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重典治国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4-28)260

明朝的法律思想虽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法律制度,它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经历了由“礼治”到“法治”再到“礼法结合”的发展过程,传统法律思想以“礼治”发端,以“法治”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构成完备的体系。

“礼治”从奴隶社会开始就作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相对于之前用野蛮的方式来处理违反伦理和国家意志的行为来说,它是一种文明的进步,“礼治”最早产生于殷商,在西周时期达到顶峰,在春秋时期走向衰败,西周的“礼治”具有神权法观念的特征,要求以“亲亲”、“尊尊”原则立法,并强调礼、刑相分,用严酷的刑罚维护“礼”所规定的井田制、分封制、嫡长继承制以及贵族的各种世袭特权,同时主张“明德慎罚”和“罪疑惟轻”等。

“法治”思想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定鼎于秦代,破产于汉初,作为法家的口号和学说,它由李悝开端,商鞅奠基,韩非总其成,李斯将其推向极端,虽然法治学说在秦汉之际破产并遭到否定,但是在它的指导下形成的封建制法律体系一直保持到魏晋时期才得以改变。

明朝重典治国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

“礼治”与“法治”虽然彼此对立,却又具有同一性,所谓“礼法合治”是指宗法与官僚制的结合,家族伦理原则与君主专制原则的结合,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的结合,贤人政治与以刑法治国的结合,它一方面体现了礼、法在制度上由原先的对立走向统一,另一方面体现了礼、法在统治 *** 上的相互补充和交替使用。

“礼法合治”开始于战国末期,形成于秦汉之际,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完备于宋明时期,并一直延续到近代,明朝的“重典治国”就是受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当中“礼治”思想和法家的重刑罚思想共同影响的产物,同时,它又受到了宋朝理学的影响,将“德”与“法”结合起来,作为统治工具,因此,它一方面重刑罚,强调“重典治乱”,从重惩罚违背纲常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重德化,主张“明刑弼教”,用礼义指导刑法的贯彻。

元朝统治灭亡以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族,虽然是一个善骑射的民族,战斗力很强,但是,蒙古族不关注农业生产和商品贸易,同时,由于连年征战,元朝的军费开支巨大,造成严重的财政赤字,加之吏治腐败, *** 信用临近破产,如此,元朝的政治、经济都面临困境,统治者只得大加征税,因此造成民不聊生。

元朝灭亡后中国的小工商业得到了暂时的发展,朱元璋也希望能够通过严刑峻法来遏制官僚腐败,从而 *** 和维持农业和小工商业的发展,这是“重典治国”思想产生的社会因素。

从现实角度来说,为巩固统治,朱元璋在建国后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外一方面又想方设法控制和削弱权臣和地方势力,规定宦官不得干政,取消丞相,改为大学士协助皇帝理政,其中大学士的官品不得高于四品,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官员权力,将一切大权集中于中央。

明朝重典治国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

最终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里,这种集权统治也必然会引起官员的不满,因此,用严刑峻法来对官员进行治理,从而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亦是当时之需。

此外,朱元璋的个人经历也是其实行“重典治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朱元璋出生在贫穷的农民家庭,年轻时生活贫困,被迫出家,其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太多被腐败官员欺压的经历,后来在元末动乱之中他利用大明教等宗教势力发迹,一举夺得天下,朱元璋的这些经历决定了他在官员治理上始终坚持严刑峻法的思路,在治民上,他同样也坚持严刑峻法,从而杜绝民众通过宗教结党以乱天下的可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4/312498.html

“明朝重典治国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 的相关文章

梁师都:隋末割据政权领袖,他最后被谁所杀?

梁师都:隋末割据政权领袖,他最后被谁所杀?

梁师都(570~628年),本名梁玄莫,字师都,夏州朔方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据政权领袖,刑部尚书梁毗从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陇西豪右,拜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617年),杀死郡丞唐世宗,自称大丞相。联兵突厥反叛隋朝,割据雕阴(今陕西绥德县)、弘化(今甘肃庆...

许劭: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大V,他看人有其独到之处

许劭: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大V,他看人有其独到之处

许劭(150年~195年),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我们每个人能够通过各种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布自己的作品,我们每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自媒体。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在没有网络的东汉...

隆科多为什么不选老十四选雍正 雍正后面为何抛弃他

隆科多为什么不选老十四选雍正 雍正后面为何抛弃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隆科多为何会选择雍正,而不是老十四,后来又为何会被雍正抛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709年,康熙复立了太子胤礽,并在随后晋封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为亲王,同时晋封十四子胤褆等人为贝子。明眼人当时就可以看出,胤礽这个太子被复立,不过是...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合肥对东吴真的很重要吗 孙权为何要死磕这个地方

合肥对东吴真的很重要吗 孙权为何要死磕这个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为什么要死磕合肥,对于东吴来说,合肥和荆州孰重孰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短时间失去主动进攻的能力,这无论是对于刘备还是孙权而言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如刘备就趁机以荆州为跳板一路入川得益州、攻汉中,从一穷二白的流亡军阀转...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还不知道:张飞被刺杀时,为何没被大家发现,他的死为伐吴带来了什么影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且他的首...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为恢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多次北伐曹魏,最终,累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虽然北伐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诸葛亮数次北伐...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都没有价值了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曹丕称帝后汉献帝都没有价值了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对曹丕登基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退位的汉献帝?他到底在忌惮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不杀汉献帝的理由,其实主要有三个。首先,曹丕受到他父亲曹操的影响,曹操自诩汉朝的丞相,即使权力再高也没有杀害汉献帝,况且汉朝儒家思想盛行,如果杀了前朝皇帝会对曹丕的声誉有很大影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