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彻历史的空城计竟然不是诸葛亮用的?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三国演义》的讲述很多故事被传的神乎其神,但多少都会有些失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现在人们只要提起《空城计》,就立马想到诸葛亮,这都是因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写的太精彩了。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楼下,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根据这段故事,人们又改编成了戏剧以及影视。所以人们就把《空城计》和诸葛亮紧紧联系在一起。
其实,这是一段虚构的故事,和“草船借箭”“借东风”一样,都是虚构的故事。三国时期真实的《空城计》,和诸葛亮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三国时候,彼此征战不已。斗智斗勇,各显身手。使用空城计也实有其事。那不是诸葛亮,而是魏文帝曹丕的将领,镇守江夏的后将军文聘。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他原为刘表的大将,主要负责荆州南边的军事防御。后来,刘琮投降曹操,文聘却不卑不亢,曹操以此厚礼待他,夸他能征善战,做事忠诚。文聘先是江夏太守,廷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后又晋爵长安乡侯,后将军。(《三国志·魏书·文聘传》)
这一年,孙权曾亲自领兵五万,对文聘的防线发起突然进攻。当时正值连续几天下雨,城栅都已被大雨冲坏了。石阳城(今湖北孝感西南)的守军不知孙权已经兵临城下,还在田间劳作来不及赶回。正在这紧要关头,文聘不愧为忠勇智略的大将之才,他急中生智,沉着镇定,当即命令城里所有的人都隐蔽起来,城头空荡荡,城门空荡荡,城里大街上也空荡荡。而文聘本人,索性躺在房内装睡觉。
果然,这次空城计真的奏效。孙权面对空城。见文聘不出战,反增疑虑。孙权对部众说:“文聘此人忠诚守职,所以魏国才把这么重要地方让他镇守。如今我军来到,他却毫无动静,像一座死城。如此看来,要么是有深谋密计,要么一定会有外援袭我背后。”(《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裴注引《魏略》)于是,孙权不攻自退。文聘抓住时机,反过来组织兵马部队追击。
这就是三国时期的空城计,彼此双方是孙权和文聘。地点是在江夏的石阳。巧施空域计的,是当时的江夏太守文聘。陈寿的《三国志·魏书·文聘传》和裴松之注引《魏书》这两种史料都确定无疑地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特别是《魏略》,有细节说明,还有孙权的原话表述。不仅真实,而且也很生动。
这就是三国时期真实的《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