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原因?
1815年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回到巴黎,东山再起,很快重新控制了整个法国政权。
得到这一消息后,欧洲各国君主如临大敌,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希望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将他绞杀。拿破仑也迅速组织部队抵抗,根据制定的正确的战略部署。要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解决战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可是这一次战争局势并没有朝着“战神”部署的方向发展。受命占领布鲁塞尔重要阵地以牵制英军的内伊元帅迟缓犹豫,使这一行动未能如期完成。后来在双方激烈争夺时,拿破仑又命令内伊属下戴尔隆军团由弗拉斯内向普军侧后方开进,和主力部队一起对普军实行夹击,但戴尔隆对命令理解不清,错误地向法军后方的弗勒台开来,使这决定性的一击延误了近两个小时。而当戴尔隆重新赶回普军后方时,又被不明战局的内伊元帅严令调开,这时英军已在戴尔隆的大炮射程之内,戴尔隆机械地执行了内伊在戴尔隆的大炮射程之内,戴尔隆机械地执行了内伊的命令,使法军在临胜之际功亏一篑,英军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
另外,在滑铁卢会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指挥军队追击英军时,就在两军快要相接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顷刻间,道路被冲毁,田野一片泥泞,法国骑兵不得不停止追击,使狼狈逃窜的英军绝处逢生。次日清晨,彻夜未停的大雨仍然妨碍着法军按时投入进攻,善于运用机动战术的拿破仑也无法在这样的天气下发挥炮兵和骑兵的机动作用。战斗一直推迟到中午才开始,这就给英军更多的喘息机会。
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战。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滑铁卢战役的进程既惊心动魄,又富有戏剧色彩,许多微妙因素影响了战局,使法军的锐势急转直下,失去了几乎到手的胜利。
6月18日中午,随着三声炮响,滑铁卢之战的帷幕骤然拉开,排山倒海的法国骑兵呼啸而上,但防守的英军顽强抵抗,以猛烈的火力压住了法国骑兵的锐势。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整个下午的激战没有片刻停歇,处于浴血苦战之中的双方都失去了完全控制局势的力量。黄昏到了,拿破仑亲自率领自己的近卫军向英军阵地冲去,但是就在这个时刻,英国的援军到了,而拿破仑一直相信在英援军到来之前会前来救援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却始终未到。形势急转直下,英军趁势变守为攻,对法国军队发起了总攻。
列成方阵的法国近卫军一面拼死抵抗,一面缓慢后撤,拿破仑也只好下车骑马而走。他脸色惨白,泪流满颊,在暗淡的星光中跑过了一个个尸横遍野、怪影憧憧的战场。他试图收拾残军,无奈力不从心,战场上躺着2.5万名死去的和受伤的法国人,法国几乎损失了全部的炮队,而几十万奥国生力军正逼近法国边境,还有几十万俄国军队不久也将到来——所有这一切都使拿破仑陷入完全绝望的境地。他不得不宣布退位,从此开始通向死亡的流亡生活。
法国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引起了史学家和军事评论家的极大兴趣。有人认为,是格鲁希元帅的迟迟不到毁灭了整个法国军队,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2万人,英军也有7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有人认为是天气原因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可是也有人把原因追溯到更早一些时候,他们认为,如果一切都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本来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第七次反法同盟也会像上几次一样,被拿破仑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人们还常常把原因归结为拿破仑用兵失误,主要是当时在他身边缺少能攻善战、和他配合默契的将领:达乌被围困在汉堡,缪拉没能够及时从那不勒斯赶回来,马塞纳正在西班牙征战。拿破仑虽然培养了一批将才,但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自己所用,这无疑是一场悲剧。最后,听一听拿破仑自己的解释吧。他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就算有了这一切原因,那场战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也许,是这些微妙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使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再一次遭遇了失败的命运。人们不遗余力地对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但是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好作为一桩疑案继续讨论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