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的有蒙汗药吗?是怎么制成的呢?
古代的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呢?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一般来说,蒙汗药就是一种 *** ,成分可能不一,但是主要成分应该就是具有麻醉作用的植物浸液,比如曼陀罗花,就是最常见的一种,麻醉效果好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方便取得。
曼陀罗花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东莨菪碱,莨菪碱,还有有阿托品,曼陀罗素等。许多人看到这些化学成分之一时间肯定对它们的概念是模糊的。
东莨菪碱是一种生物碱,它对大脑皮质有明显的抑 *** 用,生物上可用于阻断副交感神经,也可用作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莨菪碱是副交感神经抑制剂,阿托品也是一种抑制剂。
总得来说,这三种化学成分都对神经系统有抑 *** 用。
曼陀罗花中含有的这三种成分,使得曼陀罗花自身就具有极强的麻醉作用,使肌肉松弛,所以吃了蒙汗药的人会浑身无力,而且还会使汗腺分泌受到抑制,所以古人就叫“蒙汗药”。
曼陀罗和寻常的花朵不一样,越到秋天越凉爽,反而开的花朵越多,早晨开花,晚上就可以采摘了,为了防止花瓣腐烂,采摘以后,要把曼陀罗的花晾干,然后再保管。
古人 *** 蒙汗药也是特别简单,只需要将曼陀罗晾干的花磨成粉末,就可以了。
而且神医华佗曾经用曼陀罗用作麻醉剂,可以看出,曼陀罗只是暂时抑制人的神经,所以等到药性散了,自然就解了。
蒙汗药到底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候发明的,书中没有记载,但是古书中关于蒙汗药的记载还是颇多的。
明代魏浚在《岭南琐记》中记载了,用风茄的粉末放在酒中,喝了酒,就会马上睡着了。同样的,书中所提到的风茄,和曼陀罗花属于同一个茄种,两者成分相近,都有麻醉神经的功效。
有人说风茄和曼陀罗花根本就是同一种植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曼陀罗花属于曼陀罗属,一般说的风茄是曼德拉草,不是同一个植物,但属于一个种,根据生物学上对于种属关系的分类,我们可以判断这两种植物的亲疏远近关系。
但是无论是野生的曼陀罗,还是家养的曼陀罗,都是有毒的,如果在现代不小心中毒了,还是更好去找医生看看。
黑店那么多,该怎么躲过蒙汗药的伤害呢?
蒙汗药这个词语在许多影视剧和小说中都会频繁的出现,如果有人吃了蒙汗药,就会昏睡过去,甚至趁此机会将他们杀了也不会有知觉。
在《七侠五义》中,提到了徐庆用蒙汗药迷倒了人,盗取了黄金,也许大家对《七侠五义》没有多少了解,但是《水浒传》大家应该是相当了解的。
在《水浒传》中,拥有大量蒙汗药元素,比如十字坡开黑店的孙二娘,没啥本事,全凭蒙汗药“麻翻”住店的人后,做人肉包子卖。
在智取生辰纲时,吴用和晁盖等八人将蒙汗药放在酒桶里,虽然杨志只喝了半瓢,还是浑身瘫软,动弹不得,书中写到他们晌午喝下,直到二更天才醒,也就是现在的十多个小时,可见蒙汗药的作用是很强的。
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往往很长一段距离才能看到人家,这就导致黑店特别多,尤其是乱世之时, *** 管控能力下降,各种牛鬼神蛇就会出来祸害人。
除了上文说的十字坡的孙二娘,大概在水浒里面的每一个黑店,都是采用蒙汗药将人麻翻,然后在杀人越货,蒙汗药可以说是必备的良方。
想要不中招,只能是多行走江湖,多一些阅历,武松被发配的时候路过十字坡,就识破了孙二娘的诡计,武松为何能够识破呢?
根据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用风茄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以寤。”
蒙汗药更好的方式就是放到酒里面,然而由于不能完全融化,因此会有悬浮的东西,酒看起来就显得黄了,我们知道武松是一个极度嗜酒的人,喝酒比喝水都多,所以,他自然轻而易举的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关于中了蒙汗药如何解,这也是一个麻烦的问题,在水浒中,一般都是用冷水往脸上一泼就见效了,《广西志》里也记载:“曼陀罗人食之则颠闷、软弱,急用水喷面,乃解。”
这种简单粗暴的 *** ,还是值得怀疑的,如果说蒙汗药里面真的是有麻醉剂成分,想要用冷水直接冲醒,也不是很容易。
程衡在《水浒注略》中介绍到,用浓甘草汁可以解蒙汗药,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到了:甘草可以解百毒,具体效用如何,咱就不知道了,毕竟咱也没吃过蒙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