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叛军内部有哪些分裂力量?他们内部起过哪些内讧?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安史之乱,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这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安禄山在洛阳自称皇帝,国号燕。几个月前,他率领的叛军势如破竹,把大唐军队打得屁滚尿流,很快就占领了大唐的东都洛阳。
在称帝这个问题上,安禄山表现得急不可耐。如果他知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想必就不会那么着急了,后来的结局可能就会不同。
但是,他称帝了,建立了正式的国号,就表示和大唐彻底决裂了。此时,叛军的力量处在顶峰,大唐的命运是灰暗的。然而,叛军内部的一些分裂力量也正在积聚。
01、叛军内部的之一次内讧
安禄山称帝后,叛军的势力依然很强盛,不久之后就攻下了大唐的都城长安,迫使唐玄宗被迫逃亡四川。安史之乱达到了 *** 。此时的战争形势,对叛军极为有利。
唐朝方面,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正在组织大军镇压叛军,玄宗在成都当了太上皇,对大唐政权已经失去了控制力。正当唐肃宗在为下一步的作战冥思苦想的时候,叛军就给他送了个天大的好消息。
757年正月,叛军内部的分裂力量终于积聚到了顶点,安禄山集团内部发生了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与阉人李猪儿一起,趁安禄山睡觉之际,把他砍死了。
这次内讧,对唐军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让身在灵武的肃宗找到了战略方向。这年二月,唐肃宗就移驾到凤翔,聚集各地勤王之师,然后又向回纥借精兵四千人,这些部队加在一起,兵力约十五万人,由肃宗的长子李俶担任元帅,郭子仪担任副元帅,直奔长安和洛阳。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着叛军内讧的机会,收复两京。
经过近一个月的战斗,叛军被打败,安庆绪仓皇逃出洛阳城。
唐军的这次胜利,极大鼓舞了士气,战斗力不断提高,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
02、叛军内部的第二次内讧
安庆绪逃出洛阳后,率领叛军退到相州(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叛军在相州尚未扎稳脚跟,郭子仪就率领唐军前来围剿。六神无主的安庆绪急忙向安史之乱的另一个叛将史思明求救。758年三月,史思明率领十三万大军救援相州,与郭子仪率领的唐军展开决战。很不幸,唐军一战而溃,号称六十万的唐军死伤无数。听闻消息后,唐肃宗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让他回长安待命。
此时,形势再次发生逆转,叛军气焰嚣张,唐军则生死未卜。史思明帮助安庆绪解了围,但是史思明并没有安心遵安庆绪为皇帝。很快,史思明略施小计,便将安庆绪给诱杀了。这次内讧后,史思明在范阳称帝,改范阳为燕京。不久之后,他就再次率大军南下,唐军无人能敌,很快东都洛阳又被史思明占领。
形势对唐军极为不利,叛军大有再次占长安的趋势。但是,就在这个大好形势面前,叛军内部发生了第三次内讧。
03、叛军内部的第三次内讧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安禄山的命运又在史思明身上重演,由于暴虐无度,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害怕父亲某一天一个不高兴将他杀了,便先下手为强,将史思明杀死。这次内讧,在叛军内部发生了连锁反应。史思明死后,由于史朝义资历浅,能力不足,无法统领史思明手下将领,这些将领都不愿意为史朝义卖命。就这样,这次叛乱极大削弱了叛军的力量。
新继位的代宗瞅准时机(762年,肃宗和玄宗相继去世),再次向回纥借兵,由仆固怀恩统领,度过黄河,加紧追击史朝义。原来史思明的部下不看好这个少主子,纷纷投降朝廷,这其中就有田承嗣,后来他成了魏博节度使,是藩镇割据的重要力量之一。范阳节度使李怀仙也投降朝廷,最终把史朝义逼上绝路。无奈的史朝义只好向北逃窜,企图逃到契丹人的领地。但是被李怀仙的部下追上,被逼无奈之下只好自杀。自此,持续了七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
安史之乱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巨大,唐朝耗尽国力,两次向回纥借兵,才把叛军平定。然而,考察安史之乱过程中叛军的操作,就会发现,这场叛乱唐朝之所以能够平定,跟叛军内部的三次内讧是分不开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内讧,一则跟安禄山、史思明的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他们两人性格暴烈,性情无偿,动辄处罚身边人员,让跟着他的人都缺乏安全感。二则是权力的争夺,这个很好理解,大家都想当老大,都想做皇位。
三则是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念的统领。安禄山起兵时,打的旗号是清君侧,清理的对象便是杨国忠。后来杨国忠被杀了,他就没有再提出具有号召力的旗号了,缺乏统一的思想,让整个叛军到了后期就成一团散沙。如果叛军内部能团结一致,建立统一的思想,增强凝聚力,那这场战争,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