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国安史之乱本不该持续八年:都是内乱惹的祸
大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胡人节度使安禄山,在北方阴险的蛰伏了多年之后,终于向唐帝国亮出了可怕的狰狞面目。十五万叛军,攻城掠地,荼毒中原大地。对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来说,这哪仅是晴空霹雳;简直可以说是顶级大地震了!
安禄山起兵反叛大唐,打出的是“清君侧,诛杀杨国忠”的旗号;明显有欺世盗名的成分。不过安禄山想干掉杨国忠也并不是假的;从他自己来说,他要是再不趁着有兵权之时反叛,宰相杨国忠迟早也要铁了心找茬把安禄山给做掉。安禄山,杨国忠,从最开始的互相不对付,发展到后来已经是势同水火。杨国忠早就公开对唐玄宗说,安禄山要谋反(可惜李隆基就是听不进去)。一国的宰相天天在皇帝耳边吹风,安禄山自己心里也确实有鬼,不可能不哆嗦;到后来干脆发展到杨国忠令人“刺求反状,讽京兆尹围其第,捕禄山所善之李超、安岱、李方来、王岷杀之,贬其党吉温与合浦”。与安禄山关系铁的人,已经有被杀掉的了。所以他再不反叛,脑袋必将保不住(刘宋杀檀道济,赵宋杀岳飞,人家明明没有反状尚且以“莫须有”就诬陷诛杀;何况安胡儿是真有反心?)
从大的方面看,安禄山能够重兵反叛,也是拜唐朝边镇权力过于集中、中央与地方权力失衡的原因所赐。安禄山反叛之前,唐玄宗自恃国力强盛,锐意开发边疆,猛将劲卒多聚于外;而与此同时,唐帝国原有的府兵制已经衰落(明朝的军户制、军事卫所制度跟府兵制是异曲同工);关中、京师地区原本兵力雄厚,此时却早已空虚;相比募兵制的边镇军事力量,数量、质量上明显是“内轻外重”之格局。而安禄山,更是由于玄宗愚蠢的宠信,得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权力之大,完全有同中央 *** 叫板的本钱。唐帝国全国也不过设了十大节度使啊!
从军队质量和战斗力来看,安禄山的叛军,在起兵前,就经常与契丹、奚这些草原骑兵打仗;作战经验可谓丰富;到后来东突厥阿布思部加入后,可称得上是精锐猛将云集了。反之,唐帝国因为承平日久,内地久不经战事,所以战争初期,叛军势如破竹,攻陷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和城池。唐玄宗的脑袋这回终于被安禄山的大棒子给砸醒了。李隆基,当初那么多人告发安禄山有反意,他却将告发者治罪或逮捕;有的干脆绑着送给安禄山叫他杀。豺狼,都是自己一手养壮的!
后悔是没用啦。唐帝国开始在全国动员抵抗叛军的军事力量。安西节度使封长清,是高仙芝一手提拔起来的西域边陲大将。唐玄宗召他入朝,决定让他来统兵抵抗叛军;并询问其平叛作战方略。封长清对唐廷忠心耿耿,且久席边事,慷慨回答:“安禄山率凶徒十万进犯中原,太平日久,人不知战。但势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大明劫》片中,孙传庭起初豪壮的说过“破贼,五千精兵足矣”,两个人倒挺像,呵呵)
李隆基“闻言壮之”。也难怪,多长时间了,官军节节失败,叛军锋芒如日中天,这个节骨眼,听到这些是太提气了。玄宗遂任命封长清为范阳节度使,命他前往洛阳募兵,抵抗叛军。
封长清到了洛阳,随着接触实际情况,就发现自己错了。心情也沉重了。因为他久居西域边陲,并不了解内地的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他自己大吃一惊。内地的军队,由于承平日久,长期不打仗,战斗力与久经战事的边陲军队相比,简直是“不堪用”!此前只是知道“太平日久,人不知战”,没想到“人不知战”的程度,岂止是单单没有作战经验的问题,已经达到了“不堪一用”。内地的军队,怎么萎靡成这样了?——这个,倒是不能怪封长清在皇帝面前“吹牛”。封大将军还真不是爱吹牛的人。他是高仙芝一手提拔的安西都护名将,文武双全,久经战阵;在安西统帅的军队,也不是渣。只是实在是没想到,内地的兵将,战斗力都颓废成这样了。不经过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啊!可是现在说别的,又有何用呢?
