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5-10)180

还不知道:秦国灭楚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280-277年,秦国对南方大国楚国发起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斩获颇丰:占领了楚国旧都郢都,逼得楚王迁都至陈;而在四年后,秦国更是趁热打铁,计划联合韩、魏趁势灭楚。而当白起正在进行相应准备工作时,楚国使者黄歇来到咸阳,上书一封,瞬间扭转了形势,不仅让秦昭襄王打消出兵的念头,甚至让秦、楚两国转而结亲,成为了一时的“友邦”。

口舌退雄兵,被视为黄歇的代表作。作为敌国使者,他为何能左右秦王的对外战略?这要从当时的情况说起。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短短四年间,秦国将楚国的传统核心区收入囊中

在战国的大部分时期,秦国对山东(崤山以东,下同)各国基本上抱着“谁强揍谁”的原则。

到了公元前280年,曾经与秦国东西对峙的齐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几乎被灭国的耻辱,正处于“闭门养疴”的阶段;于是,秦国将火力集中于另一个强国:南方的楚国。短短数年中,秦国对楚国连续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并且斩获颇丰:

公元前280年,司马错沿巴蜀而下,势如破竹,攻占黔中地区,并逼迫楚国割让上庸、汉北;

第二年,名将白起出手,攻下楚国鄢、邓、西陵;

公元前278年,白起卷土重来,不仅攻下郢都,还一把火烧了历代楚王陵墓所在地夷陵:“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国传统统治核心区丢失,楚顷襄王往东北迁都至陈;

公元前277年,白起平定巫地,秦国设立黔中郡。

结合下图我们可以发现,这四年中,秦国几乎夺下了楚国1/4的国土。而且这里是楚国数百年家业的发源与根基所在。如此顺畅的进展、巨大的战争红利,一度让所有人都认为楚国不堪一击。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但秦昭襄王并没有马上乘胜追击,接下来的4年中(公元前277-273),趁着魏安釐王刚刚继位,秦国暂时调转矛头,整整爆锤了魏国四年。

到了公元前273年,被揍得痛不欲生的韩、魏两国,先后表示向秦国称臣。秦昭襄王认为,进一步伐楚的时机到了,于是他让白起好好筹备,准备率领三国联军合力攻楚。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楚顷襄王的使者黄歇来到了咸阳。

黄歇的建议:与其冒险打楚国,不如深耕韩、魏

黄歇也就是后来的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但在当时,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即使是小人物,若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关键的位置、讲出关键的话,搞不好就能青史留名。

黄歇抵达咸阳后,立即向秦昭襄王上书一封。在大肆赞美对方的光辉成就、给秦王戴上一顶高帽后,黄歇直奔主题:现在不能打楚国,原因如下:

首先,韩、魏两国是背后捅刀子的惯犯。在春秋末期,智瑶轻信韩、魏两家,率领他们一同攻赵;然而在胜利指日可待之时,韩、魏、赵三家却突然联手,将智氏灭族,其后三家分晋,赚得盆满钵满;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况且,如今秦国与韩、魏可谓是世仇:

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将十世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

秦国崛起后,长期致力于胖揍韩魏,早已结下了难以释怀的血海深仇。因此,秦国攻打楚国之日,也许就是秦王步上智瑶后尘之时;

其次,不能忽视的潜在敌人:齐国。当时,齐国虽暂时夹起尾巴,关门休养生息,但对当初联合揍自己的秦、燕、韩、赵、魏等国早已怀恨在心。因此,若秦军南下陷入与楚国的苦战之际,齐国很有可能趁机出手,在东线抢下江、淮一带的“膏腴之地”。

届时,即使楚国真的被灭,但秦国也将元气大伤,齐国则会坐收渔利,成为更大的赢家。消灭一个敌人,却培养起一个更可怕的是对手,这对秦国而言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即“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其三,楚国仍具备相当的实力。在白起的兵锋下,楚王虽被迫往东北迁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的实力仍不容小觑。比如在公元前276年,当白起转头伐魏的时候,楚国曾趁机集结了十余万兵力,一举收复了江南十五座城邑。

况且,楚国地处江南,“地卑下湿”,并不是秦军将士习惯的战场;加上楚国地域庞大、人口众多,若被逼孤注一掷与秦国决一死战,秦国极有可能会面临不可承受之代价。

因此,黄歇认为,接下来,秦国首先应当与楚国亲善,转而深耕、消化日渐式微的韩、魏两国;其次,在摆平中原核心后,兵锋往东压向齐国,彻底掐断南北四国各国的联系,将天下置于秦国的掌控之下。(思路大概如下图)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秦昭襄王当即接受了黄歇的建议,不仅下令罢兵,甚至马上让黄歇回国促成双方和亲。第二年,楚国太子芈完来到咸阳做人质,黄歇陪同。

黄歇为什么能口舌退雄兵?他触动了秦王的“痛点”

秦昭襄王为什么如此轻易地答应敌国使者的请求?这是因为对方确实说到了点子上:秦国确实要灭它国,但基本前提是必须自家吃独食。

如果秦昭襄王固执已见,不听黄歇的建议,接下来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其一,楚国真的有可能面临灭国之灾,但韩、魏、齐也会空前壮大。

