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看出刘备不是屈居人下之辈,为何还接受他?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光和七年(184年),刘表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董卓被杀后,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在荆州期间,荆州牧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可谓东汉末年不可小觑的一方诸侯。
但是,刘表也有生性多疑的一面。比如贾诩曾评价刘表:“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那么,问题来了,刘表生性多疑,为何还要收留志向远大的刘备?对于刘备来说,不是屈居人下之辈,也即其拥有成就一番大业的野心。既然如此,刘表为何还要收留他呢?
一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荆州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引起刘表的猜疑,刘表暗里提防刘备。不过,虽然刘表猜疑刘备,但是,他依然选择了收留了这位汉室后裔。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因为刘表需要利用刘备作为自己的屏障,以此抵挡北面的强敌。建安五年(200年),刘表与张绣合击曹操,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据守南阳的张绣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向曹操请降,刘表从此失去了对南阳郡的影响力。从地理位置上可以发现,南阳郡是刘表势力和曹操势力的交界地带。在张绣归降曹操之前,刘表虽然没有掌控南阳郡,却因为张绣的存在,不用担心曹操染指荆州。
二
但是,在张绣归降曹操之后,刘表和曹操之间可谓没有任何缓冲地带了,这意味着曹操随时可能进攻荆州。虽然当时曹操正忙于对付袁绍势力,但是,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平定河北,已经是时间上的早晚了。于是,等到曹操平定河北之后,荆州自然会成为曹操下一个进攻目标。在东汉末年,刘表和袁绍形成了盟友关系,这无疑会成为曹操进攻荆州的重要借口。
在此背景下,前来投奔自己的刘备,成为刘表心目中的第二个张绣。对于刘备来说,虽然失去了地盘,可是其手下还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因此,荆州牧刘表只需要给他一定的兵力和地盘,刘备完全可以成为荆州北部的重要屏障。进一步来说,刘备除了防御的作用,还可以变成一把锋利的长剑。
三
《三国志·魏志·李典传》:“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表企图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契机,袭取许都,乃派遣刘备领军出击,刘备于是发兵北伐,一直打到叶县。当然,比较遗憾的是,因为兵力相对较少,刘备最终选择退兵,也即在博望坡之战中,刘备显示出自己可以对抗曹军的实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刘表留下他的态度。另一方面,刘表之所以收留刘备,是为了利用刘备来平衡荆州内部的各方势力。
《三国志·桓阶传》中记载:后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羡曰:“善。”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太祖大悦。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刘表作为袁绍的铁杆盟友,与其共同进退,是不太满意曹操主导的这个朝廷的。不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对刘表的手下起到了不小的影响,比如官渡之战期间,刘表手下的长沙太守张羡与部下桓阶等人起兵叛乱,以此响应曹操,这显然令刘表难以有所作为。因为曹操拥有汉献帝刘协这块招牌,刘表部下的重臣蒯越、韩嵩、刘先等人更是劝刘表早日归降朝廷,这令刘表大为光火。
四
最后,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当手下越来越多的倒向曹操时,这令本就生性多疑的刘表更加焦虑。于是,刘表需要引入反对曹操的势力,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些倒向曹操的手下。而在东汉末年,说到和曹操势不两立的人物,刘备无疑是很多人的之一反应。衣带诏后,刘备和曹操势如水火。因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刘备曹操的对立程度甚至比刘表本人都更突出,对于荆州牧刘表来说,收留刘备并使其拥有一定势力,能够增加手下反曹派的影响力,借以压制住投降派。并且,虽然刘备这个人志向远大,甚至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是,因为刘备是坚定的反曹派,这和荆州的投降派是难以互相勾结的,也即刘表不用担心刘备势力在荆州壮大。
至于刘备最后夺取荆州,也是建立在刘表去世、赤壁之战曹操败北等背景之上的,这无疑是刘表生前很难预料到的结果。总的来说,在得到刘表的收留之后,刘备一方面发挥了守卫荆州北部边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平衡荆州内部的各方势力,尤其是遏制投降曹操一派的势力。尽管刘备在荆州获得了诸葛亮等人才,可是直到刘表去世时,两人都没有走向对立,这说明刘表收留刘备的选择,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