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青龙,右白虎中里面有什么学问?有什么讲究吗?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时常会听到跑江湖的说 “左青龙,右白虎”,其实这句话来源于汉朝后期产生的道教,这些“青龙白虎”是一种特殊的门神,专门用于镇守道观的山门。
道教本有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神护卫的说法,四位天神实际上来源于古代的星神崇拜,后来将二十八宿和四象相结合,形成了“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说法。
古人把每一个方位的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成四种动物的形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宫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宫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宫朱雀”。
道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道教兴起后,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纳入其神系,以壮威仪,加强崇神信仰。
此四神在古代中国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在军事上,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布阵的方位十分讲究,将“四象”分别画在旌旗上,以此来表明前后左右之军阵,鼓舞士气,达到战无不胜的目的,十分有气势。
加上宋朝的许多皇帝都信道教,道教再次兴盛。宋初立国,关于宗教的信仰,与宗教政治的地位,大多承袭唐代,对于道、佛两教,最开始也是并尊共容的。但到真宗临朝时期,因失意于敌国,便捧出一位宋室同宗赵姓的来作圣祖,亲自提倡道教。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外患内忧的时期,农民起义高达113次之多,在这种艰难的社会背景下,宋代道教不仅没有爆发过宗教性的社会骚乱,反而稳步走向繁荣,这与宋代皇帝对道教的态度,和宋 *** 对道教的管理,均有密切的关系。《水浒传》一书中蕴含诸多道教因素,其哲学观、政治主张、生活方式均体现出道教的特色;其主要人物与关键情节或来源于道教,或不同程度地覆盖了道教色彩。
所以要是看到梁山好汉信奉道教,不必稀奇,人家本来就有很多人是混江湖的,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豪情万丈。比如阮氏三兄弟等,在梁山上“图一世富贵”,才是他们心中向往的生活方式。众所周知,梁山好汉在征剿方腊之后,又经过四大奸臣的陷害,最终幸存的只有33人。而幸存下来的好汉中有以公孙胜为首的三位好汉信奉道教,如朱武、樊瑞。朱武和攀瑞在幸存之后没有做官,而是投奔公孙胜出家。
朝廷的“招安令”一出,梁山上就有了反对之声,但是“招安”一事有这么简单吗?朝廷又会酝酿什么样的阴谋呢?梁山好汉的出路在哪里?究竟哪种生活方式才是他们真正向往的?当梁山泊势力变大,已成气候,究竟有什么诱惑和陷阱在等着他们?他们的精神信仰和心灵栖地又在哪里?时晨所著悬疑小说《水浒猎人》以另一种视角,掀开“招安”的面纱,还原剑拔弩张的紧迫形势,揭露险象环生的机密,重述水浒波澜壮阔的世界,搅拌山雨欲来的风云,拉开一场政治风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