封长清心痛之余,却并未退缩,仍然积极募兵。“旬日得兵六万,皆佣保市井之流”——募来的兵,有大量老弱残兵;有的连箭都不会射,有的连马都骑不了,上街维持维持秩序,管管“市井”还行。这哪赶得上安西的那支久经沙场的精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封长清依然以一个职业军人的敬业精神,组织这支新兵部队开始训练。
可是光有敬业精神不行,关键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叛军渡黄河,攻陷陈留!之后马不停蹄,兵锋直抵葵园!此时封长清募集来的军队,才训练了没几天。一支新兵部队,要想练到有哪怕有基本作战能力的程度,短短几天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样危急的形势下,封长清表现出了一位职业将领的坚强勇敢,他面对兵锋正锐的叛军,毫不退缩,亲率一支战斗力相对强的骁骑与叛军前锋接战,并英勇的发动反冲锋,杀敌百人。叛军主力蜂拥而至,封长清见自己兵少,退守东门。此时,募集的新军战斗力低下的问题就一下暴露出来了。叛军以铁骑冲突,封长清的新军连门都没守住,溃不成军。然封长清不愧是大唐铁血军人,继续率军在都亭驿与敌血战;再次不敌。连番血战后,封长清已是寡不敌众,无奈退往陕郡。此时,高仙芝率领五万军队,正在陕郡驻守。遗憾的是,此时高仙芝手下的这五万兵马,跟封长清在洛阳招募的军队一样,是刚从长安招募的新兵,战斗力同样低下;跟当年远征阿富汗,在恒逻斯战役与 *** 大军血战的那支部队没法比。那场大战,虽说是唐军大败;但那支唐军部队毕竟称得上是精兵。
所以,身经百战的高仙芝也冷静的认识到,靠这样的军队去打仗,是送羊白白入虎口,这样的无谓牺牲必须避免。两员帝国大将最终决定,坚壁清野,向潼关战略撤退。撤退途中,部队遭受叛军截击,损失人马甚众;但高仙芝、封长清终于成功将部队主力撤到了潼关。潼关,与黄河渡口和崤山天险结合,号称天下之一雄关、天险,地势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关中秦地的门户。叛军围歼高仙芝主力,进而闪击潼关的企图落空,叛军大将崔乾佑只能望关兴叹。两员帝国大将这一正确的战略撤退,不仅避免了无谓的牺牲,更为大唐赢得了关键的喘息机会。这个可不能小瞧;从这一刻起,对大唐军事态势有利的局面其实已经无形中迈出了之一步。
为何说这是有意义的之一步?往下说就明白了。因为之后,唐帝国的平叛战争,赢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或者说是唐帝国能最终打败安禄山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拐点!这个机会如果把握好了(其实唐朝 *** 军也曾经一度抓住了这个良机),我看安史之乱就不会祸乱大唐长达八年了;有可能两三年就结束。而如果短短几年就平叛成功,大唐帝国后来也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蝴蝶效应!
言归正传。此时的态势,是叛军南线闪击潼关,直捣关中的企图化为泡影。但北线,安禄山也没闲着。他派出大将高秀岩,率铁骑进攻关中北部的朔方。朔方一旦得手,北线的叛军就可以南渡黄河,从草原向南,威胁长安;这也正是历代草原民族进取中原的路线。想的计划倒是挺好,然而北线叛军这回却到底碰上了一个狠茬;这个狠茬就是唐帝国名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郭子仪统帅的部队,与高仙芝封长清招来的新兵不一样,是久习边事的大唐边镇部队。所以高秀岩叛军和郭子仪的军队一交手,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不惯病,高秀岩叛军一战就被打得溃不成军。郭子仪这还没完,果断乘胜咬着叛军又一顿狂扁,攻克山西的静边军城。这个地方被唐军占领,叛军太难受了;叛将薛忠义统兵疯狂反攻,结果又被郭子仪一顿暴揍,七千胡骑被唐军歼灭。不可一世的安禄山叛军,这次终于领教了唐帝国军队的厉害!
