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汉朝历史上因为一盘棋而引发的七国之乱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28)120

导读:汉朝四百年间,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叛乱多次,但这些叛乱大都是刘家自己人制造的。看来虽然曹植在几百年后才做出了七步诗,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却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七国之乱”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次,带头闹事的也不是外人,而是高祖刘邦的大侄子,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叔叔。叔叔要造侄子的反,多少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要兵戎相见呢?

汉景帝刘启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都是排行老四,按理说他是没有资格当太子的,不过谁让此人吉人自有天相呢?在他很小时,他前面的三个哥哥先后归天,自然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关于此,《史记·孝景本纪》中有详细记载:“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景帝即位之后,在各方面都继承了文帝的遗风,国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只不过,一场大的风波却在暗流涌动,时刻威胁着他的帝位,这就是吴王刘濞的狼子野心。

刘濞20岁时随高祖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以骑兵大破英布的部队,成就一世英名。想一想,此人的勇猛真是非同凡响,因为当时英布怕的人不多,自信能将他打败的也只有彭越、韩信。将英布灭了以后,刘邦其实并没有开心多少,因为他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就是,安排谁去守住吴地,因为那里的地方势力不好对付。思来想去,还是选中了“年二十,有气力”的侄儿刘濞。于是,20岁的刘濞轻松地当上了吴王。吴地人虽然彪悍,但地却是好地,在刘濞的悉心经营下,变得国富民强。《史记》中也说,当日的吴国“国用富饶”,即财源充沛;“能使其众”,即获得百姓爱戴。可见,刘濞之功,史有共识。至于广陵,逐渐形成为繁荣富庶的大城,与江淮地带继续开凿运河,便利交通,吸引四方商贾云集于此,也应归功于刘濞。这些都说明刘濞是治理地方、改善民生之能手。

然而,时至公元前154年,这一切都成为了浮云,因为刘濞誓做被后世诟病的乱臣贼子,“七国之乱”一触即发。当时刘濞的顾问枚乘不仅政治觉悟高,而且处事清醒,他发现刘濞这样做实在是弊大于利,于是再三劝阻,并写下了著名的《上书谏吴王》,说:“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大意是,你要是听取我的意见,不做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就可以长久地稳坐吴王的位置。结果,忠言逆耳,刘濞还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大旗反了。说到这里,还是要解释一下晁错这码子事。本来人家吴王就虎视眈眈,结果晁错却不识时务又添了一把火,向汉景帝献上了《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于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卖官等各种罪名先后削去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六个县。

虽然削藩这把刀暂时没有砍到刘濞,但是却给了刘濞联合诸王造反更好的理由。他在檄文中说,晁错这老小子是在挑拨您(景帝)和我们各个刘姓王之间的感情,毕竟我们才是一家子,一个外人却在那儿指手画脚制造矛盾。他是您的老师您不忍心治他的罪,我来帮您。于是就有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幌子。明眼人肯定看出来了,一个小小的晁错,犯得着动用天下诸侯的兵马来杀他吗?当然不用,刘濞这是在为自己打掩护,笼络人心。很快,刘濞率领20万大军西渡淮水,并与楚军会合后,组成吴楚联军。随即挥戈西向,杀汉军数万人,颇见军威。

消息传到景帝耳朵里,他立刻派周亚夫率兵迎战,仅用了三个月就彻底平息了叛乱。在总结刘濞造反的原因时,司马迁是这样说的:“逆乱之萌,自其子兴。争技发难,卒亡其本;亲越谋宗,竟以夷陨。”意思是说,刘濞谋反,是因为他儿子被杀这件事引起的。当初,为了挟制刘濞,文帝以陪读为由让刘濞的嫡长子刘贤留在未央宫做人质。谁知,有一次,时为皇太子的刘启(即景帝)和刘贤下围棋,因争棋路而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世子砸死。太子因为一盘棋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嫡长子,而且一点没有道歉的意思,这使刘濞大为恼火。当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从此,刘濞称疾不朝。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让人家没后总归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虽然后来刘濞又生了几个,但这种怨恨真的是很难抹平的。所以说,景帝年轻时的那次失手杀人,与“七国之乱”的发生绝对脱不了干系,而且是酿成惨祸的重要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7/328150.html

“揭秘汉朝历史上因为一盘棋而引发的七国之乱”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李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李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618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后代,北周小冢宰元孝则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个性耿直,颇有才干。初仕北周,拜右侍上士。隋朝开皇年间,历任内史舍人、库部郎中、考功郎中、太府少卿。隋炀帝即位后,历任司农少卿、司隶大夫、御史大夫、...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还不知道: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秦始皇能够顺利...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还不知道: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看看他19个兄弟的待遇和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在位后期的九王夺嫡可谓十分激烈,这场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战绩如何?在襄阳两败关羽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战绩如何?在襄阳两败关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东汉末年名将乐进的故事。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东汉末年名将。他虽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胆色过人,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玩命冲在最前面,因此深受曹操的欣赏与重用。由于曹操在军事行动中,进攻时习惯用乐进...

薛综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薛综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周胤:东吴名将周瑜次子,因犯罪而被免官为民

周胤:东吴名将周瑜次子,因犯罪而被免官为民

周胤(?—239年),庐江舒县人,出身庐江周氏,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任兴业都尉,娶宗室之女为妻,领亲兵一千,驻守公安。黄龙元年(229年),封都乡侯。后因罪被免官为民,迁徙庐陵郡。赤乌二年(239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替他求情,请求赦免其...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玄武门政变发生时,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后来,又同意了他的大将尉迟敬德的建议,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明明李世民已经亲手射死了李建成,所谓“死者为大”,更何况是兄长,是太子,为什么李世民还要割下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的头呢?为了说明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