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找遍世界为什么都找不到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6-01)160

对建文帝去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的的次子,最后被选成了皇位继承人。其实由朱允炆继承皇位,本来就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

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找遍世界为什么都找不到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儿子中选择一个继承人,非要选择年幼软弱的孙子来继承皇位呢?朱棣造反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又去了哪里呢?

首先,据《明太宗实录》记载:“上(即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按实录记载,建文帝已被烧死,还得到了礼葬。可是有谁见过殡葬之礼?建文帝的坟墓又在何处?只能说明这官方的实录它只是代表了官方的利益,正式的宣布其在大火中丧生。如果建文帝有活着的可能性,那么当时的燕王朱棣称帝便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只有官方宣布建文帝已逝,朱棣才能名正言顺的坐稳他的皇位。按情理来说,朱棣可以给建文帝建个墓掩人耳目了事,但是他连自己都骗不了,更别说发丧建墓了。所以,这实录它本身就不实,这才使得民间出现那么多谣言。

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找遍世界为什么都找不到

其次,在建文帝下落不明三百年后,由清代张廷玉主持编写的《明史》对建文帝下落的记载更为离奇,《明史》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寥寥数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建文帝踪迹的三个矛盾说法:一不知所终、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明史》向来以体例严谨,叙事缜密著称,当时参与编修的都是饱含学识的名士,其在修著时搜集了大量的官私史料,经过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但是在这部正史之中,我们对建文帝的踪迹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再者,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发生的杨应祥诈骗案,更加加重了建文帝踪迹事实的混乱度。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有僧年九十余,自云南至广西,云:‘我建文帝也。张天师言我四十年苦,今数满,宜还国。’谒思恩自言。岑瑛送之京师。会官鞫之。其姓名为杨应祥,钧州人,洪武十七年度为僧,游两京、云、贵,以至广西。上命锢之锦衣卫而死。同谋僧十二人俱戍边。 ”虽然其诈骗案已然了结,但是有一些人偏偏不相信那是诈骗,所以在人们用自己的想象,编织了很多故事来弥补建文帝踪迹的空白。所以,建文帝的出亡说可以说是广为流传。

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找遍世界为什么都找不到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关于建文帝的传说?

几百年前的南京宫在那场大火中已然灰飞烟灭,但是人们对于建文帝下落的追寻依旧没有停止。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场追寻已经开始远离史学或学术的领域,慢慢的成了一种纯粹的感情牵挂。

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找遍世界为什么都找不到

当时建文年间的施政举措曾被明朝人称为“四载宽政解严霜”,相比起洪武时期严酷的统治方式,建文新政就像是冬日里的阳光温暖人间。建文年间,社会安定,民风淳厚,一时士大夫崇尚礼义,百姓安于生业,家给人足,外户不阖,路不拾遗,很少有人犯法。而燕师进京时主打“恢复祖制”的口号,相比起建文帝的儒家仁政,洪武时期的专制暴政对于天下民众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于是“燕师至日,哭声震天,而诸臣或死或遁,几空朝署。盖不幸自古失国者,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备受臣民百姓爱戴的明君,人们当然是不希望他死于那场大火之中的,所以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传说就普遍的得到了民众的多数认可,并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传说。

“宁屈国法,而不忍以法病民;宁阙储积,而不忍以敛妨农”。

不是结论的结论

关于建文帝的踪迹,不论是焚死还是出亡都难以论其真伪,但对于建文帝出亡说的各种传说细节我们应该抱有质疑的态度。就如同胡适老先生所说的“凡故事的演变如滚雪球,越滚越大,其实禁不起日光的烘照、史家的考证。”在没有发现新的史学证据之前,建文帝的踪迹究竟如何我们都难以下定论。所以朱棣满世界寻找建文帝而无所得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我们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不是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6/255071.html

“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找遍世界为什么都找不到”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高颎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高颎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上位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上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那么多儿子,为何老四胤禛能够顺利继承皇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后人在讨论古代皇帝传位的继承人问题时,常常喜欢琢磨其合不合法度、合不合规矩,其实,作为当事人的传位者,才不管什么合不合法、合不合规,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自己就是法,自己就是规。...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之子。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建安十六年(211年...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对韩信最后为何会被杀?到底是咎由自取还是被冤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汉初三杰之一兵仙韩信的死,很多朋友都觉得扼腕叹息。可是我要说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韩信的死就是自己造成的。他的被诛杀有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的。作为刘邦曾经登台拜将的大将,韩信和刘邦之间出现隔阂的一...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最后的实际掌权者,她的一生可以说榨干了清朝最后的一滴血,不仅拿着国家税收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堪称民族罪人。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出生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国家时,却积极讨伐明朝,对大清建立新制建议献策。万历二十五年(1597),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据《清史稿》记载:“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担任兵部...

赵棫:宋徽宗赵佶第八子,不知什么原因被贬为庶人

赵棫:宋徽宗赵佶第八子,不知什么原因被贬为庶人

赵棫(110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八子,母亲是明达皇后·刘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正月。五月赐名为赵棫,并授封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杨国公。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正月,改封检校太尉,封为益王。后来...

赵栻:宋徽宗赵佶第十七子,靖康之变后被押往金国

赵栻:宋徽宗赵佶第十七子,靖康之变后被押往金国

赵栻(公元1111年 - 1128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七子。母亲是杨贤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生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栻,并授封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广国公。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改封瀛海、安化军节度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