之后,郭子仪大军马不停蹄,根本不容北线叛军喘息,接连攻克云中(大同)、马邑、雁门关。此时的战略态势,已经对唐帝国变得有利了。唐军在北线的反攻,导致安禄山起家的老根据地一带几个战略要地丧失。唐军南可南下河东;东可出兵河北;安禄山再不能像以往那样,毫无后顾之忧的南侵;唐军在叛军背后,安禄山犹如芒刺在背,这哪里是刺啊,简直就是钉进安禄山后背的大钉子。安禄山是接招也得接招,不接招也得接招。南线的叛军,必须被迫分兵往回抽。这颗可怕的大钉子要是再不管,北线唐军会继续行动,直至将叛军的南线北线断开;断开了南北两线就各自都成了孤棋,那这个棋局可真就马上要翻盘!
这个最关键的节骨眼,唐帝国自己内部竟然出事了。一步臭棋,臭不可闻,帮了安禄山的大忙。起初高仙芝封长清出兵,由荣王(皇子)李琬为元帅,宦官边令诚为监军。李皇子到任不长时间,竟暴病身亡。他这一死,边令诚就更得瑟上了。明明用兵打仗他是外行,可他仗着是监军,经常乱干涉军务。这还不算,边令诚还总求高仙芝办事,高仙芝都没答应。你平时也就算了,现在这个战局,你一个军事外行过来瞎搅合,那不是让军队遭殃吗?再说潜规则那一套,以前就没少送你财物,现在这么严峻的情况你还没完没了,我高仙芝又不是提款机,哪能没完没了的答应你,将士们和战马都要吃饭,都要用钱,现在发放给将士们的物资都不足,你让我上他们手里抢?所以边令诚的欲望,并未得到满足。这个小人心如毒蝎,回朝恶毒的向玄宗奏了一本:封长清在皇上面前说大话吹牛,而到了前线又畏敌如虎,总是夸大叛贼的实力而动摇军心;高仙芝又无故抛弃了陕郡几百里国土,还偷盗、克扣朝廷下发的军粮与赏赐。而东都洛阳却被叛贼荼毒。这两个人是欺上瞒下。此外,边令诚又详尽的报告了高仙芝、封长清战败的情况(免不了添油加醋),而对二将的顽强血战、二将带兵的辛劳、新兵战斗力低下等问题,故意隐瞒不报。李隆基听后大怒,做出了愚蠢的决定:把这两个 *** 给我杀了!这是脑袋叫门给挤了之后下的旨意。这股“果断”劲,早用到安禄山头上,哪会有今天呢?这么乱杀胡杀,唐玄宗也不想想,以后谁愿意给你打仗!或者就算为你打仗,谁又不多留个心眼?(这点跟明朝崇祯有一比)
高仙芝,封长清,两员帝国优秀将领,就这样冤死于边令诚奸佞之手、李隆基之愚蠢。封长清临死前悲壮的留下了《封长清谢死表闻》,内容慷慨激昂且悲壮,“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位尸谏之臣,死做圣朝之鬼。若使殆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封长清慷慨赴刑后,高仙芝也巡营回来,刚闻听封长清被斩首,又惊又怒。边令诚惧怕高仙芝反抗,急招陌刀手百人跟随,说:“大夫亦有诏命。”高仙芝立刻明白,自己同样是难逃一劫了。之后边令诚宣读敕书。高仙芝听罢说:“我遇敌不能战而退兵,的确有罪;今上顶天,下踩地,道我克扣士兵钱粮与赏赐,乃冤枉我也!”此时已经聚集了大批唐军将士来围观。高仙芝扭头大声说:“我于京师招募尔等出来作战,诸位虽得到一些兵饷物资,然远远不足。正欲与诸位儿郎一道冲杀破贼,取高官厚赏;不料贼众突来,方撤兵至此,本已乃为国家固守潼关。若我果真克扣了你们的钱粮,你们就说有;若我未曾克扣钱粮,请你们说无!”士兵们齐声大喊:“无!”并大呼高仙芝冤枉,声震天地。边令诚恐事情有变,急命行刑。
两位将军就这么窝窝囊囊死了。
两员能打仗的大将,唐廷自己帮助安禄山给除掉了。其他节度使,要么远在南方,要么无法及时来到关中,朝中武将,一时无人可用。唐廷紧急起用在家养病的哥舒翰,命其讨伐安禄山。哥舒翰称病推辞,玄宗不准。唐玄宗还号令全国四面出击,收复洛阳。于是哥舒翰率高仙芝旧部和其他各路军队,号称20万,镇守潼关。此际,北线叛军高秀岩,进攻郭子仪,又被击败。
