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解密:古人的读书与为学治学有哪些讲究和门道

历史文化5年前 (2020-05-29)251

古人读书,五六岁以“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蒙,识字写字。之后学习对对子并诵读《幼学琼林》、《蒙求》等,随后习诵《千家诗》等诗词文赋。再后即进入《五经》或《四书》系统。唐宋间,主要研习《五经》,明清两朝以《四书》为主。自进入了《四书》、《五经》系统就算为学开始。

古人年少时读书分四个步骤,一为朗读,二为背诵,三为默写,四为训解。背诵由“三百千”而诗赋而《五经》而《四书》而“三史”(“三史”为《史记》及两《汉书》)。背诵典籍是古代学者取得成功与成就的必修课。一般在二十岁之前这些功课基本完成,进士功名多数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取得。再后进入著书立说阶段,即古人所言“君子三立”之“立言”。

唐代科举制度确立,考试内容以经学为主,兼有诗赋。经学是中国固有之学也是考试大纲。

《五经》至《十三经》及《四书》

经学是汉武帝所立的国家官学,是后世研究《十三经》的学问。经字本义为织布机上的纵线,横线称纬。以道路为例,南北向称经,东西向称纬,如地球经纬线。经线是织布的主干,后寓意为根本义理法则,天地人之纲常。

解密:古人的读书与为学治学有哪些讲究和门道

周秦时期有《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此谓之经书,与之相对有纬书。秦时,《乐》散佚不存。至汉代为《五经》,《易》为群经之首。之后,《礼经》分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典籍,所谓一礼变“三礼”。《春秋经》分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所谓《春秋》变“三传”。此《九经》之谓,成于唐代初期。至唐代晚期,又增加《孝经》、《论语》、《尔雅》成《十二经》。至宋,《孟子》列入,终成《十三经》。此后再无变化。

《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部典籍合称。《论》《孟》为《十三经》之二经,《学》《庸》原本是先秦著作,后被西汉学者戴圣辑入《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因其叔父戴德亦研习《礼经》,戴圣遂称小戴)。南宋时,大儒朱熹把《学》《庸》从《礼记》中择出与《论》《孟》合并,作《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世间遂有《四书》,又曰《四子书》。自唐朝至清代,科考试题以《五经》及《四书》为范围。唐宋重《五经》,明清以《四书》为要。

经学及学术分科

经学典籍仅指儒家经典。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以及佛道教各种经文典籍不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经”,不属于经学范畴。经学是学术固有名词,不可把带“经”字的典籍均认为是经学内容。

经学之外的各家之学谓之“子学”,即诸子百家之学。先秦时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等六家。汉代有九流十家之说,即六家之外的纵横、杂、农、小说四家。后来的佛学也属于子学范畴。

中国学问于经、子两门之外还有史学与诗赋等。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学术分科,只有书籍分类。西汉学者刘歆以内容对书籍进行划分,称“七略”,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唐代分成甲乙丙丁四部,明《永乐大典》及清《四库全书》为经、史、子、集四部。晚近西学东渐。鉴于西方现代学术分科,国人把经、子两部称作义理之学,史部称作考据之学(经学之训诂考据另谓之“小学”),集部为词章之学,其他称作经世致用之学。义理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及核心价值所在。此话题甚大,涉及二千多年学术史、思想史等。知者自知,不知者亦非两三句话能以知,故不赘言。

科举应试及书院实学

古人念书有两个途径。一是就读塾馆,又谓私塾。二是在家学习,即把先生延聘家中教习子女。各地城邑乡村皆有塾馆,每年用不了几个钱即可入塾馆学习。县、州、府、省均有官学。学到一定程度即可报名参加县里考试,称县考。之后府一级复试,称府考。再经省官学最后考试,称院考。被录取者即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即进入官学学习,雅称“入泮”。学习三年,应考乡试。

一省或两省每三年于秋季集中举行一次考试,称乡试,雅称“秋闱”。考生限于秀才,中式者称举人(类似于汉魏时期的孝廉)。次年春天,各地举人云集京师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称会试,又曰“春闱”,中式者称贡士。约一月后,皇帝于保和殿亲自主持考核贡士以作排名,称殿试。殿试后,贡士赐名曰进士出身。至此,功名仕途学业就算完成。

