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康熙的皇长子,却被圈禁26年
清朝的第四个皇帝,也是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在整个大清朝的皇帝当中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皇帝,这位六岁登基,十五岁就收拾了辅政大臣也是著名的权臣鳌拜,接着就是力排众议也是历经艰险的平定三藩,剿灭葛尔丹, *** ,并且在治理黄河,疏通漕运,休生养息,让百姓安居乐业方面也是做的可圈可点,康熙朝也因此被称为“康熙盛世”。
康熙一生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子嗣众多,他一共有活到成年的二十四个儿子,在中国整个封建帝王当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儿子多是好事也是麻烦事,尤其是康熙的这些个儿子有能耐的还非常多,这就埋下了康熙朝后期的“九子夺嫡”的祸根。
其实,康熙晚年关于储君问题的麻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熙立储太早,赫舍里皇后就生下来一个活着的儿子,就难产而死,康熙觉得对不起皇后,在赫舍里的儿子也是嫡长子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太子,这位太子也是整个大清朝唯一的一个太子,康熙之后,自用正开始吸取了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教训,都不再册封太子改为遗诏传位。在康熙的诸多儿子当中,太子是嫡长子但不是皇长子,在皇子当中,太子胤礽排行老二,皇长子就是惠妃所生的爱新觉罗·胤褆。其实,如果不是康熙早早的册立太子的话,皇长子胤褆还是有机会成为太子的。
胤褆比太子胤礽大两岁,作为皇长子他也是皇子们当中最早参与朝政的皇子,他不仅比较出色的完成康熙交办的差事,还跟随着康熙出征打仗,也立下过战功。所以,胤褆也很早就被封为直郡王。年轻的直郡王胤褆在很多人眼里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战功卓著”。正因为如此,这位皇长子很早就对太子之位十分觊觎。大约从康熙二十九年前后,这位皇长子胤褆就开始注意留心观察康熙和太子的关系的各种微妙变化,也开始处心积虑的收集关于太子的不利证据,为谋取储君之位创造条件,寻找机会。
可以说,大阿哥胤褆是在所有皇子当中对储君之位觊觎最早,也是觊觎之心最重的一位。在康熙四十六年之前,康熙对这位大儿子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被储君之位冲昏了头的胤褆,却是缕缕犯康熙的忌,最终把自己送进了一辈子也没能走出去的“圈禁之地”。胤褆除了认为自己的能力,战功高于那个太子之外,他自认为的优势还有以下几点:
之一,皇子中自己居长。
第二,大学士明珠是其叔祖。
第三,他一直得到皇父的宠爱。
但是,胤褆的这些判断其实是被自己急切的夺嫡之心迷惑了。康熙已经从胤褆的种种表现中察觉到了这位大阿哥的“觊觎之心”。随着太子胤礽当太子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和康熙之间的各种矛盾就慢慢显露出来,这其实是一个必然,当太子时间越长,太子的心理就会越失衡。大阿哥胤褆看到了机会,从康熙四十六年起就不断的在康熙面前打小报告,大体上集中在以下几点:
之一,太子暴虐,经常无端的责罚大臣和皇子。
第二,太子收受贿赂,结党营私
第三,太子纵容自己奶妈的儿子等身边人贪赃枉法。
胤褆的这种做法其实只能让康熙感到厌恶。但胤褆却自作聪明。大阿哥胤褆的夺嫡行动在太子之一次被废的时候达到了疯狂的顶峰,同时也让他瞬间掉到了谷底。康熙四十七年太子在热河被康熙拘禁,大阿哥认为自己的机会我来了。因为康熙在拘禁太子胤礽的同时,下旨命大阿哥胤褆“善护朕躬”,并命胤褆负责监视胤礽,一直到康熙回到京城,太子胤礽都由大阿哥胤褆监视。胤褆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所以他开始了蠢蠢欲动。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之一,利令智昏,竟奏请康熙杀掉胤礽,并且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听了,非常气愤,意识到胤禔为了谋取储君之位,竟欲杀害胤礽,为此康熙痛斥其杀弟之念:不按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第二,被康熙痛斥之后,胤禔见自己夺储无望,便想推荐与己关系密切的八弟胤禩(胤禩小的时候为胤禔生母惠妃所抚养)。胤禔利用江湖术士张明德相面,为胤禩制造舆论,说:“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康熙帝派人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仅有相面之事,而且大阿哥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
第三,镇魇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发: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康熙皇帝对胤禔所作所为极为气愤,宣示其为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位,终身圈禁。胤褆被圈禁了二十六年,一直到雍正十二年,胤褆在圈禁中死去。
大阿哥胤褆仅仅是康熙朝后期九子夺嫡当中的一个皇子,尽管被终身圈禁,但是并不是夺嫡之争最惨的,最惨的应该是八阿哥胤禩,尽管在康熙朝胤禩因为夺嫡之争也遭受到了康熙的打击,但是到了雍正朝八阿哥胤禩被雍正夺职削爵,宗室除名,抄家监禁,并改其名为“阿其那(猪)”。可见雍正对胤禩的仇恨是“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