哥舒翰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同样坚持高仙芝封长清那一套,就是不出关去野战,叛军迁延日久,活活被拖在潼关之下,想打哥舒翰又不跟他打,白白消耗粮草与军事物资。
756年,天宝十五年5月,唐朝名将郭子仪(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河东节度使)在河北嘉山,联手大破史思明叛军。史思明部队被歼4万余人,一千余人被俘;史思明本人落马,靴子也掉了,光着脚丫子拼命逃走,夜间拄着一杆半截枪杆狼狈不堪的回到军营;之后又逃往博陵;李光弼又率军围攻博陵。唐军声威大振。河北十余郡纷纷杀死叛军的守将,向唐军投降。忠于唐室的大批地方官,也纷纷策反。这可是安禄山的老巢啊。沦陷地区的百姓,苦于安禄山暴政久矣,也相继起来反抗。洛阳至范阳的道路也被唐军切断;叛军往来都是轻骑悄悄经过,还经常被截杀俘虏。这样的军事态势和战略局面,对唐帝国来说,是形势大好。安禄山叛军不得民心,照此发展下去真可谓会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人民战争在孙子兵法和 *** 军事思想看来,是敌人最怕的战争。唐廷如果照这个局面正确的一步一步走下去,安史之乱的历史可就真要改写了,那这场平叛战争的进程,真的要大大缩短;而战争时间缩短了,空间缩小了,唐帝国社会所遭受的战争创伤,也势必会大大减小(京师关中地区不会遭受战火荼毒;国际之一大都市长安,更不会成为废墟);也更不会死更多的人了。
——所以,此时对唐帝国来说,说最终胜利就在前方不算过分。安禄山面对这个局面,也确实是大为惊恐,连这样的话都骂出来了:你们这么多年教我反叛,还说万无一失。今天哥舒翰守潼关,我们几个月都攻不下来,北方道路又被切断;敌军自四方会合而来,我占有的不过汴、邓几个州,万全之机在哪里!?你们从今往后,不要再来见我!心中烦乱惊惧,可见一斑。
可惜,可叹,可悲!这个大好形势的节骨眼,唐帝国内部又出事了!
哥舒翰本来多次拒绝朝廷让其出关作战的命令。这是正确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军队的质量,也知道出潼关还不到时候;所以他对朝廷的要求与愿望,对杨国忠的不切实际的瞎支招和命令,也一直是挺着不办。杨国忠也对其猜忌不满剧增。杨的心腹跟他说过,“哥舒翰如今手握朝廷重兵,若是举旗向西,危险的是你!”杨国忠听罢深以为是,于是借口建立后继部队,让玄宗同意招募万人驻扎在哥舒翰后方,名为防叛军,实则防备哥舒翰。命亲信杜乾运统领新军。哥舒翰知道杨国忠的奸诈阴险,深恐被杨国忠谋算,就上奏请求将此新军划归自己管辖。六月,哥舒翰干脆借到潼关议事的机会,借用罪名杀掉杜乾运。杨国忠闻之,深为惊怒,所以更屡进谗言,说哥舒翰与潼关守军的坏话,更有“要警惕哥舒翰这样的胡人将领成为安禄山第二”这样的谗言。这干的是跟边令诚一样的损事了。哥舒翰部下军中将领,也怨恨杨国忠构陷军队,飞扬跋扈。部将王思礼更是劝哥舒翰,上表玄宗,杀掉杨国忠。不行的话,干脆率一部军马将杨国忠劫持出京师,为朝廷除掉这个祸害。哥舒翰起初不答,后来说过:“如此,是我哥舒翰谋反了,而不是安禄山反叛。”——朝中的内斗,多么可怕,由此可见一斑。更可怕的,杨国忠安插在军中的亲信将此事密报给杨国忠。杨国忠头发根都立起来了!到了这个份上,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啦!
