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兄弟都会发生兄弟反目 为什么乾隆的儿子们没有出现夺嫡之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康熙晚年由于没有明确指定太子人选,使得多数已经成年的皇子展开了一场残酷的九子夺嫡事件,虽然最终四阿哥胤禛成为了一批杀出重围的黑马,但是参与到这场竞争中的其他皇子下场却一个比一个凄惨。而且由于这场事件牵扯到朝臣、手足、亲情等多方因素,尽管胤禛最终登上了皇位,却依然无法摆脱弑兄杀弟的冷血骂名,甚至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增添了几分冷酷嗜杀的意味儿。不过与雍正不同的是,他的儿子即后来登基的乾隆皇帝,生前一共有十七个儿子,本以为会再次出现皇位争夺的事情却没有出现,反而他在位期间实现了最为合理的皇位替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雍正元年的时候,见证过夺嫡之凶残的雍正意识到不立储的危害性,他考虑到如果自己早期不立下储君,以后的皇权之争不仅会影响到自己对政权的把持,更会让自己的儿子们走向自己的老路。于是所谓的立储,对于雍正来说便成为了不得不立的事实。然而由于胤礽的前车之鉴,明立储君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他便创立了私立储君的制度,并逐渐地成为了定制。而乾隆便是因为这项制定,成为了私立储君获益的之一人。
由此,乾隆深深明白了自己老爹所作所为的用意,他在乾隆元年时,以循用皇考成式,亲书密旨,照前收藏等规则,开始在自己的皇子之中选拔能够成为下年储君的人选,早早第便把储君大选完成。但是这项制度却也恰好以严格的保密制度,让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无法准确判别真正的储君人选,从而避免了他们早早站队混乱朝纲的现象,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皇子们拉拢朝臣巩固势力的现象发生,将九子夺嫡的可能性降到更低。
乾隆三年时,乾隆将写有永琏名字的传位诏书公布,此时富察皇后的嫡子永琏因病夭折,这份密诏因为嫡子的去世失去了本该有的意义,不过大臣们从这份公开的密诏中探查出了乾隆立储的规则,那就是以嫡子为之一继位人选。所以对于其他皇子而言,富察皇后是唯一能威胁到他们争夺皇位的人。此后嫡二子出生,在其他皇子以为没有任何夺嫡希望的时候,没想到嫡二子的早夭和富察皇后的去世,终于打住了乾隆再一次想将嫡子写进密诏的念头。此后的二十六年间,乾隆逐渐意识到皇子们逐渐展露出来的对皇位的觊觎,立储一事迫在眉睫。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可以遏制皇子们夺嫡的手段,那就是对后宫之中的嫔妃施以带有政治目的的恩宠。富察皇后去世后,那拉氏在皇太后的干预下不久之后被封为皇后,她所生下的十二皇子与十三皇子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储君人选,这使得其余皇子们一度中止了对皇位的渴望之心。
尽管后来那拉氏与乾隆之间爆发了非常严重的帝后矛盾,使得其皇后之位被废,其余两位皇子受到牵连,但是对于乾隆来说,后宫皇后之位一直没有出现空悬的时候,尤其他在永琏夭折之后公布的诏书,更是给皇子们明确地传达了一个储君传嫡子的信息,因此才使得夺嫡之争没有再一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