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二次革命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二次革命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29)200

二次革命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二次革命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二次革命

孙中山发起的二次革命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历史总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的,那么到底二次革命存在什么不足呢?

二次革命存在的不足

1912年年底,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关系,一度很友好。孙袁这段蜜月?是真心共造共和,还是貌合神离?

不少政治家长于权谋。他们的政治行动是真心还是假意,很难判断。动机不必深究,重要的是如实描述他们的行动。1912年的孙袁关系,必须记住几件事:

之一:从这一年初制定《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到1913年春草拟《天坛宪法草案》坚持内阁制和极力扩大国会权力,孙文和 *** 的基本指导思想不外是束缚袁世凯的手脚,把尽可能多的实际权力夺到自己手中。

第二:1912年8月孙文、黄兴赴京与袁世凯会谈,他们达成的协议表面看来是双方进入蜜月期,实质是体现了利益交换却忘记了巩固基本制度的重任。

1912年9月25日,《 *** 公报》民国元年第149号公布了袁世凯、孙文、黄兴、黎元洪《协商订定内政大纲八条》,是这次会谈的主要成果;内容是:一、立国取统一制度。二、主持是非善恶之真公道,以正民俗。三、暂时收束武备,先储备海陆军人才。四、开放门户,输入外资,兴办铁路、矿山,建置钢铁工厂,以厚民生。五、提倡资助国民实业,先着手于农 、林、工、商。六、军事、外交、财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权主义,其余斟酌各省情形 ,兼采地方分权主义。七、迅速整理财政。八、竭力调和党见,维持秩序,为承认之根本。

对这八条稍加考量,不难发现它有两大缺陷:一是只字不提要坚持民主,坚持法治,不能再像不久前那样由总统下令,军政执法处肆意杀害总统、副总统的政敌。二是忘掉了地方自治。如果把它放在清帝国最后10年的新政时期,当时的朝廷和包括袁世凯在内的中央和地方大臣也会在欣然接受之余,指摘这样的纲领太不尊重地方自治的既定国策了。

应该指出,这些错误不是偶然的。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之一天,向海内外宣布五条政务之方针,依次是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军政之统一、内治之统一、 财政之统一,居然矢口不谈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孙文以专修铁路为己任,由政治家向企业家转换,且把 *** 理事长交给宋教仁 *** ,不理解共和制中反对党的责任。

发展铁路及其他交通、工商事业,发展教育,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确实极为重要。问题是政治家在这些事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政治家活动的主要舞台应在政治领域。他们应在这个领域扫清工商业发展的障碍,构筑自由、安全、法治、廉洁、民主的社会环境,让工商企业家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对于政治家认为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等),亦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指引和鼓励企业家去建设和经营。如果越俎代庖,直接经营工商事业,只能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从政治领域淡出,无法在各种政治势力的角逐中为工商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能导致不利工商事业发展的现象泛滥,反而阻滞经济发展。二是以现职官员的身分去经营工商企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特权,有意无意地把官僚作风带入企业,不管主观动机多么善良,现代企业必然程度不等地蜕变为腐朽的官僚企业,投入的大量资金转化为回报率很低甚至长期亏损的沉重负担。因此,一个政党或政治组织如果以直接经营包括铁路在内的工商企业为基本纲领,显然意味着社会角色的混淆和误入歧途。

孙中山执意孤行,二次革命实属军事冒险

随着1913年刺宋案的发生,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逆转。孙中山主张武力反袁的意见, *** 内部怎么看?

宋案发生时,孙中山刚好在日本,回到上海已是案发五天后。他召 *** 议讨论对策,力主发动二次革命,戴季陶支持,大部分人反对,反对最力的是黄兴。会后征求意见,时任广东、湖南等省都督的胡汉民等人也极力反对。甚至表面上对孙文亦步亦趋的陈其美也不愿听从。他在一封信中谈到当时情况:中山先生乃电令广东独立,而广东不听不得已令美先以上海独立,吾人又以上海弹丸之地,难与之抗,更不听之。(参考:《陈英士致黄克强书》,《孙中山全集》第六卷第219页,中华书局北京版。) 反对者的主要理由,一是力量对比太悬殊,必败无疑。二是民国成立后民心思定。三是通过司法系统解决之路尚未断绝。

在二次革命中,孙中山有没有对于革命的具体规划,比如说战略上的,武装斗争策略上的?

