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文景盛世的更大受益人是谁 百姓仅仅混个温饱而已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6-15)21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文景盛世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汉初年,国家采用轻徭薄赋的政策与民修养生息,对外不用兵革,对内奉行黄老之术,鼓励农业生产。到了文景时期,更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为此皇帝亲身耕种为天下做表率,创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之一个太平盛世。

身处盛世的农民阶层应该是更大的受益者,国家一再的减少税赋,可实际上农民仅仅混个温饱,而汉初国家政策的真正受益者并不是农民阶层。

文景盛世的最大受益人是谁 百姓仅仅混个温饱而已

汉初的轻徭薄赋

秦朝亡于暴政,对百姓横征暴敛和律法严苛,从而激起了农民起义;西汉建立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用轻徭薄赋的政策缓解底层民众的压力,并废除了秦时的苛法。

汉承秦制,汉初在税赋制度上基本和秦一致,百姓面临着的税赋有哪些呢?

01。税赋

“税”、“赋”之别

通俗的来说,“税”指的是田税、市税、商税、渔税、矿税等等,其中田税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用于 *** 官吏工资发放、郊社宗庙的祭祀耗用、天子的奉养、以及政务开支等。

田税按照田地的亩数收成征收,秦汉时期的田税都征收粮食,并不收钱。市税、商税、渔税、矿税等按交易额的一定比例收取钱。

“赋”是用于车马、军费,充实府库赏赐的时候用。赋按人口来交,也就是人头税,规定年龄范围内的人口,必须每人每年上缴一定数量的赋税。

02。徭役

徭役分为两种,一种是兵役,一种是劳役。兵役主要是戍边,而劳役的范围就比较广。

但凡大耗民力的工程,都会征调民夫参加, *** 不管伙食,服役者自己解决。比如皇帝陵墓的修建、皇家宫殿的建设等。

经常性需要服役的就是运输。这个主要包括给京城运送粮食用品等,西汉初年京城每年需要消耗几百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基本都是从关东调运过去的,参与运输的就是服劳役的民夫。

战争时期,民夫还要承担为军队运输粮草的徭役。

文景盛世的最大受益人是谁 百姓仅仅混个温饱而已

03。汉初的税赋收取和徭役

税赋和徭役是古代压在百姓身上更大的两座山;秦时,田税按十取一的比例收税,再加上人头税下来,基本上一半以上的产出都交了税赋。秦朝的徭役也极为繁重,每个成年男子每年至少要服一个月的劳役,而且纯属义务劳动,国家不会有任何补贴,工资更不要想。

汉初时期,田税以十五取一的比例收取,到了文帝时期,又降到了三十取一的比例,这个田税的比例是中国历史上更低的。“赋”在汉初的时候规定十五岁以上五十六岁以下不分 男女,每人每年120钱,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军事消耗巨大,增加到了每人150钱。

汉初对外采取怀柔的和亲政策,边关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兵役较之于秦朝要少很多;在劳役方面,为了恢复农业生产,防止过渡的消耗劳动力,汉初的徭役非常的轻。文帝时期规定,每个成年男子没三年服劳役一次。

从上面可以看出,汉初轻徭薄赋的修养政策是黎民百姓更大的福音,国家安稳,有没有太大的徭役任务, *** 又一再的降低田税,百姓安心的耕种,完完全全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其实不然。

文景之时百姓勉强能温饱

01。西汉初年理想情况下百姓一年的产出和支出

普通百姓一家在汉初能分到一百亩左右的田地,以一家五口为例。

根据《汉书》记载秦朝李斯对秦始皇的奏报中可以知道,秦朝时期一亩地的产量约是一石半的粟,而汉初和秦朝时期在生产工具和技术上没有大的进步,产量基本和秦朝一样。

一家五口,100亩地的产量为150石,上税10石,一年的口粮是90石,还余下50石,一石大致可以卖30钱,可以卖1500钱(实际没这么多),每人交120钱的人头税,按两个成年人算,需要240钱;每年的穿衣、生活等其他用度最少要花掉300钱,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啥也不敢弄,就攒下860钱。再算上婚丧嫁娶、生病等其他的花费,保本就是更好的呢,甚至还会亏。这还是再理想的情况下。

