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一一颗被科学家相中的星球质量只有地球的9分之1呢?
为什么唯一一颗被科学家相中的星球质量只有地球的9分之1呢?是谁阻碍了它的生长发育,使其无法成为太阳系内第二颗承载生命的星球呢?最终变成一颗茱萸行星。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无由头的天文问题,不过居然有科学家把它当真了,有意思的是科学家们还真找到了答案。
这颗曾被科学家们相中的星球就是离地球不远的红色星球“火星”,同时也是一颗即将被人类改造成第二颗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解释太阳系内各大行星的成因。所以先后提出两套有关太阳系的理论,星云假说和尼斯模型。星云假说认为整个宇宙中所有的行星和恒星都由尘埃和气体衍变而来,那么太阳系内的太阳和系内行星都是由星云变化而成。而尼斯模型则不这么认为,尼斯模型认为大阳与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在宇宙大爆炸形成之初就已存在,并且它们集中在太阳附近,后来经历了数亿年,四颗巨行星才完成了数亿公里的迁移行程,到达目前所在的位置。
存在于浩瀚宇宙中的星球对于人类而言实在太大,所以科学家们无法根据对星球进行实地操控等 *** 来研究它。只能用专用的计算软件对宇宙中的星球及力学关系进行模拟,根据衍变结果得出理论。所以这次科学家们用超级计算机进行了800次尼斯模型动态模拟,发现了火星被阻碍生长的秘密。
来自俄克拉荷马大学天文学系研究生克莱蒙特认为,尼斯模型显示太阳系在形成之初经历过一段巨行星轨道的不移定时期,在这段长达数亿年的时期内四颗巨行星公转轨道由内向外逐渐迁移,阻止了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火星,使得火星的生长时长约为地球的10份之1。最终让火星成为一颗茱萸行星,使其无法诞生生命,真是生不逢时啊。
最近这项研究被发表在科学杂志“ 伊卡洛斯 ” 上,研究报告标题为“ 火星成长受到早期巨大星球不稳定影响”。所以这是一项对尼斯模型的补充理论。未来这项研究将对太阳系以外星系探索将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套理论或许能缩短科学家们在浩瀚宇宙中寻找类地球行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