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修建铜雀台真的是囚禁大乔和小乔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铜雀台和二乔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唐朝的诗人杜牧老先生在黄州任刺史的时候,跑到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上凭吊,写下了一首诗《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故此,以文学的笔法,坐实了曹操建铜雀台的目的,是色心作怪,为了虏来二乔囚禁在铜雀台里,寻欢作乐。
就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也杜撰了诸葛亮以铜雀台锁二乔来激怒周瑜的故事。诸葛亮歪曲了曹植的《铜雀台赋》,将“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最终激怒了周瑜,达到了联吴抗曹的目的。
其实,诗人与小说家都违背了历史的真实。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而铜雀台则建在赤壁之战之后的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由此可见,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时候,铜雀台并没有建造,就算历史改写,曹操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就算曹操俘虏了二乔,又怎么可能出现“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结果?
当然,杜牧不可能不知道历史,也并非故意歪曲史实,这就是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他写的是诗,借诗歌抒发心中的情感,所以不必要对历史的细节考虑过多,也不需要拘泥于史实。有感于历史却不受史实的束缚,不被历史的细节限制了想象力,这就是文学的特征。罗贯中也是基于文学的需要,来对史实进行演绎的。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第三十四回,介绍铜雀台出世的时候,写道:“却说曹操於金光处,掘出一铜雀,问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这种说法毫无根据,是罗贯中虚拟出来的情节,只能说明罗贯中也不知道铜雀台名字的出处,采用了文学的手法进行了塑造。
铜雀台位于河北临漳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铜雀台初建于建安十五年,亦即公元210年,后赵、东魏、北齐的时代,屡有扩建。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曹操在铜雀台南建造了一座金虎台,后来改名金凤台。第二年,又在铜雀台北面建造了一座冰井台,合称三台。三台之间用阁道式浮桥相连,其中铜雀台最为壮观,台上楼宇连阙,飞阁重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据史书记载,铜雀台最鼎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一共27丈。按汉制一尺合市尺七寸算,也高达63米。
铜雀台也是建安文学的发源地,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刘帧等,经常聚集在铜雀台上宴会,吟诗作赋,直抒胸襟。曹操曾经在铜雀台上接见并宴请才女蔡文姬,蔡文姬就是在铜雀台演唱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据《水经注》记载,曹操还曾经在铜雀台接待过王修。
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文学是一只眼睛,历史是一只眼睛,我们就是用这两只眼睛来了解浩瀚的中华文明。不能因为文学里存在与史实不符的细节,就否定了文学的价值所在,但是也不能因为文学里的精彩描述,从而忽视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