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的观测者而言,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看到云隙光?
云隙光是从云雾的边缘射出的阳光,照亮空气中的灰尘而使光芒清晰可见。照耀地面的云隙光,在西方国家被称为耶稣光或上帝之梯。许多电影、画作、动漫画也常使用洒落地面的云隙光作为神圣、崇高、救赎的象征。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云隙光
对地面的观测者而言,只要有云或雾遮挡住太阳,就有可能看到此现象,但最重要的还是水汽与灰尘的条件。因此云隙光在多云的天气比较常见;晴朗的日子里,则常发生于日落。比较好的观测地点在海滨或湿气重的山谷地区。偶尔云隙光会伴随着反云隙光一起发生。
照耀地面的云隙光,在西方国家被称为耶稣光或上帝之梯。许多电影、画作、动漫画也常使用洒落地面的云隙光作为神圣、崇高、救赎的象征。
云隙光大多是红色或黄色的,因为在日出及日落时的光线通过大气层比正午太阳的光线次数超过四十倍。通过瑞利散射,在空气中的微粒分散的较短的波长光(绿色和蓝色)比较长的红光和黄光波长多。
瑞利散射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又称“分子散射”。粒子尺度远小于入射光波长时(小于波长的十分之一),其各方向上的散射光强度是不一样的,该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四次方成反比,这种现象称为瑞利散射。
由于瑞利散射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比波长较长得红光散射更明显,而短波中又以蓝光能量更大,所以在雨过天晴或秋高气爽时(空中较粗微粒比较少,以分子散射为主),在大气分子的强烈散射作用下,蓝色光被散射至弥漫天空,天空即呈现蔚蓝色。
当日落或日出时,太阳几乎在我们视线的正前方,此时太阳光在大气中要走相对很长的路程,我们所看到的直射光中的波长较短蓝光大量都被散射了,只剩下红橙色的光,这就是为什么日落时太阳附近呈现红色,而云也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呈现红色,但天空仍然是蓝色的。
反云隙光
反云隙光是一种常见于日落与日出时分的大气现象。太阳于低角度时,阳光穿过云层隙缝,形成云隙光;若有两道云隙光的夹角较小,对地面观测者来说,就好像是两条光芒从日落的西天射出,辐合于天顶对面的东边。此现象即为反云隙光。
尽管这景象有些神奇,其实只不过是平常的夕阳和一些位置特别合适的云朵所造成的“反云隙光”。上图正是反云隙光。要了解它们,请先想象平时随时可见的“云隙光”——也就是从云端倾泻而下的阳光,虽然光的确是沿着直线前进,然而当这些光线投射到球形的天空中则是个大圆。于是,由夕阳(或旭日) 产生的云隙光看起来像在天空的另一边再度会合了。
在地球上相对太阳180度的那一边所看到的光,就称为反云隙光。很多景象我们平时都曾见过,只是由于没太关注而忽视了。此图这张引人注目的反云隙光照片,是一个有心人在行进的汽车上拍下来的。
注意:反云隙光容易跟反曙暮光混淆;其实两者是差别颇大的现象。
案例
5月29日清晨,北京天空现绝美云隙光,光柱透过云层清晰可见。此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阳光透过云隙在空气中借由水汽等散射形成光路。