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0-20)201

11世纪的大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公然脱离了大宋王朝的控制,并在之后的数十年间时常越境劫掠。宋朝随即派兵予以镇压。但是宋朝长期以来军事和财政上的弊病在这场战争中暴露无遗,宋军不仅没能迅速取胜,反而是败绩连连,最后靠着范仲淹的堡垒战术才勉强扳回一局。虽然宋朝保住了天朝上国的颜面,但其财政却已是不堪重负、入不敷出。王安石意识到,如果在不进行改革,大宋王朝将彻底走向衰败甚至灭亡。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北宋版图

大宋王朝的统治危机

11世纪中后期,大宋王朝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总的来说,其危机分为三点。

一是在军事上,土地兼并严重, *** 为了维稳让大量饥民加入军队,致使军队人数暴增,是为冗军。根据史料记载,截至仁宗时,宋朝军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25.9万人,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80%都被用于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虽然花费巨大,但是宋朝军队的表现却是差强人意。宋军不仅在与辽国的对峙中处于被打挨打的地位,就连只有300万人口的西夏,也让宋军连吃败仗,损失惨重。就像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所说的,宋朝军队是一支人数庞大但却“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军队。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宋朝的上层阶级生活

二是在行政上,一职多官现象严重,遇事时互相推诿,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为冗员。宋朝之所以会出现一职多官这一荒唐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恩荫制。恩荫制是指高级文官的子孙和亲戚,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入监读书,进入仕途。恩荫制虽然早已有之,但是在宋朝却最为普遍,由于宋太祖是靠军事政变取得的政权,所以宋朝历任皇帝都对武将抱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如果不依靠武将,皇帝就只能依靠文官来进行统治,但是皇帝一方面要依靠文官,一方面又不能让文官做大而影响皇权。因此,广泛实施恩荫制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一方面恩荫制可以收买官员,赢得文官的支持;一方面可以扩大官员的数量,造成一职多官的局面,使得任何一个文官都不会掌握绝对的权力,从而让皇权得到了保障。

三是在财政上,军费开支巨大加之地方豪强隐瞒土地、逃避赋税,致使国家财政困难,是为冗费。财政上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失衡。一方面由于军队和官僚队伍大量冗余,增加了 *** 的财政支出;一方面地方的官吏与当地的豪强沆瀣一气,瞒报土地,逃避赋税,使得帝国的税源大幅减少。这三个危机彼此联系,一同消磨着大宋王朝的国力与根基。1067年,宋神宗继位,他也发现了帝国巨大的弊病,为了彻底扭转这一局面,他立即启用王安石为相,并授予其行政大权,王安石变法就此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

王安石变法的三大举措

王安石上任后,随即开始变法,变法的之一项内容是经济改革,即王安石于1069年颁布的“青苗法”。

青苗法,是指当遭遇灾年,青黄不接时,国家可以向农民每年提供两次贷款,农民下一次缴税时按照20%的利率返还利息。王安石实施青苗法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收取利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二是用国家放贷代替民间私人的高利贷,防止农民破产的情况发生,抑制土地兼并,降低国家维稳的费用。

在当时,一遇灾年,普通农民往往会会颗粒无收、迅速破产。为了生存,农民不得不接受地主豪强苛刻的高利贷以度过灾年。而在灾年过后,由于极高的利率,农民往往无力支付利息,因此只能将自己的土地卖给地主以支付债务。失去土地的农民,要么变成佃农附庸于地主,要么就变成饥民四处流窜,而朝廷往往为了维稳会将这些人纳入军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坏,致使军费开支不断扩大。王安石的青苗法一方面增加了财政收入,一方面又降低了维稳费用,实是卓有成效的开源节流之举。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宋朝军队

变法的第二项内容则聚焦于军事,是为“保甲法”。

神宗时,宋朝军队主要实施的是募兵制,即由国家出钱供养一支极为庞大的职业军队。王安石认为,募兵制不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而且耗费了国家大量的财政资源,因此必须用保甲法予以替代。保甲法可以被看做是现代民兵制度的前身,王安石提出: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这些民兵在平日主要以干农活为主,定期进行军事训练,在被征召时则自备武器参加战斗。按照王安石的估算,其费用只相当于职业军队的五分之一。由于民兵的多为当地人,因此王安石相信,当面对外地入侵时,这些民兵出于保家卫国的心理会比职业军队表现的更好。

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比如神宗就认为募兵专于战守,故或可恃;民兵兵农其业各半,可恃以战守乎?王安石则举了汉朝和唐朝初年以及后周的例子加以反驳。笔者认为,其实募兵制并非不如民兵制,但是在宋朝的大背景下,还不如实行民兵制,宋朝由于对武将的提防,不仅实行:“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制度,甚至在军事指挥权上也对武将进行大量的限制,再加上军队的组成多为 *** 有意送进的饥民和流氓地痞,这些情况都限制了募兵制优势的发挥。既然这些弊端无法一时剪除,那么显然部分实行军费较低的民兵制就成了更优的选择。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宋朝百姓生活

