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故还是被害?揭秘秦始皇死亡之谜
导读: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死亡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有关他的死因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有些学者说他是病故而死,但有些学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秦始皇实际上是被害而死,死于一场宫廷政变。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志满意骄,凶暴残忍,酷法严刑。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使刚刚脱离战乱之苦的广大农民,又陷于疲于奔命的劳役之中。内外远近,事如山积。秦始皇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用称量竹简),每天有一定数量,处理不完规定的数量不休息。工作极度疲劳。
*** 配图
为了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共征发了七十多万民工,耗费了无数的钱财物资,因而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到公元前211年,在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就发生了一起咒骂秦始皇的严重事件。那一年,有颗陨石落到了东郡。有人因为痛恨秦始皇,就在上面偷偷地刻了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这件事传到京城,可把秦始皇气坏了。他马上派御史大夫到东郡去,追查是谁在陨石上刻的字。御史大夫在那里追查了许多天,始终没有查到一点儿线索。秦始皇非常生气,索性下令把陨石附近的老百姓全都抓起来杀了。
秦始皇本来就迷信,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就更加疑神疑鬼,整天是坐卧不安。后来,他找来卜筮令,给自己算了一卦,卜筮令对他说:“陛下今年犯了点儿灾星,不太吉利,只有搬家或者到外边去巡游,才能消灾免祸。”秦始皇听了卜筮令的话,就决定到东方去巡游。秦始皇大规模的巡游一共有五次,这也是最后一次。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关于这位帝王的死因,历史上争议颇多。目前在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是死于疾病,另一种说是死于非命。
之一种说法认为,《史记》中关于秦始皇死因的记述很多,死因已明,病死无可置疑。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小就患有疾病,体质较为羸弱。可是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所以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
*** 配图
那么他死于何种疾病呢?郭沫若先生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又时常患着支气管炎,所以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好似豺狼,后来由于政务繁重,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秦始皇在渡黄河时,癫痫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去多时。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从几篇有关秦始皇死亡情况的史书中推敲,发现了可疑之处,认为从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重和死后的种种表现,使人不得不怀疑秦始皇的死与他有莫大的关系。此次始皇出巡,随从人员主要有赵高、李斯、胡亥等人,将军蒙恬(又叫蒙毅)也在随行之列。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恬却被遣返回边关,从突然的人事变动来看,这似乎是赵高等人的计谋。大将军蒙恬是公子扶苏的亲信,而突然间将其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不仅去掉了扶苏的耳目,也为自己后来计谋的实施搬掉了一块绊脚石。
随后,赵高假冒秦始皇的旨意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取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当时正值七月,秦始皇帝的尸体在途中开始发出阵阵恶臭,为了掩饰尸体的味道,赵高竟然将咸鱼放在秦始皇的车上。回到咸阳后,赵高便开始对李斯下毒手,将李斯给逼死了。
*** 配图
然而赵高为什么要谋害秦始皇呢?主要原因就是赵高唯恐扶苏继承王位。赵高曾对李斯讲:“长子(即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全必用蒙恬为丞相。”蒙恬是扶苏的亲信,赵高曾被蒙恬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因此赵高对蒙恬恨之入骨,他不希望蒙氏受宠,所以必须阻止扶苏即帝位。但是秦始皇宠爱长子扶苏,只有伺机杀掉秦始皇,才可拥诏立十八子胡亥。秦始皇平时居于深宫,戒备森严,赵高根本无法下手,如今秦始皇在旅途中病倒,这真是天赐良机,正如赵高劝胡亥时所说:“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所以他果敢地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毒手,提前结束其生命,这完全有可能。
按照第二种说法来看的话,秦始皇之死,实质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的导演者就是赵高。李斯、胡亥是随从,扶苏、蒙括、蒙毅都是政变的牺牲品。赵高的最终目的是要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而他不能像后来支配秦二世那样支配活的秦始皇。
但是,秦始皇到底是病故还是被害呢?这两种观点至今尚无定论。也许只有我们等到秦始皇陵发掘的时候,看到秦始皇的真身,他的真正原因就可以被世人所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