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困的小官到位极人臣,揭秘公孙弘的开挂人生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公孙弘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121年,80岁的公孙弘在丞相任上病逝,临终前忆及往昔,公孙弘笑了,十年前若有人告诉公孙弘他将会位列三公之首丞相位置上时,恐怕公孙弘自己都不相信,但在公孙弘的人生尽头确实实现了,人生最后的十年相比于之前的七十年实在太短,两者之间的人生差异让公孙弘都觉得梦幻、不真实。纵观公孙弘一生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之一阶段前七十年尝遍人生苦楚,第二阶段后十年位极人臣,有人说公孙弘是幸运的,他不像冯唐那般至死都没被重用,有人说公孙弘是大器晚成,厚积薄发才有这样的人生奇遇,还有人说公孙弘是典型的投机分子,大忠实奸,称其为汉朝的之一奸臣都不为过。那么真实的公孙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他最后十年的人生真的“开挂”了么?
在公孙弘未发迹的前七十年,他的人生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之一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浑浑噩噩阶段,这一阶段公孙弘没有目标,人云亦云。不同于大富大贵人家的子女,公孙弘的家庭可谓贫困,史书记载: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简言之公孙弘年少时在本县是一名狱吏,后来因为触犯法律被辞退,没了经济来源,为了生活,公孙弘只好到海上去牧猪。这样虽然解决了经济问题,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浑浑噩噩中公孙弘度过了人生的之一个阶段。
公孙弘的第二个人生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这一阶段公孙弘有了目标,他不再只满足于吃饱穿暖的人生,开始学习《春秋》,并且以《公羊传》为研习目标。公孙弘为何会有如此的人生转变,不得而知,不过也许从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黄老思想的核心无为而治
在汉朝初年若说哪个思想最能大行其道,许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将黄老思想四个字脱口而出,诚然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汉朝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了黄老思想来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他思想不受重视,比如在汉文帝初年的贾谊就曾将儒学思想推到汉文帝面前,只不过后来汉文帝碍于其他因素,不得不将贾谊以及他背后的儒学思想暂且搁置,但汉文帝为儒学之士设置的博士之职却流传下来。到汉景帝时代,汉景帝也曾重用过儒生,只不过后来被忠于黄老思想的窦太后打压,儒家走向历史前台的时间又一次被往后推移。
虽然此时的儒学思想没有成为新的治国思想,但其苗头却早已呈现,公孙弘也就是在这个风气转变的阶段开始学习儒家学说。正当公孙弘在学习之余出现困惑时,有一个人的出现彻底为公孙弘以后的登堂入室埋下伏笔,这个人就是汉景帝时著名的博士胡毋生,胡毋生曾与董仲舒一起研习《公羊春秋》,这人名气虽然很大,但由于窦太后的存在,胡毋生一直都不能被汉景帝重用。后来因为年迈,胡毋生便向汉景帝辞行,回到家乡齐地教书,公孙弘多次向胡毋生请教,史书用‘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公孙弘亦颇受焉’来说明公孙弘的受教之深。
公孙弘的多年研习终于有了成效,这为他赢得了贤良之名。当时汉朝的做官主要采取察举制的方式,公元前140年,刚继位一年有余的汉武帝下诏要求朝堂及郡国二千石以上官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公孙弘被举荐进京,进京之后汉武帝委任公孙弘出使匈奴。这一趟的出使之行不但没有为公孙弘迎来官场的转机,相反公孙弘因复命之言不合汉武帝的心意,被汉武帝认为其没有才能,无奈公孙弘只好称病辞行(实则是被罢官)。回到家乡后公孙弘继续学习和照料自己的继母,静待时机的到来。
人生第二阶段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没有成效,但切实让公孙弘看到了希望,在这样看似蹉跎的岁月中,公孙弘走完了自己人生的前七十年。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又再次下诏求贤,这一次菑川国再一次推荐公孙弘赴京,公孙弘以自己上次被罢官为由,希望郡国可以举荐他人,但是郡国坚持举荐公孙弘,至于菑川国为何会如此坚持,想来与公孙弘在郡国以学习、传播《公羊》闻名有关。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病逝,汉武帝终于彻底掌管大权,第二年,汉武帝在下诏征求治国方略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此时因为汉武帝对儒学尤其是公羊派儒学的重视,菑川国举荐因学习、传播《公羊》而闻名公孙弘有投汉武帝所好的意愿。在菑川国的举荐下,公孙弘再次入京,这一次公孙弘把握时机因一篇策论被汉武帝封为博士,而后汉武帝令其在金马门待诏。
再次获得帝王青睐,公孙弘自知趁热打铁的道理,主动多次的向汉武帝提供治国教民的建议,汉武帝不禁对公孙弘刮目相看,而后汉武帝派公孙弘去西南夷视察,让他看看有没有通西南夷的必要,公孙弘考察之后向汉武帝建议通西南夷的政策不可行,汉武帝听完史书用了两个字形容,史书载:时方通西南夷,巴、蜀苦之,诏使弘视焉。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也就是说公孙弘的建议被汉武帝否决了,忆及当年汉武帝派遣自己出使匈奴回来复命被汉武帝认为没有才能的那一幕,公孙弘再结合这次的经历,公孙弘顿悟了。
他的顿悟表现在之后每次朝会发起议论公孙弘都让汉武帝自己做抉择,从不驳斥争论。几次之后汉武帝便暗中观察公孙弘,然后汉武帝得出了公孙弘品行敦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吏事,又能以儒术缘饰文法的优点,这让汉武帝异常的高兴,可以说公孙弘的这次顿悟为他提供了升职的无限便利。(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上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
之后公孙弘的人生如开挂般,先担任御史大夫,在丞相薛泽被免职后,汉武帝欲任用公孙弘为丞相,不过当时汉朝有一个制度即丞相必须由列侯来担任,公孙弘不是列侯,不过这难不倒汉武帝,汉武帝先封公孙弘为平津侯,而后任命他为丞相。以丞相而封侯,公孙弘开了一个先例,自此这种制度便在汉朝继续推行下去。
在丞相任上公孙弘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也做了许多有益于朝廷的事,比如反对任用酷吏管理百姓,打击游侠,将自己的儒学思想推而广之。可以说公孙弘是一位出色合格的丞相,在其任上他依靠自己的才能将朝廷治理的井然有序,虽然对朝廷有贡献,但他的个人缺点也很明显,睚眦必报,比如诽谤汲黯,劝说汉武帝诛杀主父偃,刁难董仲舒等,无怪乎有人称他为大奸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公孙弘的有些作为虽然被人不齿,但整体来说公孙弘的正面贡献还是多于他自身缺点所造成的损害的,他的那次顿悟对至今来说仍有借鉴意义,人生不是横冲直撞,该圆滑时还需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