王安石变法的第三项内容则是实施募役法。

募役法是王安石实行的一套新的分级纳税制度。其中,规定,差役 *** 就由农民轮流进行改为官府雇人当差,除了最穷的两个等级外,所有人都要以现金纳税的方式交纳赋税供养差役。这样就可以对以前免除劳役赋税的富裕阶层合法征税。王安石还实行了核实税赋、土地丈量、鼓励贸易和商业发展等政策。虽然王安石的变法很快取得了成效,但却依然在巨大的反对浪潮中流产了。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宋朝文人出行

官僚集团的反对与变法的流产

虽然王安石的变法在内容上利国利民,但是却遭到了官僚集团一致的反对,那么为何这些措施会激起如此大的波澜呢?因为王安石的变法看似普通,实则招招要了官僚集团的命。

我们先说青苗法,即由国家提供贷款帮助农民度过灾年。前面提到,地方上的地主豪强主要依靠高利贷作为手段进行土地兼并,扩大财富。一旦实行青苗法,那么这些豪强将丧失大发国难财的机会,土地兼并就难以得逞。而朝中的大臣们,一方面是为国效力的官员,一方面他们本身也是地方的豪强大族,拥有万亩良田。这个改革名义上是利用农民所交的利息提高国家收入,实则是动了官僚集团更大的那块奶酪。如此损害官僚的利益,他们能不反对吗?

当然,反对的理由绝不会是损害利益,官员们一向善于用伪善的言辞隐藏自己真实的意图。比如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就是国家通过贷款向农民收取利息是不道德的,国家不应该唯利是图。但是如果国家不提供贷款,那么农民就只能饱受地主高利贷的迫害,钱流进国库总比流进官员们私人的腰包要强。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

除了青苗法,王安石还有一招要了官员们的命,那就是募役法。要知道,按照之前的惯例,士绅是既不用服劳役也不用交纳,王安石实行此法后,农民虽然还要按照以前服差役,但是不再是轮流进行,而是改为官府雇人差役。而雇佣的费用则由富裕阶层负担,而这些富人自然就是兼有地主身份的官僚集团。差役法一方面增加了国家收入,一方面部分实现了财富从地主到农民的财富转移,这样的政策,官僚集团,能接受吗?

由于完全违背官僚集团的利益,王安石很快就被宋神宗罢免,但是宋神宗出于王朝的利益依然坚持变法近20年。在1081年开始的对西夏的战争中,宋军虽然最后没能灭亡西夏,但是却重创了西夏的经济,使得其再也没有能力对宋朝构成大的威胁。这证明王安石的变法已经初获成效,但是宋神宗死后,继位的宋哲宗终究没有继承先皇的遗志,王安石的变法就此流产。随着变法的失败,宋朝彻底失去了中兴的最后一点希望,仅仅在40年之后,北宋就在外敌入侵和内部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走向了灭亡,而北宋的两位末代皇帝则沦为了金国的俘虏受尽了欺凌。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无畏的王安石终究没能挽救大宋王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10/279479.html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成功,是否能使北宋避免灭亡厄运” 的相关文章

李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

文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与诸葛诞有矛盾

文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与诸葛诞有矛盾

文钦(?~258年),字仲若,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曹操部将文稷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魏明帝太和年间文钦任牙门将、五营校督,后拜庐江太守、冠军将军,嘉平元年(249年),曹爽及其同党在高平陵之变中被杀,文钦心中不安,执政的司马氏集团为了安抚文钦...

刘婴是位什么样的皇帝?他被囚禁的原因是什么

刘婴是位什么样的皇帝?他被囚禁的原因是什么

刘婴乃是汉宣帝刘询玄孙,父亲是广戚侯刘显。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居摄元年(6年),年仅一岁的刘婴被王莽拥立为汉朝皇帝,但仅仅过了三年,刘婴就被迫禅位,当了定安公。后来王莽为了监视刘婴,把孙女王氏嫁给了她。刘婴既是汉朝皇帝又是新朝帝婿,为何连六畜都不识呢,船...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对刘邦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认为这是楚汉战争复杂的形势造成的。这种分封制度的推行绝不是刘邦个人孤立的历史活动,而是他的上层统治阶级中一些决策人物,如张良、陈平等人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要求的...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南北朝时期南朝汉政权的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侯景是北魏朔州怀朔镇鲜卑人,少年时便是一条骁勇好斗、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由此被“选为北镇戍卫,稍立功效。”这条地头蛇在军营混得风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装。他趁“魏末北方大乱”之际,率部投奔权臣尔朱荣...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甘露...

司马彪:西晋宗室、史学家,勤奋好学但轻薄好色

司马彪:西晋宗室、史学家,勤奋好学但轻薄好色

司马彪(?―306年),字绍统,河内郡温县人。西晋宗室、史学家,高阳王司马睦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继叔祖父司马敏为孙,起家骑都尉。晋武帝时,历任秘书郎、秘书丞、通直散骑侍郎等职。光熙元年(306年),去世,享年六十余岁。曾作《九州春秋》《续汉书》80卷、...

评论列表

汪丽
汪丽
10分钟前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深感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令人扼腕叹息,尽管他是一位有胆识、勇于改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三不足的精神体现了他的无畏与决心;但他的变法终究未能成功挽救大宋王朝的命运实在遗憾至极!王安石的命运反映了历史的残酷现实:改革往往难以摆脱官僚集团的利益纠葛和历史大势的推动力量。#评论员眼中的历史人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