奸佞杨国忠出于一己私利,不顾江山社稷安危,借玄宗之命,强令哥舒翰领兵出潼关,收复洛阳。皇命难违,军法无情!这次,哥舒翰实在是拒绝不了了。出兵前,他仍然不想放弃最后的机会,坚持上奏,说叛军是故意显示疲弱引诱我军出关,安禄山久习军事,岂能无备!叛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我军据险,利在坚守。况且叛军暴虐,无有民心,今内部将要发生变乱,届时定可不战而胜之;首要者是能够成功,何必不切实际的贪图快!
此时,郭子仪、李光弼也向朝廷上奏,请求引兵北取范阳,直捣叛贼巢穴,将叛贼党羽的家人俘虏作为人质,招降叛军。如此,叛军必将军心动摇继而彻底崩溃。还特意强调,潼关守军目前应继续坚守,拖住南线叛军并使叛军疲困,千万,千万不要草率出关,而坏整体战略!——这个战略计划,如果付诸实施,可以说能要安禄山的老命!
可是杨国忠又屡进谗言,说叛军疲困无备,哥舒翰有意逗留不进,战机会白白扔掉!唐玄宗深以为是,连派中使严令哥舒翰出关。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的正确建议,李隆基不听!
哥舒翰眼见正确战略和意见化为泡影,捶胸大哭!近20万大军,最终被逼出关!
出关的结果,哪怕是打成两败俱伤的消耗战也行。可惜不是。是最糟糕最吐血的结局。灵宝一战,叛将崔乾佑善于用兵,成功伏击出关的唐军。可怜哥舒翰大军18万人,几乎全军覆没;逃回潼关的,仅剩8000余人!8000如惊弓之鸟,缺乏军事统帅的部队,哪里能敌得过崔乾佑的精锐叛军?(哥舒翰被俘了,大批统兵官战死)潼关终于可怕的失守!
至此,棋局逆转。安禄山可怕的翻盘了。唐帝国之前的大好形势,瞬间化为乌有。唐朝廷出的这一手昏招,导致关中军队主力被歼灭,京师兵力已经空虚。自此关中已无军事力量来抵挡叛军锋芒。唐玄宗被迫向四川出逃。关中地区,天府雄国,繁华长安,开始惨遭战火荼毒。自此开始,之后的历代王朝国都,再不是那个恢弘大气繁花似锦的长安。
之后的平叛历史就不多叙述了。无情的战乱,本该早些结束的;自此更加肆虐唐帝国国土,战祸波及的地区,也越来越广。蝴蝶效应纷至沓来。战争活活拖了八年才结束。唐帝国在西域的统治和开拓,变成了弱势直至逐步丧失。地方藩镇势力纷纷抬头。宦官开始进入政治舞台,把持朝政。自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内部就没好过。总之安史之乱,将曾经强盛的大唐给打废了。
孙子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兵无选锋而曰北(军队无精兵就要打败仗);存人失地,地可复得,存地失人,地人皆失;《战争论》所述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等等,这些经典格言与军事思想,在以上说的内容中,从正面、反面,无不得到了印证。
总之,唐帝国本来是有条件有能力在平叛战争相对短、战火波及面相对小的局面下,最终打败安禄山的,以上说的那个态势,唐朝如果能脚踏实地的往正道上走,叛军早就崩溃了,哪用得着打上八年。安禄山叛军固然强悍,但叛军属非正义,没有民心支撑,而唐帝国毕竟是立国一百多年的帝国,还以尚武崇文著称,并非没有出色的军事统帅和军队。像郭子仪李光弼,就经常打得叛军满地找牙。可惜,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战争,唐朝白白葬送了短期内平叛成功的大好机会,唐朝与其说是输在军事上,不如说是毁在政治上。奸佞横行,军中良将遭构陷冤杀,关键时刻军队遭错误指挥;唐朝廷自己,包括李隆基,真是太善于为敌人安禄山帮忙;反过来,安禄山却根本不给李隆基和唐朝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