐秦王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事变”,由此改变了他和长兄李建成的人生。事变后,李世民先取代了李建成的皇太子之位,随后又成为大唐王朝的皇帝,是后世敬仰的“唐太宗”,而失败者李建成却只能被称呼为“隐...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这段话说的是,安禄山造反不久,不只是身上长满疮,而且很快就失明了。既然他造反不久就失...

秦朝最后会覆灭与李斯有何关系?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秦朝最后会覆灭与李斯有何关系?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秦朝灭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终结。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斯,楚国上蔡人,在郡中任小吏期间,见厕所中的老鼠只能吃脏物且见到人或狗就惊惶逃窜,粮仓中的耗子却吃得肥肥胖胖且无忧无虑,遂大发感慨:“人有无出息与老鼠同理,完全由自己所处环境决定!”为改变环境,...

徐达和常遇春都只是农民出身,为何打仗这么猛?

徐达和常遇春都只是农民出身,为何打仗这么猛?

徐达和常遇春都只是农民出身,没有受到过很好的教育,为何打仗这么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徐达小的时候家中贫寒,没有食物,他只好自己跑到土地里去刨食吃。这也锻炼了他刚毅果决的性格,他因为常年的饥饿身材瘦弱,但因为受尽了元朝官吏的欺侮,不甘...

太平公主实力如何 李隆基为何与她联手对付韦后

太平公主实力如何 李隆基为何与她联手对付韦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为什么要联合太平公主才敢对付韦后?太平公主很厉害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看看唐玄宗在对付韦后的时候,是什么身份。唐玄宗,在清朝以后,为避康熙名讳,一般称为唐明皇,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点“盛唐”、“开元盛世”的开创者。然而,不...

三国时期,赵云曾和刘备同床眠卧,说明了什么?

三国时期,赵云曾和刘备同床眠卧,说明了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刘备集团,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兄弟,关羽、张飞能和刘备睡在一张床上,可以说关系非常亲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赵云虽然官职不高,为何能与关羽、张飞一样,与刘备同床眠卧?为何赵云能与关羽、张飞享受同等待遇?...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何进兵权在握,为何不直接杀了十常侍,却要引董卓进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曹操、刘备和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那么何进就是这场政治洗牌的荷官。为了能在汉灵帝死后的东汉政局中大权独揽,掌握着天下所有兵权的大将军何进,决心铲除敌对势力宦官集团。有人...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