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百万大宋军为何摆不平10万西夏兵?
北宋鼎盛时期有120多万军队,西夏虽然一次可以动员30多万人来犯,但那是广泛征兵的结果,真正有战斗力的,区区十万多点。可是西夏这点兵力,把堂堂大宋纠缠的狼狈不堪,这是什么原因?
战略战术总结
简要地总结西夏和北宋这三大战役的得失。
一是西夏有个像鹰或狼一样的领袖,而北宋基本是羊领袖。偶而出息个老虎,还不受到重视,而是被排挤,如小范。
二是西夏能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五根指头握成拳,力量大得很。而宋朝本来就兵力不强,却总是分散进行。总喜欢分兵,明朝和满清的多次较量,总是吃这个苦头。努尔哈赤的六万精锐,可以轻松打垮明朝13万军队。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三是情报战术做得好。每次战役,西夏部队都能把宋朝军队的动向地形位置,摸的清楚。而宋军对西夏军的情形,一无所知。不失败好象没天理,即使换了诸葛亮也没招数。
四是西夏有强力领导,有条不紊。而宋军每次战斗总会有那么个任福小葛那样的二百五将军坏事。
五是西夏军队发扬游击战术,灵活激动,特像矫健的狼,声东击西,忽前忽后,让你摸不着头脑。而宋军战术单薄,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主要原因是宋太祖开始实行的限制武将,剥夺兵权的错误国策,搞的将军们对打仗一窍不通,还用愚昧的文官领导他们。而元昊爷们三个,完全是打出来的真功夫。党项人强悍好武,民风硬,不像宋朝人,被暖风吹软了骨头。
西夏将士很像野狼。狼,论力量不如熊豹老虎,但狼有奸诈的心眼。既凶猛又智慧,它们训练出游牧民族卓越的军事才能。畅销书《狼图腾》盛赞了狼的习性,说蒙古人就是狼的受益者,学会了狼的战术和勇猛。确实如此,在那冷兵器时代,他们把狼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到了天下无敌的顶峰。渔猎生活,也熏陶出女真勇士。蒙古草原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更具备战斗力,更加善于战斗,具有先天的军事优势。女真刚兴盛时候,也是勇武善战,能一举灭掉大辽和大宋两个大国。
党项族虽然没达到上述二者的高度,但在元昊的整合下,具备超强的战斗力,把才子佳人式的大宋收拾得狼狈不堪。不得不又给钱又给礼品地安抚,尽管得到宗主国的虚名。
汉族人研究的孙子兵法,其实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升华。所以才被文盲状态的游牧民族欺负得眼珠冒火。
游牧民族与狼群的较量,是势均力敌的持久战斗,延续了数千年。人与狼实践了军事学说里的所有原则和重要理论,真正地把孙子兵法生动深刻地烙印在少数民族战士的脑海里。
比如元昊就灵活地应用了狼族很多兵法。
兵不厌诈。
这条从元昊的爷爷继迁就使用的栩栩如生。形势一不妙就装孙子,求和。等形势好转起来就充老大。元昊说我不打你,老范就相信了。继迁派出一些诈降士兵,铁臂相公就飘飘然了。
声东击西,骗出老范的精锐。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三次,特别是后两次的战役,元昊都是集中十万精锐,一口吃掉一二万宋朝军队。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继迁打灵洲不是这样吗?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战术,更是被西夏人灵活掌握。元昊善于掌握这个尺度。他不会傻乎乎地和宋朝军队硬拼,他拼不起。人家是要打合算的仗。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三次战役,严格地说是小战斗,消灭了几万宋朝军队,但对宋军造成的打击却很惨重。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游击战术,被游牧民族掌握得炉火纯青,从匈奴到满清,把汉族大军拖得叫苦连天。你深入沙漠,必然后勤不足。我先撤退,等你疲惫后,我就反攻击。在韩战期间,李奇微将军就采用这样战术,也称为礼拜天攻势。
在冷兵器时代,中原人与边疆游牧人的争斗,太像羊与狼的博弈了。
元昊就像白眼狼一样无情无义,虽然得到北宋大量好处,但是却不领情,时常骚扰。
天朝上国要给边鄙胡人上贡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号称北宋对西夏的三大败,损失精锐数万,丧师失地,大丢了国人的面子。
元昊有成吉思汗的军事才能,但却没有大汗的雄心壮志,发起这几场战役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吞并宋地,而是想以战求和,迫使宋廷承认。你们万岁,我也万岁。
宋军遭受这几次大败的惨重打击后,也被迫重新审视对夏策略,军事上采取守势,开始采纳范仲淹立足防守、稳步推进的堡垒战术,于政治上同意与元昊议和。元昊提出愿意向宋仁宗称儿子,但拒不称臣,看来他埋汰祖宗不要紧,就是不能在政治上低人一等。并要求赐岁币,没忘记掠夺本性。宋廷则坚决要求元昊称臣,这是红线,踩不得。
元昊和辽国大军作战前夕,决心让步,避免两线作战,看来希特勒远不如元昊聪明。1044年10月,宋朝和西夏签订和约,内容为:西夏取消帝号,对宋朝称臣,宋朝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宋朝每年赏赐西夏绢13万匹,银子5万两,茶叶2万斤。在双方节日时候,再加赏赐两万五千两银子绢帛衣两万三千匹,茶叶一万斤。重新开始边境贸易,恢复民间往来。两国边界划中为界限,不得越界限追捕逃犯。单就数字看,这个协议,宋朝损失不算大,相比皇帝祭奠祖先,一花费就是一千百万两银子来说,损害小小的。但大国尊严没有了,以后让女真人看透了,带来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