孙文不懂军事。对二次革命既无具体规划,更谈不上有什么战略、策略。应该指出,这次行动是一次军事冒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法认定它是一次革命。为了一个刑事案件,就可以举兵推翻合法 *** ,这是把政治和国家命运当儿戏。

*** 战败之后,孙中山流亡海外,他怎么回顾二次革命?这一次革命,给了他什么样的启发?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文不但没有承认自己决策错误、虚心总结教训,反而推卸责任,并且言行更趋极端。首先他责骂黄兴等人不听话。他认为这是辛亥革命后, *** 着着失利的主要原因。其实,黄兴在这次事件中含泪接受了孙文的命令,赶赴南京带领 *** 还能控制的第八师(实际兵力3000人),发表宣言讨袁,弹尽援绝后才不得不和孙文一样逃亡的。其次孙文组织帮会式的中华革命党,要党徒宣誓服从他个人;并规定中国人不参加他这个党的,革命胜利后一个时期内不能享有公民权利,而党徒则按等级享有大小不一的特权。

由于孙文的倒行逆施, *** 分裂了。大部分党员拒绝参加中华革命党。

历史教训

以制度限权力,民主法治应双翼并进由于对宋案处理不当,立即带来几个严重后果:

之一:授人以柄,袁世凯以参加暴乱为藉口,宣布解散 *** ,剥夺 *** 议员的当选资格,使国会由于不足法定人数不得不停止运转,沉重打击了民主进程。

第二:这次军事冒险一个多月便全军覆没, *** 此举与民意背道而驰,赢得暴民专制的骂名,陷入孤立的困境。

第三:开启了辛亥革命后用武力解决政争的先河,而且在 *** 带领下愈演愈烈,中国政治以此为起点走上歪路。

创巨痛深,应该永远记住:

之一:拒绝造神,包括革命领袖在内的任何政治家都应接受公民的严格监督,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享有任何特权。

第二:像同盟会那样的政治组织应该及时转变为民主政党,在党内建立严格的民主制度,一切重大举措和政策都应依照民主程序决策,不能让领袖独裁,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第三:在现代国家的框架建立后,法治是解决国内一切纷争的最后手段。法治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逐步健全的,只有走上捐弃武力、坚持法治的道路,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8/333652.html

“二次革命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二次革命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秦二世在位三年就灭亡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秦二世在位三年就灭亡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二世仅仅在位三年,秦朝进覆灭,这到底是谁之过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把中华文明的大一统政策看成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现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成年人,那么秦朝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你能指望一个婴儿有多少正确的做法吗?犯错才是正常的。无数后人...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对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太可能,毕竟南迁的皇帝没啥好下场。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绝望之际的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亡,享年三十四岁。崇祯皇帝死亡消息传到南方后,明朝各位宗室成员相继建立了不少政权,因而我们统一...

黄忠在三国武将排名中不许褚高,是为什么?

黄忠在三国武将排名中不许褚高,是为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汉末三国,名将辈出,因为演义的渲染,民间有一个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吕布排在第一,无可争议,其他的有些出入,但是,基本都能说得过...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莲英是宦官,为何会被慈禧宠信一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言有一次,洋人问李莲英“你一个太监,为何慈禧离不开你”,李莲英还没回答,慈禧就对李莲英说道“小李子,哀家需要牙签”。李莲英慌忙从衣兜里掏出来一根牙签,接着慈禧又需要掏耳勺,修指甲的剪刀,还有...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对乾隆主动提出退休,在当太上皇的三年里他都做了些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只要一天当上皇帝,到死就还是皇帝,在没有被篡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一直干到驾崩为止。所有的皇帝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在他们年老之后,完全有机会把权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