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找遍世界为什么都找不到
对建文帝去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的的次子,最后被选成了皇位继承人。其实由朱允炆继承皇位,本来就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儿子中选择一个继承人,非要选择年幼软弱的孙子来继承皇位呢?朱棣造反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又去了哪里呢?
首先,据《明太宗实录》记载:“上(即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按实录记载,建文帝已被烧死,还得到了礼葬。可是有谁见过殡葬之礼?建文帝的坟墓又在何处?只能说明这官方的实录它只是代表了官方的利益,正式的宣布其在大火中丧生。如果建文帝有活着的可能性,那么当时的燕王朱棣称帝便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只有官方宣布建文帝已逝,朱棣才能名正言顺的坐稳他的皇位。按情理来说,朱棣可以给建文帝建个墓掩人耳目了事,但是他连自己都骗不了,更别说发丧建墓了。所以,这实录它本身就不实,这才使得民间出现那么多谣言。
其次,在建文帝下落不明三百年后,由清代张廷玉主持编写的《明史》对建文帝下落的记载更为离奇,《明史》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寥寥数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建文帝踪迹的三个矛盾说法:一不知所终、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明史》向来以体例严谨,叙事缜密著称,当时参与编修的都是饱含学识的名士,其在修著时搜集了大量的官私史料,经过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但是在这部正史之中,我们对建文帝的踪迹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再者,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发生的杨应祥诈骗案,更加加重了建文帝踪迹事实的混乱度。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有僧年九十余,自云南至广西,云:‘我建文帝也。张天师言我四十年苦,今数满,宜还国。’谒思恩自言。岑瑛送之京师。会官鞫之。其姓名为杨应祥,钧州人,洪武十七年度为僧,游两京、云、贵,以至广西。上命锢之锦衣卫而死。同谋僧十二人俱戍边。 ”虽然其诈骗案已然了结,但是有一些人偏偏不相信那是诈骗,所以在人们用自己的想象,编织了很多故事来弥补建文帝踪迹的空白。所以,建文帝的出亡说可以说是广为流传。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关于建文帝的传说?
几百年前的南京宫在那场大火中已然灰飞烟灭,但是人们对于建文帝下落的追寻依旧没有停止。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场追寻已经开始远离史学或学术的领域,慢慢的成了一种纯粹的感情牵挂。
当时建文年间的施政举措曾被明朝人称为“四载宽政解严霜”,相比起洪武时期严酷的统治方式,建文新政就像是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人间。建文年间,社会安定,民风淳厚,一时士大夫崇尚礼义,百姓安于生业,家给人足,外户不阖,路不拾遗,很少有人犯法。而燕师进京时主打“恢复祖制”的口号,相比起建文帝的儒家仁政,洪武时期的专制暴政对于天下民众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于是“燕师至日,哭声震天,而诸臣或死或遁,几空朝署。盖不幸自古失国者,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备受臣民百姓爱戴的明君,人们当然是不希望他死于那场大火之中的,所以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传说就普遍的得到了民众的多数认可,并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传说。
“宁屈国法,而不忍以法病民;宁阙储积,而不忍以敛妨农”。
不是结论的结论
关于建文帝的踪迹,不论是焚死还是出亡都难以论其真伪,但对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各种传说细节我们应该抱有质疑的态度。就如同胡适老先生所说的“凡故事的演变如滚雪球,越滚越大,其实禁不起日光的烘照、史家的考证。”在没有发现新的史学证据之前,建文帝的踪迹究竟如何我们都难以下定论。所以朱棣满世界寻找建文帝而无所得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我们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