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大臣著名大臣方孝孺,他为何不服软?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23)29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方孝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方孝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他以学富五车、智超群臣却被“诛十族”而被后人知晓,佩服他的认为他是文人之楷模、忠烈之典范,质疑他的人则认为他迂腐不堪,是愚忠。而且关于方孝孺应不应该向朱棣低头服软,一直是史学界争吵不已的话题,谁对谁错我们暂且不论,毕竟历史不接受如果,我们多缜密的猜测也无法得到实践的验证,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如果方孝孺低头服软会造成什么样的历史影响,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让大家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明朝大臣著名大臣方孝孺,他为何不服软?

后世给方孝孺贴的标签多是“文学领袖”“忠烈之士”“儒学大家”,当然还有“迂腐”“古板”“愚忠”等,对于这样的历史人物,如果没有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或许他会辅助朱允炆建立一个典型的儒学过度,在他正统儒学是影响下,明朝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明百姓可能会饱受“仁政”的恩泽,他也可能会成为如同张居正、徐阶那样的人。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一切还是发生了,当朱棣攻入南京城的那一刻他就是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结束了,只是他没有想到会以如此残忍的方式结束。

而导致这惨绝人寰的“灭十族”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方孝孺不愿意低头服软写诏书向朱棣俯首称臣,那么如果历史回溯,他写了这份诏书会到历史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之一,分析一下谁是更大的受益者。如果方孝孺写了这份诏书,受益者着实不少,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他们的命运都与方孝孺点头与否息息相关。

对朱棣来讲,“靖难之役”将会更加理直气壮。朱棣起兵造反打的口号是“遵祖训,清君侧”,这个蹩脚的借口只能糊弄糊弄普通百姓,对文人墨客来讲,这种接口与小孩子之间过家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事实上这也是朱棣更大的心病,所以才有了他登基之后多次篡改历史实录的事情,但如果方孝孺能够为他执笔写下这份诏书,那结果就不一样了,贵为“读书人种子”,方孝孺的影响了无与伦比,如果他能够支持朱棣的行为,那朱棣起兵的借口就更加成立了。

对方孝孺本人来讲,生命可能会得到保证,荣华富贵也不是梦想。方孝孺是连道衍都十分推崇的人,而道衍又是朱棣的绝对心腹,再加上其自身冠绝帝国的才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方孝孺愿意俯首称臣,哪怕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方孝孺的生命就可以保住,稍微在表现的顺从一点,也许会得到用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对儒家来讲,会有一个非常影响力人物不遗余力的传播其思想。众所周知,方孝孺是极端正统儒学践行者,他反对一切外来思想,即便是他的恩师宋濂,他也是只学习他的儒家思想,对宋濂的佛学研究,他是一个字也没有继承,甚至他还主张要摒弃佛学。如果方孝孺不死,儒学在明朝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大,如果朱棣给予他足够的重要的话,他还可能能够中和一部分朱棣的杀戮之心。

对明朝其余百官来讲,方孝孺服软他们也会有台阶下,可能会有更多大臣的命被保住。方孝孺在当时的文官之中,基本就处于一个风向标的地位,很多人都以他的行为作为行为标准,面对朱棣的威逼利诱,方孝孺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的决定,如果方孝孺服软那么更多的大臣被留下来,这个动乱的时期可能会结束的早一点,百姓的苦日子可能就会少一点。

所以说,综合来看,如果方孝孺服软表面来看朱棣受益颇多,但都是一个无关大局的影响,而对方孝孺本人、对百官、对百姓、对儒家学术来说,影响则是颠覆性的,所以说收益更大者未必是朱棣,就我个人观点来看,百姓的受益可能更大一点。

第二,分析一下谁是更大的受害者。虽然乍一看有点别扭,但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方孝孺点头服软可能会让一部分受到巨大的伤害。

对方孝孺来说,从此就丢了本心,历史对他评价可能就仅仅停留在学术水平。方孝孺对儒家文化有着近乎痴迷的信仰,在儒家的观点里朱棣就是造反,就是以下犯上,人人当得而诛之。作为儒学大师,他如果向朱棣低了头,那他就是丧失了内心最重要的坚守,他什么理想抱负、学术造诣统统成为了空叹,留给后世的可能只剩几篇不错的文章,几首不错的诗作。

