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柏举之战战况怎么样?秦国为什么要救出国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5-16)200

对柏举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柏举之战,吴国大军虽然只有3万人,却是孙武一手训练的精锐之师,而且还有伍子胥、夫概等优秀的将领进行指挥。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柏举之战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值得注意的是,在柏举之战中,虽然楚国被吴国打败,都城也被攻占,可谓快要灭国了,但是,在这场战役的后期,秦国选择出兵救援楚国,再加上楚国各地的残余势力,从而击退吴军,成功复国。那么,问题来了,楚国被吴国打败,快要灭国的时候,秦国为何要帮助楚国复国?

柏举之战战况怎么样?秦国为什么要救出国

首先,在柏举之战中,秦国之所以出手相救楚国,直接原因就是申包胥感动了秦哀公。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随,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吴师归,楚昭王乃得复入郢。”

公元前505年,吴国大军攻陷楚国都城,楚国已经到了快要灭国的时候。对此,楚国大夫申包胥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求救,但是,秦哀公一开始不愿意理睬。对此,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申包胥的诚心打动了秦哀公,后者表示:“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于是为之赋《无衣》,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楚昭王得以复国。

当然,秦哀公之所以出兵,显然不会不止楚国大夫申包胥感动了他这一个原因。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愿意为另一个诸侯国出兵,往往和姻亲关系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秦晋之好时,秦穆公就出兵帮助公子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同样的道理,在春秋后期,秦国也和楚国形成了姻亲关系。从亲缘关系上来看,楚国当时在位的君主——楚昭王,他的母亲孟嬴是秦景公的女儿,而秦哀公则是秦景公之子。不过,也有说法认为楚昭王的母亲孟嬴是秦哀公的女儿。

柏举之战战况怎么样?秦国为什么要救出国

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意味着秦楚两国存在姻亲关系。在春秋时期,姻亲关系的存在,为秦国出兵提供了非常合理的借口。彼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往往是讲究“出师有名”的,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对外用兵,往往就打着“尊王攘夷” 的旗号,以此让自己的出兵名正言顺。当然,到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基本上就不太讲究这些了。

由此,对于秦哀公来说,帮助楚国的直接原因和理由都有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在本质上都是以利益作为导向。对于秦国来说,之所以帮助楚国复国,根本原因还是晋楚争霸的春秋格局存在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霸中原,是主要的历史事件。在晋国和楚国争霸的时候,秦国一开始是支持晋国的,但是,秦穆公发现支持晋文公称霸,并不利于秦国东进中原。

于是,自崤之战后,秦国和晋国正式决裂,前者选择联合楚国,以此抗衡强大的晋国。当然,对于晋国来说,也不是没有盟友,在春秋后期,为了牵制楚国,晋国选择扶持楚国东边的吴国(晋国和吴国都是姬姓诸侯国),这也是吴国能够在春秋末期崛起的重要原因。

柏举之战战况怎么样?秦国为什么要救出国

《左传·定公四年》中记载:“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春,柏举之战正式爆发的前夕,应蔡国之请,晋、齐、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18国诸侯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共谋伐楚。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柏举之战前,中原地区的众多诸侯国在晋国的组织下进行了会盟,目的就是商讨进攻楚国。虽然最后主要是由吴国来实施的话,但是,如果需要的话,晋国等大国显然也会派兵协助的。因此,一旦任由吴国消灭楚国的话,那么,接下来,和楚国形成结为姻亲的秦国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进攻目标。

作为中原霸主,晋国完全可以再组织一场针对秦国的会盟,在此之前,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亲率主力及齐、鲁、宋、卫、郑、曹、邾、滕联军攻秦,深入关中,在麻隧之战中重创秦国。因此,等到楚国被吴国彻底消灭的时候,秦国无疑就自身难保了。基于此,在唇亡齿寒的关系下,秦国不能坐视楚国灭国,从地图上可以发现,吴国一旦占领楚国全境,就会和晋国形成南北包夹秦国的态势,后者的战略空间将被严重压缩。真到那个时候,秦国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以,公元前505年,柏举之战的后期,在秦哀公的命令下,秦国的子蒲、子虎率领战车五百辆救援楚国,最终帮助楚昭王成功复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5/252373.html

“柏举之战战况怎么样?秦国为什么要救出国”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 关羽有没有被过誉了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 关羽有没有被过誉了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关羽,是否被过誉了,真实的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不谈《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关公在华人文化中的地位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被树立起来的。以正史为依据,评价一位名将的唯一标准就是战绩。特别是在战略层面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关羽拿不出有说服...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评论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后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

朱棣夺取朱允炆皇位后 其他兄弟为什么不造反

朱棣夺取朱允炆皇位后 其他兄弟为什么不造反

对朱棣夺朱允炆皇位时,其他藩王为何不反对,这些藩王在做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很早就确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并对驻兵进行培养,结果朱标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很满意。不过朱元璋晚年时,朱标去世。这时朱元璋就开始纠结皇位传给谁,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是按照嫡...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子的出处颍...

后世是如何评价羊续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羊续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羊续(142~189年),字兴祖,泰山郡平阳人。东汉大臣、清官,太常卿羊儒的儿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凭借门荫入仕,起家郎中,迁大将军(窦武)府掾,因事免职;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囚禁十余年。中平元年(184年),出任太尉(杨赐)府掾,出任庐江太...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还不知道:为什么在诸葛亮看来,张飞是可用之人,但关羽却不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先生出山时,关张二人的言行处处展现出他们粗野的一面。就算大哥多次叮嘱“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可这俩人根本没当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刘备拦着,恐怕张三弟...

有哪些与吾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吾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吾彦,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外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