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皇帝问一贪官:朕没钱怎么办?他说:抄家就有钱了,皇帝说:升官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8-04)180

自清朝入关以后,从康熙至于乾隆年间,清王朝逐渐达到顶峰,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领土面积,满清成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武力统一新疆 *** 等地,围剿各地割据势力,最终创造了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盛世。

一个王朝是否强盛,不单单看重经济能力,也不只是军事实力,更多的是全方位的进步,政治开明,文化昌盛,国家富强有实力,百姓安居乐业远离战争,这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该有的表现。

清朝作为距今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后期让中国陷入殖民危机,不过翻看满清从一个部落民族入主中原成为统治全国的势力,有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乾隆中前期是清王朝发展最繁荣的阶段,不过在这份繁荣背后却隐藏着巨大危机。

为何清朝会在势力最鼎盛的时期瞬间败落,走向下坡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 *** ,要说乾隆年间,经济高速发展,腐败又能贪污多少呢?如果真正了解这一阶段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乾隆朝真正做到了无官不贪,乾隆自己就是贪污的更大受益者,面对群臣贡献的珍宝一律笑纳。

久而久之,送礼在官僚阶层中无法控制,为了获取更多的财物,越来越多的人不顾刑罚,贪污案件频频发生,在这方面和珅最有发言权了,仗着身份贪污得来的钱财能顶得上全国几年的财政收入。

为什么会出现集体贪污的现象呢?统治者难道就坐视不管嘛?

其实贪欲是人的弱点,历朝历代都有贪污发生,对此能做的措施很有限,除了设置监察人员,狠抓思想教育以外,多数王朝都会制定严厉的刑罚,例如朱元璋生平最痛恨贪污,一旦被查实,会被当众扒皮抽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污发展,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效果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好。

乾隆年间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措施,明确规定凡是官员贪污被查实,一律严惩不贷,不过真正实行的时候却会发现,规则是死的而人的意识却是活的,例如乾隆自己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对于那些达官贵族来说也是如此。

法律失去了严谨性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李侍尧曾被人揭发贪污受贿,已经被刑部审核确定执行死刑,不过乾隆却认为李侍尧能力出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示意刑部不得行刑,甚至出狱以后官职越做越大。

从这件事中就能看出,统治者并没有下定决心整治贪污,此外还有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乾隆45年,陈辉祖因为弟弟贪污受到牵连,被罚连坐,乾隆知道以后不仅下令让其出狱,还命陈辉祖为朝廷命官前去查清另一桩贪污案,结果陈辉祖见钱眼开,借助职位之便大肆敛财,乾隆对此并没有表现出过激反应,直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反应陈辉祖贪赃枉法,乾隆没有办法这才下旨命其自尽,乾隆的纵容导致官员们胆子越来越大,甚至认为做官的首要任务就是敛财。

皇帝问一贪官:朕没钱怎么办?他说:抄家就有钱了,皇帝说:升官

乾隆一面喊着严厉法度,另一面却常常以君权进行干涉,导致法律失去了该有的威望和公信力,历史记载乾隆执政初年,执法十分严格,无论多大的职位,只要被查明贪污,不仅犯罪之人会被处以极刑,家产也会没收充公,不过到了后期,乾隆看到自己统治下江山稳固,逐渐放松了对官吏的管辖,惩戒贪污问题的时候也会在其中掺杂许多个人情感。

乾隆43年,广东海关擅自挪用关税,按照律法理应重罚,乾隆却一声号令直接免除了当地税款,一系列不惩戒的行为助长了贪污风气,很多官员不怕贪污反而怕贪得太少,乾隆的个人情感还体现在过度宠爱某些臣子,例如和珅等人,一般的帝王虽然也会宠信朝臣,却远远达不到乾隆对和珅的依赖程度,

众所周知,和珅是历史少有的巨贪,放眼整个世界都无人能与之相比,作为和珅的老上级,乾隆能不知道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和珅不仅深得乾隆宠爱,还是不可或缺的的左膀右臂,在位期间,提拔和珅为军机大臣,内务总管,在这些重要的岗位上一待就是20年,其中的油水可想而知。

乾隆并不昏庸,之所以放任和珅的行为不管,一来是和珅确实能办事,外出游玩的时候和珅可以为自己筹集足够的钱财,最重要的一点是和珅足够忠心,并不会对皇权产生威胁,和珅能说会道,经常哄得乾隆十分高兴,因此除非他做的太过分了,乾隆会出面敲打一下,君臣之间的关系十分和睦。