通常在皇帝登基、大婚或者一些重大的喜庆事件时,会对所有百姓于以物质上的奖励,比如赏赐布匹、粮食、酒、耕牛等,这些奖励分散到每个人身上,也没有多少。会不定期的对年龄大的老人、孤寡、贫穷的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相当于现在的扶贫。虽然不多,但也算是额外的收入。

文景盛世的最大受益人是谁 百姓仅仅混个温饱而已

02。汉初农民面临的实际情况

上面大致统计了普通农家一年的产出和支出,但这是理想状态,实际上的情况并没有乐观。

(1)农业生产的风险

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非常落后,几乎没有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庄家收成好,大家的日子好过些,起码能吃饱。

可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出现减产或者颗粒无收的情况,那就是灾难。没有多余的粮食储存,有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只能靠 *** 救济或者乞讨,啃树皮来维持。

旱灾和蝗灾是古代农业生产的两大天敌,除了这些还有冰雹、病变等等一系列的灾害;地也有富饶和贫瘠之分。

面对灾难,国家会出面赈灾,但国家不可能承包灾民一年的生活支出,顶多是减免税赋,再给一定的粮食,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借贷或者卖地来换取生存物资,大部分的借贷最终也会被逼卖掉土地,成为地主和豪强的佃户。

(2)商人的压榨

碰到好年成丰收了,可粮食的价格反而低了,典型的增产不增收。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商人以逐利为主,丰年的时候,压低价格从农民手里收购粮食,要交税、要生活开销,百姓必须卖粮食。

汉时更低的粮食价格在宣帝时期是一旦5钱,一旦30钱是非常理想的状态,基本上农民手里的粮食都是低于这个价格被商人所收购的。

为了稳定粮价,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文帝听取了晁错的建议,实行以粟买爵和以粟抵罪的策略,来提高粮食的价格。

汉初虽然重农抑商,但并没有完全禁商。羊毛出在羊身上,朝廷对商人的限制最后全部落在的农民的头上。所以导致的结果是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农民越来越穷,商人越来越富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03)底层官吏的剥削

文景时期,对民实行轻徭薄赋的修养政策,对内提倡节俭;官员的俸禄并不高,据《汉书。货殖列传记载》三公年俸大致是两千石,普通的下层佐吏一年的俸禄只有九十二石,远不如一家农户的收入,养家糊口都是问题。

可这些人的生活并不差,衣着光鲜,比普通的老百姓生活滋润多了,钱肯定从百姓身上剥削而来。以粮食交税本就存在很大的漏洞和弊端,容易造成贪污;而以产量来定税,定多定少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县官不如现管,吃拿卡要,税赋上贪污,都是平常不过的事。

03。农民阶层勉强混个温饱

在多方的剥削之中,身处盛世的农民阶层辛苦劳作一年,好一点一年辛苦下来能攒一点血汗钱;不好了只有忍饥挨饿到下一年。碰到大的天灾人祸,只有将手里的土地卖出。

吃肉喝酒那是奢望;只有逢年过节或者祭祀的时候吃点肉来解解馋;打猎钓鱼也是有难度的,官府有管制。想喝酒,国家有禁酒令,偶尔皇帝会下令解除几天的禁期,但手里也没几个钱,舍不得买酒。

文景盛世的最大受益人是谁 百姓仅仅混个温饱而已

谁是盛世更大的收益者

农民阶层在“文景盛世”也只能图个温饱,这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那么谁才是盛世更大的受益者呢?

01。贵族集团

贵族集团永远是封建社会的更大受益者,有权势、有地位、有土地,不用自己劳作,等着坐享其成就可以了,皇室宗族、功勋贵戚、士大夫集团,只要皇帝高兴,良田随便几百顷的赏赐,都不用多说。

02。豪强、地主阶层

豪强、地主阶层通过大量的兼并土地,获得贫困农民的土地,再转手租给农民阶层,收取远远高于 *** 税收的租金,他们切切实实的享受到了国家税后政策的更大红利。

这些豪强和地主的土地租金达到了恐怖的十分之五,其对农民的压榨不亚于秦朝时期的暴政。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只能从豪强、地主手中租地来种。这些人享受不到汉朝三十税一的红利政策。