魏氏将出而攻留、方舆、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

这是黄歇对秦国攻楚的设想,可见他本人也极为悲观。韩、魏两国临阵反水的概率虽然存在,其实也并非难以避免,毕竟两国常年遭受秦国的削弱,急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楚国身上好好补偿自己;而齐国不久前几乎被灭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输血,而楚国则无异于理想对象。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因此,若秦国自西线进攻,韩、魏由北至南,齐国在东线趁火打劫,楚国极有可能被瓜分。

但这也有一个副作用:韩、魏、齐三国也会实力大增,秦国等于宰了一只肥羊、却养大了三只恶狼,况且这三只狼很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咬自己一口。

所以,如果自己不能独吞楚国,那就暂且稳住它,将精力转向消化现成的肥肉韩、魏;至于鞭长莫及的齐国,姑且让它在东边自娱自乐。

其二,秦国灭楚不成,反而被楚、韩、魏、齐联手整死。

东方各国向来各怀鬼胎,但并非全无底线。如果秦国要削弱某国,其他各家也许会喜闻乐见;但若要真的动真格直接灭国,那就是另一码事了。用现代国际政治概念来讲,战国时期奉行的是大国均衡、机会均等政策。

当初强大如赵武灵王,想要灭掉中山国,也是勾结了燕、齐两国一起动手,最后三家各得其所;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公元前314年,齐国趁乱占燕,引起了各国的强烈愤慨,甚至要联手攻齐:

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最终齐国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军。

公元前286年,不长记性、怀有侥幸心理的齐国又对宋国动手了,这次各国在没给它机会: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大举压境,齐军一战血崩,齐国被乐毅打的只剩下两座城邑,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因此,秦昭襄王也明白: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即有可能摔得头破血流。因此,不如见好就收,暂时与楚国和亲以牵制、分化各国,转而稳扎稳打、消化吸收身旁的韩、魏两国;况且,北边的赵国一直闷声发大财,并没有遭受大的损失,极有必要适当对其进行敲打。

而在不久后,随着魏国人范雎入秦,秦昭襄王终于形成了“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兼并之路越发清晰。公元前268年起,他将火力集中在韩、魏两国身上;到了公元前262年,因抢夺中原的制高点——韩国上党地区,秦国与东方头号军事强国——赵国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并依靠国力的碾压,一举摧毁了对方的核心军力。从此,东方的军事脊梁彻底被打断,秦灭六国就成了时间上的问题。

到了嬴政时期,秦国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一举统一六国,与黄歇的思路竟有几分相似。因此,当初黄歇将祸水引向三晋,虽然目的是为了替本国救急,实际上却误打误撞、为秦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缓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却培养了一个更加恐怖的敌人,黄歇的成名之作,也许只是饮鸩止渴而已。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5/251327.html

“秦国本来可以一举消灭楚国 秦国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扭转了形势” 的相关文章

刘谌: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他为何先杀妻与子,然后自杀?

刘谌: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他为何先杀妻与子,然后自杀?

刘谌(chén)(?—263年),涿郡涿县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的军队攻取绵竹关,其父刘禅决定在魏军攻来前投...

三国时期张飞为何敢多次叫板吕布?他们二人的实力如何?

三国时期张飞为何敢多次叫板吕布?他们二人的实力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几乎天下无敌,谁都不怕,曾被曹操手下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等六员一流大将合围,但是吕布全然不惧,最终全身而退。但是,吕布却很忌惮张飞,每次见到张飞,面对张飞的挑衅,吕布都显得有些顾虑,那么,吕布到...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常人言“伴君如伴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悠悠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经20多个朝代,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中,能像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者,为数并不多。朱元璋是典型的乞丐皇帝、平民皇帝或者说是草根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值得敬佩。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在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历来褒贬不一。如果非...

明朝在要灭亡之前 崇祯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女儿

明朝在要灭亡之前 崇祯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女儿

对崇祯帝为何要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室公主,在古代看起来很尊荣,但是真的当公主就知道命好不好,全看当时的皇帝。为何要如此说?想一想电视剧清平乐里的徽柔公主,没成亲之前她有多么的开心,也曾经以为自己是深宫里唯一的光鲜色彩,但是她嫁给驸马之后,驸马...

李文忠的一生有何作为?他差点被朱元璋所杀是因为什么?

李文忠的一生有何作为?他差点被朱元璋所杀是因为什么?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李文忠既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明朝名将,在立足江南,消灭张吴,横扫北元的战斗中立下大功。既然亲外甥李文忠立下如此大功,那朱元璋为何差点要杀掉他呢一,投靠舅舅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早年丧母,随父亲李贞四处逃难。至正十三年(1353年)...

有哪些与毕沅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有哪些与毕沅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历史上董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董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董允,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来有很多的争议,看不上他的人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有的人则认为刘禅大智若愚,手腕很高。其实我最赞同《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价“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就是说如果有诸葛亮这...

公元222年,三国都有哪些名人去世?

公元222年,三国都有哪些名人去世?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分裂时期,诞生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开始,从黄巾起义开始崛起的三国群雄开始大批量凋零,关羽、曹操、程昱、张飞、于禁、马超、刘备等人接连去世,堪称三国之至暗的时刻。今天我们来细数一下公元2...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