皇帝问一贪官:朕没钱怎么办?他说:抄家就有钱了,皇帝说:升官

和珅受宠成了一个反面典型,官员纷纷效仿,由和珅开始向外衍生除了巨大的贪污 *** ,加重了贪污风气,甚至在和珅的主持下,出现了“议罪银”,通俗来说就是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犯罪之人通过上交银两来减轻处罚,甚至直接免罪,这种制度的出现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税收,长远来看却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官员们贪污以外,乾隆后期生活奢靡,没有起到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康熙中前期,繁荣程度几乎能与唐朝相比,许多番邦友人前来纳贡,面对如此昌盛的国家,乾隆开始变得忘我,肆意挥霍,据传乾隆一次大寿,累计耗费白银120万两,这些钱财绝大部分都来自地方。

当然地方也不是慈善家,想要弄到这笔钱只能对百姓下手,都知道乾隆喜欢外出游玩,除了6次南巡以外,还多次前往东方与西方玩乐,虽然也会在游玩过程中帮助百姓解决一下实际困难,但是巡游花费巨大,甚至比战争还要耗钱。

乾隆每次出游都会拖家带口,随行人员数千人,巡视工作一般都会提前一年进行准备,勘测水道,兴建宫殿,还要在各地寻求珍宝,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由此可见,乾隆后期从上至下腐败现象已经无法控制,闭关锁关,禁锢在编织的美梦当中,最终迷失了自己,统治者的行为往往会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兴盛时期固然值得肯定,但是清朝在乾隆的手中逐渐败亡是不争的事实。

腐败是影响一个王朝统治的毒瘤,这种由内部兴起的罪恶之风,势必会从根本上动摇王朝的根基,所以说无论过去与现在,政治清明才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动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8/266038.html

“皇帝问一贪官:朕没钱怎么办?他说:抄家就有钱了,皇帝说:升官 ”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年羹尧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封建王朝,皇权始终是不容侵犯之姿,做臣子的一定要踏实本分,否则等到你触犯皇帝“逆鳞”之时,就会招致祸患而浑然不知。《史记》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功赢得玄武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它疆域辽阔,文化繁荣,诞生了诸多流传青史的文人骚客,四海之内仪礼浩荡,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让骚扰中原几千年的匈奴、突厥真心臣服,跪拜在天子脚下,唐朝...

刘邦能够善待诸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要弄死韩信

刘邦能够善待诸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要弄死韩信

刘邦称帝后,厚待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偏偏要处死大功臣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刘邦为何要诛杀功臣韩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兔死狗烹”这个词,意思是兔子死了,抓住兔子的猎狗便被煮来吃了,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统治阶级效力的人,最后反被原先主公所杀...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孟德为何能统一中原?不只是挟天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一位口碑两极分化的枭雄,他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世人都说曹操是乱臣贼子,以要挟天子来得到天下,这样一个人就算成就了大业,但也因此遗臭万年。可是纵观他在三国...

刘备建立的王朝属于汉还是蜀 蜀汉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

刘备建立的王朝属于汉还是蜀 蜀汉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刘备建立的王朝,是蜀还是汉?为何历史上称之为蜀汉或者刘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所建立的王朝,其实就是汉朝。是对东汉王朝的延续,不过因为在蜀地建国,所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蜀汉。蜀汉又被称之为季汉,按照伯仲季叔来排名,西汉就是伯汉,东汉就是仲汉,...

东周时期的齐国为何有两个齐桓公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东周时期的齐国为何有两个齐桓公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为什么有两个齐桓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谥号,是我国古代在帝王公侯去世后,根据其生平为其制定的一种尊号。谥号始于西周,是周礼中的一部分。古代常见谥号有“文”“武”“襄”“烈”“孝”“穆”等等,如西周有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等,汉有汉...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赵匡胤在武庙祭拜的时候 赵匡胤为何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当看到白起时,赵匡胤为何勃然大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表面上,是赵匡胤斥责白起这个“人屠”不讲武德,实际上他是借此玩了一招儿“敲山震虎”。武安君白起,秦国名将,一生参与大小战役70余场,且未尝有过败绩,尤其是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

王钦若:北宋时期宰相,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

王钦若:北宋时期宰相,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人。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