在文景时期,土地的兼并已经很严重了,信奉黄老之术无为而治的汉景帝虽然认识到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但没有过多的去干预和管制。

03。商人集团

汉初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商人以极低的价格收取农民手里的粮食,再囤积以高价卖出。朝廷的抑商政策和税收制度并没有限制商人对社会财富的搠取。

汉文帝以每家10万钱作为中产的标准,可大部分的农民家庭每年能收支平衡就很不错了,而天下的大量财富汇聚到了商人和贵族手中。

举个例子,据《史记》记载重臣灌夫的家产有数千万,宛城孔氏的家产也有数千万,资产过亿的商人、豪族非常多。

贵族阶层有权有势,豪强、地主阶层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商人集团压榨民众获得了财富,他们都享受到了盛世带来的富贵,唯独底层的农民阶层成为了被压榨的对象。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贫穷。

《秦汉史》

结语:

“文景之治”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盛世,官府仓库里的存粮都满的溢出来了;好几年的陈粮都放着快发霉了,天下一副繁荣昌盛的太平景象。

但唯独农民阶层用双手耕耘出了一片盛世的基础,却未曾享受太多的盛世福利。他们是享受到了太平安稳,享受到了轻松的徭役。

辛辛苦苦的劳作一年,只是混个温饱,成就了封建王朝的盛世荣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6/257393.html

“文景盛世的更大受益人是谁 百姓仅仅混个温饱而已” 的相关文章

卢钦:曹魏至西晋时期将领,以选举公允而受人称颂

卢钦:曹魏至西晋时期将领,以选举公允而受人称颂

卢钦(?-278年4月24日),字子若。范阳郡涿县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将领,东汉名儒卢植之孙、曹魏司空卢毓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卢钦出身范阳卢氏,为人淡泊而有远见,专研经史。齐王曹芳在位时,被大将军曹爽征为掾属,后升为尚书郎。高平陵之变后,卢钦因曹爽故...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贾诩与司马懿斗智,谁更胜一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三国时代的两个大阴谋家――贾诩和司马懿,他们都诡谲阴狡,智略深长,那么如果两人斗智,谁又能更胜一筹呢?关于司马懿,大家都清楚,他有着超乎于常人的强大毅力,屡挫屡战,坚执不屈。如同伏在草丛中屏...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时期史学家,他为何被称为两脚书橱?

陈济,明朝史学家,今属江苏常州人,陈洽兄。以布衣召为《永乐大典》的都总裁。书成,授右春坊右赞善,为皇太子所重,五皇孙皆从受经。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陈济自幼博学强记,读书过目能诵。口诵手钞,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称“两脚书橱”。洪武十八...

高干当初都已经投降了 后面为什么还要背叛曹操

高干当初都已经投降了 后面为什么还要背叛曹操

还不知道:高干在官渡之战之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背叛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干是三国时期袁绍手下,字元才,出生于东汉时期的名门望族陈留高氏,在当时的士林、豪门中颇有声望,在袁绍帐下时常受袁绍重用,并以为袁绍军队提供粮草,保障后方供给的身份出现在官渡之战...

诸葛亮听到张苞死后气的吐血 张苞对蜀汉究竟有多重要

诸葛亮听到张苞死后气的吐血 张苞对蜀汉究竟有多重要

张苞的去世对西蜀意味着什么,诸葛亮听闻其死讯为何吐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可以说是寄托了诸葛亮绝大部分寄托的武将。后蜀时期,之前征战的五虎将几乎消亡殆尽西蜀前期的五虎上将,除了阵亡病死的,当时只有一个年迈的赵子龙,而除了赵云...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丢掉江山?打不过朱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不听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遗言,最终丢掉了江山。朱元璋死前就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太嫩了,斗不过燕王这些藩王,便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三步走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三国时期东吴政治家,他有哪些事迹?

顾悌,字子通,生卒年月不详,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家。顾雍的族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悌从小因为孝顺父亲,尊敬兄长和为人廉洁在乡里闻名,1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吴国的郡吏、郎中。后来升到偏将军。孙权快去世时,嫡庶不分,顾悌几次毫不讳言与朱据一起说了立嫡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