对后世文人来讲,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向导,丧失了善恶奸忠的判断标准。方孝孺之说以备受推崇,可能根本原因不是他的文学素养有多高,而是面对朱棣造反举动所表现出的忠臣不屈的精神,明朝乃至清朝很多读书人都以他的气节为榜样,如果入朝为官必以儒家思想为准则,敢于斗权贵斗皇族,而方孝孺低头服软了,那连这个“读书人种子”“儒家之大家”尚且如此,后世之人又当如何,文人身上那种最宝贵的气节又将从何从而来。

对朱允炆来讲,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经历了一次背叛。面对朱棣直插京城的打法,朱允炆曾经请教过方孝孺该当如何应对,方孝孺表示皇帝应该与京城共存亡,朱允炆听从了建议,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离开京城(不过玩起了消失),如果他提前果断战略转移,我相信朱棣最终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方孝孺临时变节归顺朱棣,那对朱允炆而言几乎就是一场叛变。

所以说,综合来看方孝孺如果服软了,对不少方面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我个人认为,如果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文人失去气节对明朝的影响会更大,毕竟后世很多皇帝都很昏庸,全仗着大臣的冒死建言才保持着一丝理智。

那么,分析完了方孝孺低头服软的受益者与受害者,大家感觉方孝孺到底应不应该写下那份诏书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7/263972.html

“明朝大臣著名大臣方孝孺,他为何不服软?” 的相关文章

汉献帝一生中过得最悲惨的日子实在什么时候?

汉献帝一生中过得最悲惨的日子实在什么时候?

刘协,汉灵帝刘宏次子,东汉末代皇帝。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末代皇帝,他这个皇帝从登上皇位之日起,就是傀儡,先受制于董卓,后受制于曹操,一生无权。要说汉献帝平生最恨谁,却不一定是董卓和曹操。没有董卓,就没有汉献帝的皇位,所以,他对于董卓的感官,应该是很复杂的...

赵匡胤后宋皇后为什么要拥护小叔子赵光义 皇后不扶持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赵匡胤后宋皇后为什么要拥护小叔子赵光义 皇后不扶持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50岁赵匡胤去世,24岁宋皇后为啥不扶持儿子登基,却拥护小叔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在部下的帮助下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因此被认为是历代开国皇帝当中相对较为容易。不过他能终结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就足以证明他依旧还是有着非凡的能力。但是在赵匡胤去世...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赵匡胤如果没有死的话 赵匡胤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赵匡胤如果没有死的话 赵匡胤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还不知道:如果赵匡胤不死,他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不死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吗?不能,99%没戏。“不死”这两个字,其实是个伪命题,你总不能为了个燕云十六州让赵匡胤长生不老吧?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你打算再让他活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不管老赵...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亭这个机构设立于战国,位置都是在各国边疆,担任防御职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有历史记载的亭长,恐怕也就只有刘邦一人。刘邦这个亭长是干什么的?究竟是多大的官呢?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也有的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赵云在长坂坡大战的时候 曹营麾下名将为何集体沉默

赵云在长坂坡大战的时候 曹营麾下名将为何集体沉默

对赵云大战长坂坡时为何曹营名将不挺身而出,反而集体沉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尽管罗贯中将“赵云大战长坂坡”塑造的无比成功,让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但依然难以改变一个事实,就是这并非曹军针对赵云布置的军事行动,甚至所谓的长坂坡之战根本不是一场战役。赵云大杀四方属于意料...

康熙一共有55个子女 康熙为何还收弟弟的女儿作养女

康熙一共有55个子女 康熙为何还收弟弟的女儿作养女

对生育了55个子女的康熙皇帝,为何将弟弟的女儿收为养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

赵允让:商恭靖王赵元份第三子,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

赵允让:商恭靖王赵元份第三子,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

赵允让(995年-1059年),男,汉族,字益之,河南开封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太宗赵炅之孙,商王赵元份第三子,宋英宗赵曙生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起家右千牛卫将军,四迁右骁卫将军。天禧二年(10...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