南宋以后,书院创始。书院是官办专门研习学问的机构。不以应考科举为主要目的,重实学轻举业。书院于明清两朝极其发达,凡州县、府、省皆有书院一家或数家。掌书院者称“山长”,一般为致仕名宦硕儒充任。教授者一律为饱学之士,督抚疆吏亦亲临授课。明清时的督抚大多政、学两门皆显赫。既是显宦大员又是学界名流,学优则仕在于此。

凡有志于实学者,完全不受科考局限,所学贯通经史子集,精于本业而学于广博。古代所言学者皆为通才,没有只读经而不知史,亦无只会诗文而不通经史者。中国学术源头的经,初始功能就是史书,而后世的史中又满含经义。专则精,博则通,二者兼备,可言精通。就中国学问而言,眼下无一人能担得此二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5/317803.html

“解密:古人的读书与为学治学有哪些讲究和门道”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才能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才能如何?

朱高炽,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据《明史》记载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但他之所以肥胖,一个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他更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而不是很好武。所以本身非常英武的朱棣并不...

在古代皇帝当中 开国皇帝为何寿命都比较长

在古代皇帝当中 开国皇帝为何寿命都比较长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代开国皇帝为何都长寿?他们不碰一样“东西”,其他皇帝做不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答案是将近600个。在如此多的皇帝中,能活过70岁的仅有10个,能活到80岁的有5个,而90岁以上的,一个都没有。有趣的是,在这些高寿的皇...

历史上真实的娄昭君到底有多传奇?她的子女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真实的娄昭君到底有多传奇?她的子女是什么结局?

都说古代中国是男权社会,但有许多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 精彩的传奇。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而评价她们人生的优劣的标准也一般是夫君和孩子。倘若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娄昭君必然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女性,她甚至可以被称为中国古...

秦始皇为何要砍湘山的树?详解其真实原因

秦始皇为何要砍湘山的树?详解其真实原因

传说秦始皇曾砍掉“三皇五帝”中尧帝的女儿,也就是舜帝的妻子湘君祠附近湘山的树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给大伙说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浮江,(始皇)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和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驾崩后,一般会选妃子陪葬,可选定的妃子不同意该怎么办?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殉葬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残忍的陪葬文化,在明代时殉葬制度被短暂废除,清军入关以后建立的清代,又恢复了殉葬的制度。...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李世民,大唐第二位皇帝,19岁跟随父亲李渊自太原起兵,平定北方半壁江山,奠定大唐统一全国的基础。武德九年,29岁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同年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为什么会迷上炼丹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为什么会迷上炼丹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始皇一统六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什么会突然迷上了炼丹?秦始皇嬴政同志在38岁那年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的巅峰期,38岁正是干事业的黄金时期,而嬴政的平台又这么高,于是准备大干一场,嬴政把之前的那些个制度全部废除,实行新的制度,这还不够,连称呼也要换...

历史上狄仁杰是如何走上官仕之路的?他的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上狄仁杰是如何走上官仕之路的?他的真实形象如何?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让人们对“狄仁杰”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的清晰,他的清正廉明、勤政爱民的工作作风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但荧屏形象和历史上的真实形象还是有所出入的,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又是怎样的呢...

评论列表

夏天
夏天
5天前

作为一位古代历史爱好者,我对文中描述的古人读书与为学治学的过程深感敬佩,从三百千开始启蒙识字写字到进入四书五经系统深入学习经典文化典籍的过程体现了古人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科举制度的设立更是激发了士人学习热情、提升了学问水平的有力手段之一,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之学等子部书籍的学习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一省或两省的乡试、会試、殿考等环节也充分展现了当时选拔人才之严格和公正性!书院的出现则是对学子们实学和广博学识的锤炼场所所在之处皆为有志于学者研习之所亦可见古人为学与做官并重之道风传承至今令人钦佩不已赞叹连连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